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11-1
- 注册时间
- 2003-4-16
- 威望
- 86
- 金钱
- 2279
- 贡献
- 1157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522
- 日志
- 27
- 记录
- 1
- 帖子
- 202
- 主题
- 45
- 精华
- 0
- 好友
- 1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4-16
- 最后登录
- 2021-11-1
- 积分
- 3522
- 精华
- 0
- 主题
- 45
- 帖子
- 202
|
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系数论+ b. X5 A# K3 E% W6 o4 w
& t" R' m3 C( c+ \文/高虎
1 K5 n$ x8 F! i2 q# G# F) F
+ a( L# l( ^6 b/ V6 g; F制定员工的工资标准,通常要看是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的设置,归根到底是根据人的理想能力发挥而划分工作单元。工资是员工价值的主要体现,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岗位,制定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呢?. h1 E0 _& v7 I, ~8 l' u, `
" A* H# t1 z- R% N( _依惯例,制定工资标准时参考的指标如:人力需求供给状况,能力资历要求,同行同岗工资水平,企业需求紧急程度,等等,似乎都是一种状态的表象特征,制定工资标准的重要参数无非就是——价值——人的价值。" Y- c# a2 J0 m& L5 i- P
/ ~+ P3 }: b9 _6 N+ Z' _. j价值是个泛泛的概念,很难做精确的量化和评估。提出价值概念,更多的应该还是从指导层面上,把价值的一些特性和理论运用到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中,借以理清思路,辩明方向。
+ k6 j0 V; A/ J
; ~5 s, Q9 B6 D% P$ d# J虽然我们不能准确地说明一个岗位所需求的人的价值标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当开出的工资(有形的和无形的)越接近适岗人员的自身价值,该人员就越有可能在该岗位上发挥最佳工作效能;当工资低于人员价值,则很可能产生频繁的岗位人员流动;当工资高于人员价值,最主要的是造成成本浪费,如果存在工资标准的不平衡,则还可能导致形成攀比风气,进而影响团队整体效能。' X: ?& v: r/ ^2 @0 g- @7 \) q
, z/ _4 g2 O) r+ w1 S3 d; J关于价值的概念太过笼统,这里把价值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分形式来进行表述。一个是“价值”,即人自身的知识、技能、能力、资历、经验等,可以称为“绝对价值”;另一个,是“使用价值”,即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体现出来的“价值”,可以称为“相对价值”。关于两者的区分,可以看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位在制造业工作两年的工学学士,他的知识、技能和两年工作经验便是其“价值”,而他在什么样的企业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则体现着他的“使用价值”。( }4 }# \: ]) I9 [2 q: a5 L
9 e; g: y; O. j+ c) N$ m3 h这里我们看到两种价值有着鲜明的特点,“价值”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在任何行业,任何岗位,价值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价值需要价值主体(人)本身进行再学习才能变化和提高。
7 r! G$ V; y: i* x+ J& S1 K* z" M- I" @
“使用价值”强调的是价值主体在特定环境、位置、状态下显现的“价值”,使用价值受行业与岗位等因素的影响或高或低。前述的工学学士,在制造业和在服务业中,或者在一个设计岗位和一个商业策划岗位上,发挥的工作效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其体现的价值差别是非常大的。! y/ Q/ w+ j5 v# ]4 p
: r! _$ m# h: P q5 d! {- }分析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规律,对人力资源开发有着最基本的指导意义。设定一个关联系数,即价值系数,下面的公式表明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 {$ F+ B. H/ w0 q% c9 E
+ b+ r4 G$ F$ j& C4 r- C价值系数=使用价值/价值# Y! Y* c* B. a( J& T/ F! A, O
' u5 T! i& O$ G- m
在上述等式中,我们看到:' t* O7 P0 J+ E% U4 V3 j$ `) r
1 v- z! s; u: }1 V, G0 Y
1.价值系数的高低,体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当价值系数较低时,说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联程度很低,价值主体的价值并不能有效释放,造成价值浪费;价值系数较高,则说明两者关联程度较高,价值主体的价值能够被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当价值系数为1时,使用价值与价值量相等,此时,价值主体的价值效能被全部释放出来,效率达到最优,是理想的状态。
9 j' K7 K1 q! D& ^' M
* m1 I" t; L0 H# N7 Q- ]2.当价值系数不变,价值和使用价值任何一方提高,则另一方必须提高。价值的提高主要依靠价值主体自身;使用价值提高的关键因素,在于使价值主体处于一个能够彻底释放价值效能的环境或岗位中,这可能更多的要取决于价值主体的管理方。
0 b( h1 I; M) k8 I% c8 Z0 L- C5 L1 N7 }! a; i
3.工作效率的提高,得力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同时提升,而非任何一方单方面的提升;同时,两者的提升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性,即保持价值系数的相对稳定不变,否则,当使用价值高于价值提升时,则可能产生“小才大用”的情况;反之,则可能造成人员流出——“小庙容不下大佛”。
" R8 M. |0 j* q) @$ b9 e! E
4 b- q; H0 \9 i& v+ N _0 }* y关于价值系数的小理论,不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当然也包括HR们),我们应该从中掌握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
" r, i$ V5 P+ \) \& n3 i, i# K5 j P; o- L4 G0 x
对员工来说,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前提是持续、有效地提升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知识、技能、经验的丰富程度,增加含金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里更好地生存下来,职业生涯才能是一条稳步向上的直线。2 e* z. a% @& [
+ C% _ ?- q% B- e, n" J
对管理者来说,怎样发现并释放员工的价值,提高价值系数,是当务之急,是工作的关注重点。所谓人性化管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环境和岗位上,最大限度实现他的价值,使其工作效率最大化,这也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能和存在依据。/ T2 }- d, ` r4 }; X' p
7 ]& x1 n5 B# E7 v) j; w
管理者不理解价值的原理,便不能认识到发现员工价值的重要性,管理的意义将大打折扣,这样的管理者是失败的管理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