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686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千世界] 《群书治要》:此生必看的一部书

[复制链接]

19

主题

4

听众

30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7-9-11
最后登录
2013-10-15
积分
303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09:14: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章  

认识《群书治要》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瑰宝。在世界文明史上,先后出现过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等,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
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典籍,其数量举世罕见。这些经典,使得中国古圣先王的圣贤教育能够世世代代培养出圣贤君子,中华民族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后继有人,传统文化的薪火始终不灭。这些经典,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蒙受福荫,也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给世界人民带来和谐安定。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部书,它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而且还远渡重洋,被日本天皇和臣子奉为圭臬,创造了日本历史上的两朝盛世。然而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却在我国历史上因为失传了一千多年,而一直鲜为人知,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的。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万卷,设立“弘文馆”,即为国家藏书之所,亦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集聚了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英才,“听朝之际,引入殿内,讲论文义”,“或至夜分而罢”。每当朝廷议事之后,唐太宗便延请众人同入弘文馆,向众贤士请教治国良策,以为日后施政良方。
尽管诸贤士日夜在弘文馆轮值,但是也并不能时时随侍在太宗之侧,而且古代经典卷帙浩繁,一人很难遍览,即使是遍览群书,也恐有不得其精要的遗憾。太宗有感于此,故而产生编撰《群书治要》的想法,对此,《新唐书·萧德言传》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E

0

主题

6

听众

2512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56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2-8-1
最后登录
2012-11-23
积分
2512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644
沙发
发表于 2012-8-24 09:37:58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4646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8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0-11-15
最后登录
2013-7-16
积分
4646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960
板凳
发表于 2012-8-24 10:01:28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30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7-9-11
最后登录
2013-10-15
积分
303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45
地板
发表于 2012-8-24 11:08:56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第二章  

