- 最后登录
- 2015-2-16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威望
- 6
- 金钱
- 4657
- 贡献
- 322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788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64
- 主题
- 65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最后登录
- 2015-2-16
- 积分
- 7889
- 精华
- 0
- 主题
- 65
- 帖子
- 364
|
9楼
发表于 2007-11-1 09:0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解读八: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经济补偿总体成本增加
[center][B][color=#FF0000]解读八: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经济补偿总体成本增加[/color][/B][/center]
, l0 u* g) S. Y; L" M关联条款:
# M# H& g3 Z" P' V
. n/ t. a( T8 @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y, A. T, q! w# e' _8 L
& r4 V- H% U. W* s) e% X3 B# n( Q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U9 `; M. ^) ^% U
1 x- B1 ?: c9 t$ E- |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v; S5 m3 B9 C6 t0 {
+ ~% o' I1 }+ j2 b# u. e; x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Q# B/ O: G( T1 H7 s9 C9 ~2 B
8 I9 z# M% ^4 e! k) ^3 f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S5 Q9 }, ?; N) E6 t
: u' v' q7 ^0 A5 H t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t, u M1 Z: e
6 u- d9 P" u. I4 `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Y: ?) d" i, X; g" Q8 Y0 x0 H
9 G( {: ?; J* l u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 T7 d Y0 N8 G3 q$ `; i1 n) z! F' d* b* \/ I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n7 C3 p+ }8 c% F, b, P* V$ U4 w5 g
4 v6 n2 U, l, Z4 ] T) a1 f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0 l8 A- K5 |" Y0 K
9 Y. W( f6 G4 V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p8 Q* e4 d* [7 q/ [$ I5 ]8 d, g0 ~( ]& `
解读:
& K, E2 R T3 @6 N1 U5 }% \
$ T. F+ R3 p! h1 K) `+ { 本条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工龄经济补偿金问题,总体上看,基本增加了用人单位在与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成本。# l3 `" a5 U7 E
# O% G! C6 _# q, _# j2 Z 按照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只有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支付补偿金。而劳动合同到期自然终止则不用支付补偿金(个别地区规定须支付生活补助费或补偿金)。目前劳动合同短期化的原因,主要就是用人单位为了尽可能降低解雇成本,将合同期限缩短使之到期自然终止,避免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因此,第四十六条第(五)项做了相应规定。同时,个人认为,从合理性角度讲,合同期满或其他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按工龄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作为对员工对用人单位服务年限的一种嘉奖和鼓励,也可以理解。' A. v) N; z' `8 `, R; H) Z3 _/ ]
( r- V! t- I% E( X 另外,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上,第四十七条区分了高端劳动者和一般劳动者。对高收入者进行了两个高额限定,一个是月平均工资标准的限定,另一个是经济补偿金总额的限定。把高端劳动者和一般劳动者区分开,进行两种经济补偿,体现出劳动合同法对于一般劳动者的倾斜保护,避免在经济补偿金标准上出现过分悬殊,同时也对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成本作了适当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