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3-27
- 注册时间
- 2006-11-23
- 威望
- 0
- 金钱
- 43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9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11-23
- 最后登录
- 2008-3-27
- 积分
- 43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29
|
[B]东莞的事件在央视二套看到了。看到劳动保障机关领导的解说及语气很为企业感到郁闷。
; w9 r% x1 n/ _* T3 b6 }: D8 P1 n& g2 V* N
“白花了几百万!!”说得轻松,而且事不关己。) B# N7 a4 M5 k. ]
5 Z0 @: K" P+ [- l R& F7 m- m
老实说,这几百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贪污受贿得来的,是企业和职工一同用劳动换来的。所以,对于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小型企业来说,没有多少百万来白花!!!, {; n- B1 e) `) @6 q
9 t5 J$ G: W# I- y% g" g
如果企业想清除员工工龄,并向立法、执法部门寻求帮助时,有关机关应当予以指出解决办法。因为这类行政机关帮扶、、指导、监察对象并非只有劳动者,企业显然也属于其中。行政机关如果没能做好解释工作,应当属于“不作为”。当然,在解决劳动者或是企业的问题同时,行政机关应同时进行正确的引,而这是解决问题之外的另一项工作。换句话说,行政机关应有两套办法,一是利用法律为当事主体解决问题,二是综合考虑事件多方关系,提出权衡建议。当有关事件主体均未能采用行政机关建议,进而导致违法的,这时则是执法者铁面无私的时刻。劳动保障机关应是两面的,一是劳动者、企业的服务单位;二是对有违法行为者进行教育处罚的单位。两者相结合才是有机整体。
6 a) s4 I# d2 E3 J6 o, Z( |% l
, k3 i4 I0 u8 `. a5 F只有这样,企业才不会走弯路,浪费钱财。官员才不会有那种轻松语气。
* R: E% t" m. \! q {; }8 }! L( C# z2 |
现在的状态一部法律没能被很好理解,从而被误解,被想象成“陷阱”,从而掉下去的有蹒跚中的企业,有辛苦可怜的员工,唯独没有立法者。这显然是有问题的。9 J% H, z2 ~5 g% r5 |
+ v& F4 _4 r' g4 O9 _6 e* d0 P. T所以央视的那些非立法者们、执法者们才会呼吁,一部法律是需要宣传的,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Y A# D2 i" K7 X, Z, Y! @/ A( B( b
9 h' x- \6 }: U8 K" U0 ^
wyj 8/12 U- X- N" J7 g' m/ H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