效法天道、天人和一:《群书治要》的天道思想







《群书治要》作为中国古圣先王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其治国理政的思想,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圣贤政治”。政是指主持政事;也有政策法令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正己,端正自己。“治”是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让社会实现安定的状态。因此,“政治”的核心在于正己而化人。
中国远古时期的帝王,都是深明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圣人。他们治国平天下,其核心就是“正己化人”。这种“圣贤政治”,有五个不同的境界,分别是以道、德、仁、义、礼来治国。
在《群书治要·庄子》里面讲到:
“圣人行不言之教〔任其自行,斯不言之教也〕。道不可致也〔道在自然,非可言致也〕。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意思是:圣人施行的是不需言传之教化。“道”不可能靠言传来得到。由于失“道”,后来才以“德”治天下;由于失“德”,后来才以“仁”治天下;由于失“仁”,后来才以“义”治天下;由于失“义”,后来才以“礼”治天下。
道、德、仁、义、礼,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治国的五个不同境界。最高层次的是道,最低层次的是礼。而这种“圣贤政治”的思想根源,就是《老子》上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古圣先王,他们治国平天下,完全是向天、地、自然学习,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以“道”治理天下。
什么是“道”?《中庸》讲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的意思是很深的。台湾徐醒民教授在讲解《中庸》时讲到:
“天命之谓性”,根据汉儒郑康成的注解,“天命”就是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生人”是人生这两个字把它倒过来讲。我们人从天命,所受这种命,称为性命。“性”是我们的本性,本性是空空洞洞的,它没有现象,它是我们宇宙人生的本体。
“率性之谓道”,根据郑康成的注解,“率”当循字讲,循是顺的意思,顺乎本性。郑康成解释,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谓道,他说根据我们本有这个性,顺乎我们自己本性,“行之”是什么?我们一切的言语、行为,日常生活中一切的活动,都要“率性”,换句话说,都要顺乎我们自己的本性。这称谓道。道是什么?一般讲道是道路,道路是一个大路,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你必得要走的这条大路,在陆地上你若不走这条道路,你走草地,或是其他没有开辟路的土地,你就走不通。所以必须要循着这条道路走。过海,海也有海路,也有水路;乘飞机,空中也有轨道的,也是有道路的。所以“道”当路字讲,是指我们想要到达某一个目的地,所必行之路,这是一般讲的道。在这里讲的“率性之谓道”,“道”是指性,意思是“天命之谓性”,我们都本有这个性,那么它在哪里?那就得率性,一切顺乎性,这就是道。那时你就能够得到这个本性了。
怎样“率性”?“率性”是把自己一切的私心去掉,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不要为自己,都要为天下苍生,替他们的利益,替他们的这些问题,来求其解决。所以过去的圣人,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除了孔子没有做天子,没有位之外,其余都是有位的。他们做天子,有了圣人之位了,已经成圣人了,还是那样的为天下民众谋求福利,为天下民众的教育,没有一天休息,他们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开发出来这个本体,与天下所有人的性是一致的,自己已经成为圣人了,天下那些一般的人,还是有种种的痛苦、种种的问题。自古到现在,一个人生在世间,遭遇的问题有多少?现在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人与人之间也不相等,有的生活都不能维持的。那些在位的圣人,他是为了天下人这些问题,来谋求解决。最重要的是要一步一步地,要让天下人这些回归本性,往这个方向去寻求解决之道。
所以说“率性之谓道”,就是学古代那些圣人,起心动念不是为自己,完全为天下人。如果你能够这样用心的话,你就是率性了,率性就是理性,一切都是合乎道理的。若反过来,心里起了任何一个念头,那都是为了自己。虽然我们想率性,实际上那是率情,而不是率性!那就完全背道而驰。因此要讲“率性之谓道”,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要去掉我们自私自利的心思,必须要从这里来用功夫,你才能够率性。比如,你在家庭里面,家庭里的任何人,对你有意见的时候,起了冲突的时候,你不要情绪化。你要分析分析,他为什么这样对你,这些不同意见,你首先要替他来想想,这就是理性在起作用。中国讲五伦关系,在家庭里面,最基本的结构是夫妇,然后是父子、兄弟。在社会上,上下的关系是君臣,平等的关系是朋友。五伦之中的每一种关系,在有意见不同的时候,有利害不同的时候,你首先要放弃自己的情绪。从理智上来研究,把情绪转为理性,这就是修道。
“修道之谓教。”教是什么?我们学圣人,一方面是自己在学,自己在学也是学圣人之教;一方面也把这个道理告诉他人,这就是教。古时候那些在位的圣人,正如孟子所讲的,“作之君,作之师”。他们一方面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一方面又是老师,老师教什么?教人怎样学圣人之道,教人怎样开发自己的本性。当然不是对于任何人都是这么直接讲的,要一步一步地按照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程度等的不同,一步一步地来教化。就是没有圣人、天子地位的时候,像孔夫子,他也是终生诲人不倦,那就是教啊!已经成为圣人,他就永久地在那里教化众生,孔子除了自己诲人不倦以外,同时也教他的学生,教什么?“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学小人儒。小人儒是什么?你自己学道,学好了自己就了了,自己在享受了。孔子不赞成这个做法,孔子教他的学生要做君子儒,君子儒是什么?一方面自己在学,学到自己有教人相当的能力了,自己也懂了道了,修道也有相当的能力了,那么你就可以教化别人。当然教化别人,你还是根据圣人所讲的言论,圣人的言论,都是记载在经典里面,你根据经典来教化他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可以说是中国圣贤教育的根本,也是古圣先王的“圣贤政治”的根本。所以,我们不论是学“圣贤政治”,还是学圣贤教育,其根本是学习圣人,自己在学圣人的同时,也教化他人。因此中国文化要求领导者,一定要做好三个角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怎么样做呢?就是要学天道。就是《周易》里面讲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遵循天道,是指人类的所有行为,都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效法天道,一是要效法天的“广而无私”,二是要效法天的刚健,永远不止息地去为大众服务,也就是学习圣人之道。
古圣先王的“圣贤政治”思想,实际上就是教人遵循天地之道,也就是回归到人本有的性德中去。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让人回归到本有的性德中去,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最重要的教诲。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代的圣人在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后,为了向世人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上观天象,下察地理”,通过符号把世间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八卦,进而推演出六十四卦,这也就是大道之源的《周易》。
在孔子以前,《周易》都是只有圣人才能够读得懂的,一直是圣圣相传,圣人依此来治理国家。因此,圣人治国,都是“则天而行”,完全效法大自然的规律来推于人事。儒家将自然界这种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是永远不变的,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一样的规律称之为道。由于道无法言说,因此,中国古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让人效法天地。中国自唐虞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取法于天,也就是要效法天道。
在《群书治要》中,节录了许多包含天道思想的经文,教导为政者要学习古圣先王这种“法天而行”的思想,要依照“天道”来治理国家。

一、则天而行,是为天子
《群书治要》认为,为君者治理天下,第一条就是要效法天道。
在《群书治要·典语》中讲道:“王所以称天子者,以其号令政治,法天而行故也。”说明君王之所以称作“天子”,是因为他发布政令,都是效法天道而行事。
《群书治要·政要论》更指出:“天,万物之覆;君,万物之焘也。怀生之类,有不浸润于泽者,天以为负;员首之民,有不沾濡于惠者,君以为耻。”(卷四十七《政要论》)意思是:上天是万物的保护者,君主是万民的保护者。凡有生命的物种,若有得不到雨水浸润的,天把这看做有负众生;一国之中的庶民,若有得不到仁慈濡染的,君主把这看做自己的耻辱。
《群书治要·六韬》中也同样指出:“所谓天子者,天下相爱如父子,此之谓天子。”意思是:天子,就是要让天下人如同父子一样亲密友爱,这才称得上天子。中国古人认为,天子应该法天而行,法天而行的根本,在于没有私心,真正全心全意地为天下服务,如果一有了私心,即是违背天道,就一定会有不吉祥的后果。

