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人才市场上,有大公司工作经历的人才,往往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其身价很高。不仅大公司只招聘有大公司工作经历的人才,小公司也纷纷求聘有大公司工作经历的人才。大公司工作经历似乎已经成了比能力、学历更有用的王牌筹码。8 |9 [ K+ a: c4 m) X/ q% a
但是,笔者又经常听说大公司人才跳槽到小公司,结果翻船的传闻。由于感到非常好奇,就用业余时间作了一些调查,总结出了一些原因。下文所述案例,带有一定的概括性,并不一定是原始案例。 1. 晋升一级与连升两级 图1为某大公司甲的组织结构图。由于经济总量很大,专业分工较细,所以每一个部门经理都仅负责较小的一块职责范围,在此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虽然种类不是很多,但是大量发生。9 v4 L& m5 c' y3 b) b7 B% [( P
7 Q3 e0 g- f) |% q+ O; l
图1 图2为与甲公司同行的某中小型公司乙的组织结构图。由于经济总量不大,专业分工较粗,所以每一个部门经理都负责相对宽广的职责范围。
, q, q; ~2 v) [7 S" T( ~' x5 K% N% ~ b; {+ f
* J8 P8 ?$ C, D4 T2 T* o图2 1.1.A女士的挫折 A女士从某名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后,入职甲公司的日本销售部,经过六年的勤奋工作,不仅日语水平大大提高,而且精通日本风俗礼仪,能够与日本客户无障碍沟通,销售业绩屡屡在部门内排名第一。经过多次小幅晋升,成为了日本销售经理。由于自信心高度膨胀,开始不服上司亚太市场总监,关系逐渐恶化,最后闹得不可开交,一气之下辞职。 此时,乙公司的总经理得到消息,感到A女士虽然个性有点过强,但是毕竟有同行业的大公司工作经验,是个可用之才,于是想邀请其加盟乙公司。凭A女士的性格,显然是不可能再屈就经理的职位的,何况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如果没有晋升的话,会被大家看不起。经过慎重考虑,乙公司的总经理得到董事长的批准,任命A女士为营销总监。 上任以后,A女士意气风发,打算大展鸿图。可是,她突然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亚太市场经理对自己还算勉强服贴,毕竟自己对日本的了解,比他多很多。但即使是这样,自己也有不少地方需要依赖他,因为自己过去在短期的轮岗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太少,对中国市场的回扣问题了解得不够详细,对东南亚宗教地区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及商务规则仅略知一二。同时,北美市场经理、欧洲市场经理都不把自己当回事;他们两人都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熟悉北美、欧洲各国的风俗礼仪、市场状况、用户习惯;而自己的第二外语英语,本来就学得不深,何况多年不用,如今已经几乎荒废。 在职位上努力坚持了一年以后,A女士对北美市场、欧洲市场的指挥被证明是错误的。北美市场经理、欧洲市场经理向她隐瞒了一些凭直觉感悟到的危机,只是照章办事地向她汇报了一些表层的信息,A女士的简单自信,导致了错误的决定。虽然日本市场的销量翻了一倍,中国及东南亚市场的销量略有上升,但是改变不了总销售额大幅滑坡的结果。于是,A女士被迫辞职。 1.2.B先生的挫折 B先生从某名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入职甲公司的软件测试部,经过八年的勤奋工作,成为了软件测试方面的专家,并被提拔为软件测试部经理。另外,由于B先生勤奋好学,在工作中尽力了解相关部门的情况,所以对软件开发及配置版本管理也有所了解。 由于与A女士类似的原因,B先生加盟乙公司,并且当上了技术总监。但是,B先生很快发现,除了软件工程经理基本能够合作以外,其他三位下属经理都不服自己。经过两个多月的冲突,B先生心力交瘁,决定辞职。 1.3.C先生的挫折 C先生从某名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入职甲公司的电子元件采购部,经过六年的努力工作与学习,晋升为电子元件采购部经理。 C先生个性不强,与世无争,但是其夫人好大喜功,要求C先生效仿社会上的一些职场宠儿,快速晋升,创造神话。由于甲公司短期内没有晋升空间,在家庭压力下,C先生加盟乙公司,并且当上了运营总监。 结果,乙公司的运营中心,在C先生的领导下,一切都乱了套,订单延迟频繁发生,质量事故此起彼伏。没过多久,C先生就被辞退。 在上述3个失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3位人才勇敢地从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得到奖励,升了一级。但是,由于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分工程度不同,所谓的升一级,实际上是升了两级,其职责范围,工作的复杂程度,已经与自己原来的两级上司相当了。一下子连升两级,无异于拔苗助长,其结果必然是江郎才尽。 2. 专业&管理工资与英语工资 在某行业内,有两家规模相似的公司,其组织结构图相似。甲公司是某五百强外企的在华子公司,乙公司是一家独立的国内私企。甲公司内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从高层到基层的所有人员均能够流利地读说听写英语。乙公司使用中文作为工作语言,所有人员的英语都很差。两家公司的相同职位,在专业及管理方面的水平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英语水平的巨大差别,甲公司的薪资是乙公司的两倍。