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活该

[复制链接]
lixy 中人网电话实名   

7

主题

14

听众

784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10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3-2-28
最后登录
2022-11-16
积分
7847
精华
0
主题
7
帖子
156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1-6 09:5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了碧血汗青兄关于韩愈的一个帖子,勾起俺对白居易的记忆。白居易和韩愈是一类人哪。俺就说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这桩事儿吧。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从此“换尽旧心肠”,成为白个人际遇和生活的转折点,从所谓“兼济天下”到了所谓“独善其身”。 这次被贬,白居易自以为天涯沦落,牢骚满腹,顾影自怜,很是写了几首好诗。江州司马青衫湿哪,所以后世同情白的大有人在,认为白的被贬是当时唐政府的不是。其实,事情不是这样简单的。就这次贬谪,于白而言,纯属活该。这是对白一贯喜欢出风露头的合理惩罚。 白之遭贬事出宰相武元衡被刺杀案。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淄青节度史李师道派中岳寺(应该就是少林寺哩)僧人刺杀了主持平定藩镇叛乱的宰相武元衡,武当场死亡,当时武正主持进攻吴元济(就是后来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活捉的那位)。刑部侍郎裴度亦被刺成重伤(伤在头部),幸赖随从拼死相救,才抢回一命。一时朝野震惊!明摆着,敢同时刺杀宰相和刑部侍郎的后台老板,毫无疑问是和中央政府对着干的藩镇。这是藩镇对中央政府的公然挑战。 宪宗皇帝(文治武略均应为中唐首指)龙颜大怒,下诏捕贼。并于刺杀案发三天后,下诏任命尚在重伤之中的裴度接任宰相,以显示平定藩镇之叛和惩凶的决心。 追捕刺客的工作激烈紧张地进行着,但一时头绪纷繁,侦查工作难度不小。几天下来,进展不大。所以兵部侍郎许孟容上言,自古未有宰相横尸街头,而刺客不被抓获者。故而宪宗又于6月8日(离刺杀之日仅隔5天)下诏天下大搜,明令谁敢窝藏刺客,诛灭他的九族。6月11日,案情取得进展,捕得张晏等八人,按问具服罪。6月28日,杀了张晏等5人,复杀其党羽14人。唯不及元凶淄青节度史李师道。之所以此时不动李师道,前面说了,是因为唐政府这时正在攻击吴元济。若贸然去动李师道,则李师道必然举兵反,则唐政府就有两面受敌的危险,大大地不利了。所以唐置李不问的策略是对了,此后不久就消灭了吴元济。元和十四年(819年),消灭了李师道。 从追捕凶手的过程来看,可见唐政府反映迅速,宪宗之雷厉风行,办案官员也是很负其责,尽心尽力的。 而这个白居易呢,当时任左赞善大夫,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会说话似的,急匆匆地上书要“急请捕贼,以雪国耻”,言下之意,责怪办案官僚办事不力。人家群策群力辛辛苦苦在那里紧张侦察追捕,他一个“官非谏职”的闲人,跑出来怪这怪那还指手画脚地干嘛?瞎嚷嚷什么呀? 纯粹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于是触怒了执政群僚,于是贬乱说乱动的白居易为江州刺史。 白居易在任江州刺史道上,当时的中书舍人王涯又上疏追论白居易平时言行之过,认为白“所犯状迹,不宜治郡”,(白居易那神经失常的母亲坠井而死,似与白居易兄弟有关,这事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以后再提),于是又追贬白为江州司马。(后来,甘露事变,王涯被杀,白居易听闻后,非常开心,到东都香山寺游玩,写下了“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的诗句,其幸灾乐祸之情溢于言表。) 从整个事件来看,白居易实际上是咎由自取,纯属活该。当然,白并不觉得是自己的过错,他很牢骚,很愤懑,见看花就流泪,看见鸟就伤心,还真写了不少好诗。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琵琶行》哪。 嘿嘿,人家商人妇在那里弹琵琶,关你老白什么事哪?要你过去套近乎,献殷勤,表关心?趁人家的老公不在,你想干什么?你老白安的什么心,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哪? 老白呀,年轻的时候在那里高谈阔论,抨击这抨击那,这腐败那腐败。等到自己当了大官,就不做声了。就在那里闷声发大财,养小蜜了。 唉,老白呀!你你……

4

主题

4

听众

28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8-12
最后登录
2011-9-2
积分
28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123
沙发
发表于 2003-11-6 10:18:00 |只看该作者

也好

如若不然,又怎能落得一身清闲,吟诗作赋,为后世留下佳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