二、履天之道,行天之德
在《周易》的 乾卦中,讲到,乾卦有“元亨利贞”这四种德性。乾代表天,在人,即为君、为主、为男。“元亨利贞”作为天的性德,体现在人即是“仁礼义智”。因此,孔子在《周易·说卦传》里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明仁义是人道的根本,是人人应该遵守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人应该效法天的德性,时刻不停地去努力修习自己的德行,像天一样完全平等、无私地去利益天下万物。也就是要时刻以仁义礼智信的常道来行事。
在《群书治要·六韬》中,更告诫为君者道: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与天下同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归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得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意思是: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民共同享受的,就是仁爱。实施仁爱者,天下就归附他;使人民免遭死亡,解除人民的困难,救助人民的灾患,接济人民的急需,这些就是恩德。布施德政者,天下就归顺他。和人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谁讲道义,天下就归同谁。人们都害怕死亡而更想生存,喜欢得到好处和利益,能使天下人都获得利益的,就是天道。谁实行天道谁就拥有天下。

三、顺天即吉,逆天则凶
在中国古人看来,天道是永恒的。人只要一违背天道,就会带来凶灾;而顺应天道,就会获得吉祥。
在《群书治要·管子》中,讲到:“失天之度,虽满必涸。”意思是:如果人违背自然的法则,即使一时强盛,之后必定会衰弱灭亡。在《群书治要·三略》中也指出:“夫人之有道者,若鱼之有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人者,畏惧而不敢失道。”意思是:人能顺乎道,就好像鱼得到了水,鱼得水而生,离水便死,人得道而存,失道而亡。所以为君者治理百姓,要时刻敬畏、戒惧,而不敢背离道。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就如同我们在路上行走需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如果人不遵守,必然会引发堵塞和事故。
在《群书治要·墨子》中,更是详细地讲到了人应该如何效法天道,其中说道:“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德原作息),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之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今天下无小大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是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戮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意思是:用什么作为治理的法则才可以呢?不如效法上天。天的品行博大无私,它施予恩惠厚重而不自居,它给予光明持久且永不衰减,所以圣明的君王都效法它。既然以天作为规范,那么所作所为就一定要以天意来衡量,上天希望做的事就做,上天不希望做的事就不做。那么上天希望做什么、厌恶做什么呢?天意肯定希望人们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而不希望人们相互憎恨、相互残害,因为苍天对所有人都很爱护、都给予好处。怎么知道苍天对所有人都如此呢?如今,天下无论大国小国,都是天的属国;人无论老幼贵贱,都是天的臣民。人们常说:“爱护人、利于人者,天必定赐福给他;憎恨人、残害人者,天必定降祸于他。”以此可见天希望人们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而不希望人们相互憎恨、相互残害。以前的圣君,禹、汤、文王及武王,爱天下所有的百姓,率先来尊崇上天、敬重鬼神,他们给予世人的好处很多,所以天佑护他们,使他们被立为天子,天下的诸侯都归顺侍奉他们。暴君桀、纣、幽王及厉王,厌恶天下所有的百姓,率先咒骂上天,侮慢鬼神,残害百姓极多,所以上天降祸给他们,使他们丧失自己的国家,身遭杀戮,并受到天下人的羞辱,后代子孙咒骂他们,直到现在仍不停止。

四、太上治民,下知有之
当代一位大德曾经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是以“道”治天下,无为而治,这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自尧帝以前的帝王都是如此而治国的,他们的治国境界,在《群书治要·老子》里如此说道:“太上,下知有之。”在《群书治要》辑录的河上公注解说道:“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淳也。”意思是:上古的圣王,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而已。“太上”,是指上古时期没有姓名的君王。“下知有之”,是说百姓虽然知道上面有君王的存在,但不以臣道侍奉,内心质朴淳厚。这时的天下,人人都质朴淳厚,天下不治而治,因此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在《群书治要·文子》里也讲到:“以道治天下,非易民性也,因其有而条畅之。故渎水者,因水之流;产稼者,因地之宜;征伐者,因民之欲,能因即无敌于天下矣。”意思是:用道来治理天下,并不是要改变百姓内在的性情,而是要根据其本性加以正确引导。所以,开渠引水的人是根据水的流势方向来进行的;种庄稼的人是根据土质等情况来安排种植的东西;征伐者,要对百姓的欲望因势利导,能顺民心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
在《群书治要·文子》里还讲到:“王道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循任下,责成不劳,谋无失策,举无过事,进退应时,动静循理,美丑弗好憎,赏罚不喜怒。”意思是:用王道来治理天下的君王,崇尚无为而治,推行无言的教化,因循事物的规律来引导百姓,责求其成功而不会使其劳累,谋划政事不会失策,行动不会有过错,进退都合乎时宜,动静都合乎理义,赞美与憎恶都不因个人的好恶,奖赏与惩罚也不因自己的喜怒。
在《群书治要》里,我们看到,魏徵等人几乎反复地提醒为君者要时刻效法天道,依天行事。天即是宇宙自然,天道即是宇宙自然间的规律。中国古人讲,“逆天者亡,顺天者存”,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就能生存下来,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就会被淘汰。中国历史上朝代的不断更替,无一不是这一思想的最好诠释。
《群书治要》中的“天道”思想,可以说是其治国思想的核心,只有明了“天道”,方能“推天道以明人事”,通过学习天道变化的规律,来明白修身、治国、理政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