也就是说,甲公司部门经理的薪资,是乙公司部门经理的两倍,与乙公司的总监相当。 乙公司利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优势,降低产品价格,逐步抵消甲公司的历史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由于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状况,甲公司能够给员工提供的晋升或加薪空间越来越有限。甲公司的某部门经理D女士,感到比较压抑,于是转而加盟乙公司,担任总监,虽然薪资变化不大,但是职位的提升令人兴奋。 但是,在试用期,乙公司的老板及员工老板均发现,D女士的专业能力及管理能力,只达到部门经理的水平,并不能够胜任总监的职位;而其优良的英语能力,并没有用武之地。乙公司老板为人宽厚,虽然在试用期,还是补偿了D女士2个月的工资。 D女士原先在外企服务时,其工资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半是专业及管理工资,另一半是英语工资。当她从外企转向内资私企时,内资私企只愿意支付专业及管理工资,不愿意支付英语工资,从而给D女士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创伤。 3. 品牌销售与关系销售 E先生在某五百强美资公司担任北中国区销售经理,业绩极为突出,被评为金牌经理。该行业的销售工作,技术性较强,E先生的技术背景比较扎实,这一点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顾客对该大公司的强势品牌非常信任,经常是慕名而来,又得到了E先生专业的咨询,于是很容易成交。 由于政治原因,该美资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惯例,高层人员必须由欧美人或港澳台新加坡华人担任,不能由中国大陆人担任。E先生在触及玻璃天花板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最后决定加盟一家同业的小公司。 但是,小公司没有品牌,顾客不会慕名而来,即使主动去联系,对方也反映冷淡。E先生建立的销售团队遇到了重重困难,而在与顾客拉关系时,对方反映暧昧,很难判断哪些顾客是有希望的,哪些是没有希望的,哪些是期望得到回扣的,哪些是已经收取过竞争对手的回扣的,哪些招标是公平的,哪些招标是内定的。在品牌保护伞下的规范化销售模式失效了,而关系销售的经验还很薄弱。经过1年的苦苦挣扎,E先生离职休养,后来开了一家非常小的公司,维持生计。 4. 流程能力与个人能力 大公司的流程体系与信息系统都比较健全,营销有客户关系管理CRM,运营有企业资源计划ERP,研发有产品数据管理PDM。通过这些流程,把高度分工的个人能力整合成为强大的流程能力。每个人都不必关心周围的人在做什么,只要处理好自己应该处理的表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管理人员对自己下属的工作,也仅仅是通过流程中的表单审批环节来把关,而那些考核、奖罚、招聘辞退、培训、提拔事宜,往往大多由人力资源部代劳,管理人员自身的领导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小公司没有健全的流程体系与信息系统,通过员工之间的亲密合作与团队精神,产生期望的效果。由于人数较少,沟通便利,团队精神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每个人必须关心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从而使得自己的工作与团队协调。必要时,需要帮助自己的同事处理紧急事务,从而锻炼出了多样化的能力。人力资源部很弱或者根本就没有,管理人员必须自行考核、奖罚、招聘辞退、培训、提拔自己的下属。 当大公司的基层人才跳槽到小公司时,往往会发现自己熟悉的工作仅仅是全局中的很小一个环节,虽然自己能把这个环节做好,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周围的同事协调。当大公司的管理人才跳槽到小公司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大堆千头万绪的过程,要将这些过程理顺,是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工作,因为过去的一切本来就是顺畅的。 某小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人数越来越多,团队精神的作用出现了局限性,老板决定开始建立规范化的流程体系,并且招聘了来自大公司的质量经理F先生担任运营副总监,主持流程工作。F先生在大公司工作多年,对大公司的流程优势有切身体会。但是,F先生在大公司接任质量经理时,流程体系早就建好,并且持续改进过多年,F先生只是接管了一个太平盛世而已。来到小公司以后,F先生将原来的流程及表单简单照抄,生搬硬套,结果由于行业差别、企业规模差别、企业文化差别以及员工来不及迅速适应严格的流程,基本上无法运转。老板要求F先生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计流程,并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分步实施。F先生并没有这种经验,只得勉为其难,犯了一系列错误,甚至将表单数据流与步骤控制流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公司的流程计划最终夭折,F先生的结局可想而知。 从上述四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大公司工作经历并不一定都是资产,有时候甚至可能是一种负债。盲目追捧与神化大公司工作经历,不仅对用人单位是有害的,对大公司人才自身也会造成职业创伤。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