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5-14
- 注册时间
- 2009-5-26
- 威望
- 1794
- 金钱
- 14772
- 贡献
- 5459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2025
- 日志
- 3
- 记录
- 0
- 帖子
- 1270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21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9-5-26
- 最后登录
- 2018-5-14
- 积分
- 22025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1270
|
1、“这样在计算总分时就会存在人为把分数拉低的现象,比如即便两者都得满分:工作业绩150*60%+100*40%=130,但是考核成绩排级的最高分是150,会出现这个矛盾的存在。”——实际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啊,按照这种方法算分,最高就是130,不可能存在150分的结果。
' }8 C% @- D% b( I1 f& y6 M* f2 Y/ D3 E% A3 K
2、能力、态度指标的作用。能力和态度指标,往往通过“行为”来反映,是以主观为核心的判断指标。一般那会用在两种情况,一是直接主管用来平衡最终结果。二是偶尔(不是常态,不好单独设指标)遇到非业绩指标的项目工作,可以把员工参与项目的情况放到能力和态度指标里考核。& Y" \' `7 h. @( V
0 m# k! q# y L6 r) N6 ?" p4 Z. d2 M3、能力、态度指标的考核周期。其实,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如果不是上面讲的原因,一般都会把这两个指标放到年度评估中,而不是作为短期考核指标来用。
* N0 d* @2 u- \
- l8 K/ c; ~$ W, }$ j1 Q$ Y4、能力、态度指标的权重。要根据岗位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权重,对于业绩指标不明显的岗位(如职能岗、不好衡量结果的技术岗),可以把能力和态度指标的权重设大一点。相反(如销售岗、可以衡量结果的技术岗),业绩指标的权重要大一些。 |
-
总评分: 威望 + 5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