听众

30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7-9-11
最后登录
2013-10-15
积分
303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45
5
发表于 2012-8-24 12:42:1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第三章  

修身为本、为政以德:《群书治要》的德治思想







在中华文化中,“道德”二字是至为重要的。中国古人将宇宙自然间的规律称为“道”,道是一切万物的本体,因此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而依照道的规律去做事情就称为“德”。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上古时期,圣人施行的是不需要言传的教化,以“道”来治理天下。因此,“道”是不可能靠言传来得到的。由于失了“道”,后来才以“德”治天下。所谓失“道”,是指人们迷失了本有的本性本善。圣人为了让人们能够回归本有的本善而教人修“德”。在《老子》里,认为这是次一等的治理方式:“其次,亲之誉之”,河上公在注解里说道:“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意思是:次一等的君王,人们爱戴他、称誉他,他的德行可以看见,他的恩惠值得称道,所以百姓亲近他、爱戴他、赞誉他。老子这里说的,就是以“德”来治国所达到的效果。
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教导人们修“德”。例如,在许多古德看来,作为大道之源的《易经》,处处皆是教人修“德”。如唐时的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讲到:“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中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意思是:易学这类书是干什么的呢?一言以蔽之,都是通过推演大自然运行变化的客观规律,从而让人明白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变化的规律。而近代大德印光大师更直接地讲到:“一部《易经》,无非示人趋吉避凶、战兢惕励、克念修持之道”。可见,《易经》的主旨,在于让人明了天道、修德防患、趋吉避凶。实际上,这同样也是《群书治要》的主旨所在,更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在《群书治要》一书里,处处都在彰显,不管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无一不是“崇德则昌、败德则亡”;并以大量的经论和史实说明了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要为政以德。

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在《群书治要·尚书》中讲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群书治要·老子》中也讲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说:皇天不会偏私任何人,只佑助有德行的人。天道对人没有亲疏,永远只帮助有德的善人。在《群书治要·周易》上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意思是:真正的圣人,他们的德行能和天地相合。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唯有通过修德方能与道相应;圣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以德治理天下,天下自然就太平。
《群书治要》节录了大量的关于“德”的内容,如《群书治要·尚书》中说道:“德惟治,否德乱”,“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是告诫君主:实行德政才会太平,不实行德政就会产生动乱;只有德能够感动上天,无论多远,其感召力都可到达;为君之德在于实施善政,善政重在养育百姓。
《群书治要·毛诗》中说道:“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说明有大德行的人,天下人都会顺从他。
在《群书治要·论语》当中,孔老夫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明治理国家若能以德为本,那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固定的地方,众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些都是说明“德”是治国之本,也是立身之本。以“德”来治国,其核心就是领导者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来为天下人做一个榜样。例如我们看到历史上舜帝的孝行,周文王的孝行,汉文帝的孝行,都是为天下人做出的最好的榜样。为君者能够为天下人做出道德的榜样,天下自然就会得到治理。这就是《群书治要·尚书》里说的:“一人元良,万邦以贞”,意思是天子一人有大善,天下各诸侯国就会风气纯正,天子有大善在身,全天下都会走在正道上。

