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1-27
- 注册时间
- 2003-1-21
- 威望
- 250
- 金钱
- 16832
- 贡献
- 1193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9016
- 日志
- 4
- 记录
- 0
- 帖子
- 1438
- 主题
- 69
- 精华
- 0
- 好友
- 380
    
- 注册时间
- 2003-1-21
- 最后登录
- 2016-11-27
- 积分
- 29016
- 精华
- 0
- 主题
- 69
- 帖子
- 1438
|
回复 1楼 onmyway 的帖子. L+ s# R) z& _2 y3 l* [
onmyway,以我所知道,在管理领域里,评价一篇文章是好是坏有三个标准: b$ q3 w5 \2 B( a" }
(1)你把文章发在什么期刊。国外的期刊一般水平控制很好,分得也蛮精细(不会把市场学、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会计等混在一起)。所以评委都很专,评价也很一致。能够发在好的杂志上的,起码严谨或是理论都没有大问题的。这是第一个要跨的栏杆。' g4 s& Z- i$ U/ l' q
(2)引用率,也就是别人引用你的文章的次数(自己引用自己的不算)。一篇好的文章,可以作为别人研究的基础。经典的文章大家都会引用。没有人引用的,很难说是好的文章。这就像今天物理学谁会不知道相对论?有多少研究是建基于相对论的?所以,别人引用多少是第一个要跨的栏杆。
5 I5 ]* n- @: w# _: ?! p(3)第一个栏杆会有误差。能够发在顶级的杂志上的也有些是不好的研究(纵然几率不会太多)。第一个栏杆会有误差。比如文献综述的文章,方法的文章等的引用率自然会高一点。理论发展的文章引用率会高,实战的文章相对引用会低。更有一些是别人引用作为错误示范的。所以就要第三个栏杆了-------- 就是研究者自己。& c! n; f# @; D7 W4 u# ^! L
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于外国的文献还是多用前两个标准。其实,一篇文章会有误差,如果我们同时用(1)×(2)两个标准的话,误差就减少很多了。同时,如果我们看的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研究者的整体简历的话,把所有一个人发的文章,同时考虑发在哪里和引用率,误差我觉得是应该不高的。其实,这也是我们评审职称的一大指标(就是1*2)。当你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水平时,你就是你最好的评审了。1 l8 z# O7 z1 X( R, Z
3 |$ {; E/ @2 K" d
关于审稿费的事情,国外的管理期刊,如果是一流的话,不会要审稿费的。因为(1)大家都以能当这些期刊的编委为荣。(2)大家都想首先读到自己领域的最前卫研究。在「管理界」里,弄到要收审稿费的,肯定不是很好的期刊了(注:其他领域,如经济、财务、会计等可能不然)。 K) p2 [, d, d; ^- ~
) C! I G# _% }( x4 v! h2 t" q,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