二、非有所作,上德之道
正如一位长者说道: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禹是五帝的时代,五帝是以德来治理天下,道没有了,以德。以德治理天下,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们看到在《群书治要·文子》里面,讲到尧帝治理天下的情形,说道:“昔者尧之治天下,其导民也。水处者渔,林处者采(林处者采原作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田,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便其人,如是则民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巧易所拙也。是以离叛者寡,听从者众,若风之过萧(萧原作箭),忽然感之,各以清浊应矣,物莫不就其所利,避其所害。是以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于诸侯之境,车轨不结于千里之外,皆安其居也。夫乱国若盛,治国若虚,亡国若不足,存国若有余。虚者非无人,各守其职也;盛者非多人,皆徼于末也。有余者非多财,欲节事寡也;不足者非无货,民鲜(鲜原作躁)而费多也。故先王之法,非所作也,所因也;其禁诛,非所为也,所守也,上德之道也。”意思是:从前帝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他引导人民的原则是:居住在江河湖海边的人从事渔业,居住在山林地区的人从事林业,居住在山涧谷地的人从事牧业,居住在平川地区的人从事农业。各类地区有其适宜的事业,做事各有其适宜的工具,工具要便利于使用它的人。这样,百姓就能够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交换自己需要却没有的东西;用其善于制作的产品交换其所不善于制作的产品。因此,离乡叛逃的人少;跟随、服从的人多。好像风吹箫管一样,忽然之间感受到风的吹拂,各孔能以不同的清浊之音来作出回应。万物没有哪一种不是趋利而避害的。所以邻国相望,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听到,但人们互不往来,车马也不去千里之外,都是因为安于自己的生活。那些混乱的国家貌似强大,稳定的国家貌似虚弱,将灭亡的国家好像总是财不足用,安定的国家好像总是东西富余。所谓虚并不是没有人,而是各司其职的缘故;所谓的盛并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都舍本逐末;所谓的余不是财富很多,而是节制欲望,不铺张浪费;所谓的缺乏并不是没有物产,而是民心浮躁,铺张浪费。因此,古代帝王的做法并不是想创造什么,而是因势利导;他们的禁止和责罚,也不是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保持好的风气,遵守客观规律。这就是至德之君的治国之道。

三、为政以德,孝为德本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本。在《群书治要·文子》中,则说道:“故善为政者,积其德。德积而民可用也。”告诉为政者要积累德行,为政者能够积累德行,民众就会愿意为其效力。所有这些,都是说明,治国要以德为本。因此,先王之教告诉我们,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本立而道行,本伤而道废。
那么,“德”的根本是什么呢?孔老夫子在《群书治要·孝经》中给了我们答案。在《群书治要·孝经》的开篇就说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出发点。因此,古圣先王之修德,皆是从孝开始,自己行孝,进而以孝治理天下。
在《群书治要·孝经》中,孔老夫子说道:“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意思是上古圣明之君,因其侍奉父亲很孝顺,所以就能够明察天道,顺应天时;因其侍奉母亲很孝顺,所以就能够明察地道,不失地利;因为长幼秩序都合礼义,所以上下安定。能够对父母尽孝,对兄长行悌道,就能对天地万物清楚明白,通达宇宙人生真相,并感动天地鬼神降临护佑。
我们看到,古代许多的帝王,都是行孝的模范。在《二十四孝》中,第一个便是大舜“孝感动天”的故事,在《群书治要·史记》中,也节录了舜帝的孝行:
虞舜名叫重华。他的父亲瞽叟凶暴,继母愚蠢顽固,弟弟象骄纵傲慢,他们都想杀舜。舜总是很恭顺,不去弃做儿子的道义,因为孝顺而闻名。于是,尧便把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观察他在家庭里的表现;派了他的九个儿子跟舜相处,来观察他在家庭外的表现。结果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凭身份的显贵而自高自大,派去的九个儿子都更加诚实厚道。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互让田地边界;在雷泽捕鱼,雷泽四周的人都互让捕鱼的地方;在黄河边制作陶器,生产的陶器没有粗糙破损的。一年时间,舜住的地方便成了村庄,两年便成了集镇,三年便成了都市。于是尧便试用舜,让他推行五教,到各个部门去工作,舜都做得很好。让他总管百事,没有不顺利治理的。舜流放了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迁到四方遥远的边境,让他们去抵御远方的其他部落。于是尧便叫舜代替他行使天子的政务,尧逝世后,天下都归顺于舜。
古人在选择官员的时候,都将“德”作为择人的首要条件。在汉朝时,更是将“举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一种方法,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的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仍沿用汉朝的做法。

四、德不称位,不祥莫大焉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一个人的德行,尤其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和他所处的地位不相称,往往就会给他带来灾殃。也就是人们常讲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在《群书治要·汉书》中,曾这样说道:“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刑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意思是:德行和官位不相称、才能和官职不相合、赏赐与功劳不相符、处罚与罪行不相当,没有比这更不吉祥的了。我们的地位、我们的财富,如果没有德行作为基础,不仅不会带来福运,反而会带来灾殃。因此,在《周易》坤卦中,告诉我们要“厚德载物”,要增厚我们的德行,才能承载万物,这个物,也包括我们的地位、财富、名誉等等。在《群书治要·周易·系辞》中,孔子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告诉我们,德行浅薄而身居尊位,智慧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薄弱却担当重任,很少没有灾祸的。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一不是要从修德做起。
在《群书治要》中,“德”是出现次数非常多的一个字,《群书治要》一书,可以说,处处皆是教人修德。为君者要恒久地修习自己的德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臣者要恒久地修习自己的德行,才不会遭遇灾祸。如《群书治要·周易》中指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其德,无所容也。”告诉为君为臣者,如果不能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就有可能会招致别人的羞辱;如果不能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就会连容身之地也会失去。
然而,天地最大的德行是什么呢?《群书治要·周易》上讲道,“天地之大德曰生”,意即天地最大的功德在于生养万物。人在天地之间,效法天地之道,行天地之德,最重要的就是“仁”,因此,老子讲“失德而后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听众

9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2-9-8
最后登录
2014-5-25
积分
94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2
6
发表于 2012-9-8 07:01:36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群书治要》的仁义思想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在“道”和“德”没有了之后,“仁”“义”开始显现出来。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王的时代,“德”也没有了,就用“仁”,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天下。“失仁而后义”,而到了东周时期,春秋战国的时代,“仁”没有了,则是以“义”来治理天下。在没有了“仁”之后,“义”显现出来。我们看到,在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义”士。“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儒家五常中是极为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一、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什么是仁和义?在《群书治要·周易》上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也就是说仁义是做人之本,“不仁不义”的人,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人。而古圣先王的教化,其核心也在“仁义”二字,如《群书治要·列子》上说:“圣人之教,非仁则义”,说明圣人教化天下,不是仁,就是义。
仁义是什么意思?在《群书治要·荀子》中讲到:“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仁”的意思是爱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义”的意思是循理,做事要符合道理和规律。圣人用仁和义来阐明人道,所教导人们的无非是行仁义而已。
在《群书治要·孟子》中,开篇即说道:孟子见于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把利益带给我的国家吧?”孟子答道:“大王!为何一定要谈利益呢?只要讲求仁义就足够了。”我们读圣人的经典,往往未能明了经典的深意,孟子教我们讲仁义,并不是说讲仁义就没有利益,相反,讲仁义必定会有大利。这个大利,我们看周朝,周文王、周武王,他们以仁义立国,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所以,《大学》上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实际上,有仁义必定会有大利。只讲利而不讲仁义,反而会失去利益。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陆贾讲到,“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说明治理国家要以道德为上策,处理事情要以仁义为根本。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更是指出:“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就其所以亡也。”说明乱国的君王,只图扩大其领地而不行仁义,追求地位尊贵而不修道德,这是抛弃所以存在的理由,而趋向所以灭亡的途径。

二、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是众善之首,仁爱思想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也是贯穿《群书治要》始终、最重要的主体思想。魏徵等人在节录经典时,节取了大量关于“仁”的嘉言和故事,强调治国者要修习仁德,推行仁政。
如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说道:“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说明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而得人的方法,在于为政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修身必须依据“道”,修道要依据“仁”。所谓仁,是指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是指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为最重要。
在《群书治要·傅子》中,对仁说得更为详细:“昔者圣人之崇仁也,将以兴天下之利也。利或不兴,须仁以济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于沟壑然。夫仁者,盖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失其事亲之道矣;推己心有乐于妻子,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欢矣;推己之不忍于饥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无冻馁之忧矣。此三者,非难见之理,非难行之事,唯不内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哉!”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从前,圣人崇尚仁政,是用以来为天下人兴利,利民之事如果尚未兴办,就必须以仁政普济天下。若有不得其所的人,应看作是自己把他们丢弃到沟壑一般。仁爱的人,都将心比心以待人,所以己所不欲,不施于人;推想自己之所求,延及天下之人。推究己心之好恶来尽孝于父母,并延及天下的父母,那么,天下的子女就不会丧失侍奉双亲的准则;把自己对妻子、儿女的爱护推广到天下,天下做丈夫、做父亲的人就不会失去家庭的欢乐;用自己忍受不了飢寒的心情去想天下人之心,天下生灵就不会有冻馁之忧。这三点不是难懂的道理,也不是难办到的事情,只是不能推己之心以宽诚待人。连这些切近的事都不去思考,哪里还会有什么远虑呢?《群书治要·傅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把仁的含义阐发得淋漓尽致。
所以,古圣先王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有一颗仁爱之心。在《群书治要·说苑》中说道:“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意思是:“唐尧心怀天下,用心去周济贫民,痛心于百姓的苦难,忧心于众生不能顺利生长。有一人挨饿,他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有一人寒冷,他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有人犯了罪,他就说:‘这都是我造成的。’他仁爱昭着而正义树立,施恩众多而教化深广。所以即使不加奖赏,百姓也会努力;不施刑罚,民众也会安定。先推己及人,然后施以教导,这是唐尧治理天下的方法啊!”
三、治国之道,贵在仁义
大到一个国家、政权,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其兴盛衰亡,都和其是否能够行仁义有关。《群书治要·汉书》中节录贡禹在其奏疏中讲到:“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从周代成王、康王以来,几乎将近一千年了,想治理好天下的君主非常之多,可是太平盛世却不能复兴,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抛开古圣先王治国的法度,而听凭自己的心意去做,才使得奢侈畅行而仁义荒废啊。在《群书治要·六韬》中,姜太公还说道:“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即道义胜过私欲,国家就昌盛;私欲胜过道义,国家就衰亡。
在《群书治要·孟子》中说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家(原注无家字)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内(原注无之内二字);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说明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施行仁政;他们丧失天下,是因为不行仁政。诸侯各国的衰落与兴盛、生存与覆灭亦是同样道理。天子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天下;诸侯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国家;卿大夫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宗庙;士人和百姓如果不仁,就保不住自己身体。
《群书治要》中多次提出,为君者能够行“仁”,百姓自然就能“行仁”,在《群书治要·礼记》中孔子说:“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告诉为君者,如果他能够崇尚仁德,那么下属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做仁德之事。在《群书治要·礼记·大学》中说道:“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民众就随之实行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民众就随之逞凶施暴。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还记载了一个周文王行仁的故事:
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贤矣,泽及朽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归心焉。
这个故事讲的是,周文王建造灵台,修建池沼的时候,挖地挖出了一具死人骨头,管理修建的官员把这事报告文王。文王说:“给他改葬。”官员说:“那是无主的尸骨。”文王说:“拥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人的主人;拥有一国的人,就是一国的主人。寡人本来就是他的主人,你还到哪儿去找他的主人?”于是叫那位官员备办寿衣棺木给他改葬。天下的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文王真是贤君啊,连朽骨都受到他的恩泽,又何况是活着的人呢!”有人得到珍宝但给国家带来灾难,文王得到枯骨,以此表明他仁爱的诚心,因此天下人心归向啊!
因此,《群书治要·孟子》讲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恶于众也。”说明只有仁德的人应该处于统治地位,没有仁德的人如果处于统治地位,就会将其不良行为传播给民众。

四、失仁后义,义者循理
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理天下,到了春秋战国的时代,大部分人都不讲“仁”了。“失仁然后义”,义就是循理,依照道理和规律来办事情,在春秋战国时代,王道不行,但是人们还讲道义。虽然出现了臣弑君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讲“义”的。
什么是义?《群书治要·荀子》中讲道,“义者循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这称为义。《吕氏春秋》中说道:“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之所在也。”意思是:义是万事的准则。君臣、上下、亲疏都是因它而起,它是治乱、安危的关键所在。
在《群书治要·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鲁昭公十五年,晋国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先包围鼓城。鼓城人请求举城背叛鲜虞投降(晋国),可是荀吴不答应。这时,左右部将就说:“不费一兵之力,就能得到一座城池,将军为何不同意呢?”荀吴说:“我听叔向这样说过:‘如果你的喜好与厌恶没有错失,民众就知道他们该向何处去,这样,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若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投降,这是我们极其憎恶的;别人带着城邑背主来降,我们自己却为什么喜欢呢?如果赞赏我们很憎恶的,对所喜欢的该怎么办呢?如果不加赏赐,这就是我们失信,用什么来庇护民众?力量可以就进攻,否则就撤退,总之必须量力而行。我们不可因为想得到城邑便趋近于奸诈,那样所失去的更多。”于是荀吴就派使通知鼓国人,先杀死谋反的人,然后加强守备。晋军一连包围鼓城达三月之久,鼓城人又准备开城投降,并且派投降代表拜见荀吴。荀吴说:“看鼓城人的面色,就知道城内还有食粮,你们暂且加固、守卫你们的城池!”这时,一位晋国军官(很不理解地)说:“能获得城池却不接受,偏偏在这里劳民伤财而按兵不动,如此又怎样奉事君王呢?”荀吴说:“我正是以此奉事君王。假如得到一座城池,却使百姓变得怠惰,那要这座城池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得到城邑招来怠惰,还不如保持原本的状态。招来怠惰不会有好结果,抛弃原来的状态就会不吉祥。鼓国人能事奉他们的国君,我也能事奉我们的君主。遵循正义而不违背,端正好恶而无差失,城池既可得到,又能使民众明白正义之所在,从而拼死效命于晋国而没有异心,这不是很合适吗?”后来鼓城人告知晋军说,城内粮食已吃完,百姓力气已用尽,晋军才占领该城。荀吴攻取鼓城后率军凯旋而归,没有杀死一个鼓城人。
我们从这里可见,当时虽然处于乱世,但是仁义之道并没有失掉。在《群书治要·国语》里面,还讲到一个故事:
晋武公攻打翼国,杀死哀侯,劝阻栾共子(不要抵抗),说道:“如果你不死战,我把你封为上卿,执掌晋国政务。”栾共子辞谢说:“我听说:‘人为三个人而活着,侍奉他们始终如一。’父母生育他,老师教诲他,君王给予他爵禄。只要是这几件事,就应以死相报,这是做人的原则。臣岂敢为了私利而抛弃做人的原则呢?您又用什么来教导人呢?如果我跟随君主却有二心,您怎么会任用我呢?”于是战斗至死。
在《群书治要·论语》中,夫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志士仁人,不为保全生命而损害仁义,宁肯牺牲生命以成全仁义。
实际上,像栾共子这样的义士,春秋时期有很多。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志士,更是层出不穷,如南宋时期的文天祥,就用生命为仁义做了最好的注解。他的绝笔文写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正是有无数这样的仁人志士,中国文化才能够传承几千年来,薪火不断。
五、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魏徵等人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仁义,其次才是法律制度。
在《群书治要·司马法》中讲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古圣先王治理天下,真正以仁爱为怀,以道义来治理天下,因此天下太平。
在《群书治要·文子》中也讲到:“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见其终始,可谓达矣。治之本,仁义也;其末,法度也。先本后末,谓之君子;先末后本,谓之小人。法之生也,以辅义;重法弃义,是贵其冠履而忘其头足也。仁义者广崇也,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意思是:有学问的人,能够明白天和人的职分,知道治和乱的根本,能预见事物的发展和结果,这就可以说是通达了。治国的根本是仁义,其次才是法律制度。先根本后其次的人,称为君子;先其次后根本的人,称为小人。法律的产生,是为了辅助道义推行的;如果重视法律而抛弃仁义,这是重视帽子和鞋,却忘记了自己的头和脚。仁义宽广高大,不增加仁义的厚重,却只扩张其广度的做法,会毁坏仁义;不扩张仁义的基础,却仅增加其高度的做法,会使仁义倾覆,所以没有大的栋梁,就不能承担重负。
《群书治要·文子》里面还说道:“有功离仁义者,即见疑;有罪有仁义(有仁义原作不失仁心)者,必见信。故仁义者,事之常顺也,天下之尊爵也。虽谋得计当,虑患而患解,图国而国存,其事有离仁义者,其功必不遂矣;言虽无中于策,其计无益于国,而心周于君,合于仁义者,身必存矣。故曰:百言百当,不若舍趣而审仁义也。”
意思是:有功但却丧失了仁义的人,就会被怀疑;有罪却不丧失仁义之心的人,一定被人信任。所以仁义,是事物的自然之性,是天下最为尊贵的品德。即使计谋得当,事先考虑如何预防祸患而祸患也得以消除,想使国家得到发展时就能实现发展,但如果所从事的事有违背仁义的地方,其功业是一定不会圆满实现的;出言虽不能提出好的策略,计谋也对国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一心为君主着想,而且符合仁义,他就一定能有安身之处。所以说,与其要求每次言语都得当,不如根据仁义来选择自己的做法。
同样是行仁,不同的人动机却不一样。在《群书治要·礼记》中就讲到:“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利仁强仁,功虽与安仁者同,本情则异也〕。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意思是:孔子说:“仁爱有三种情况(指安仁、利仁、强仁),三种仁爱之举的外在功效虽可能相同,但其内在心情(动机)却各不相同。即使与仁爱者有同样的外在功效,其施行仁爱的内在心情(动机)却难以知道。等到与仁爱者出现同样的过失之后,其施行仁爱的动机便可以知道了。真正的仁爱者是安适自然地去施行仁爱;聪明的人是知道施行仁爱对自己有利而去施行仁爱;畏罪的人心存畏惧,也会勉强地去施行仁爱。”
因此,在《群书治要·论语》中,孔老夫子多次提到“仁”,说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想要仁德,仁德就会到来。又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约身〕。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犹见归,况终身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行善在己,不在人〕?”意思是颜渊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自己能在一天中克己复礼,整个天下就会回归到仁的境界。实践仁德完全在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息,正是因为有无数的仁义志士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结果。在《群书治要》中,许多明君忠臣都堪称“仁义”的模范。《群书治要》一书处处散发着仁爱思想的光辉,尤其对于明君贤臣的仁义之举和古人阐发仁义的言论,节录很多,深刻体现了魏徵等人以“仁义”治国的政治主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31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2-9-22
最后登录
2013-11-4
积分
31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02
7
发表于 2012-9-27 22:27:3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