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2-24
- 注册时间
- 2010-8-6
- 威望
- 125
- 金钱
- 730
- 贡献
- 143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9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7
- 主题
- 34
- 精华
- 1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0-8-6
- 最后登录
- 2012-12-24
- 积分
- 998
- 精华
- 1
- 主题
- 34
- 帖子
- 47
|
《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解读
8 X# v7 d+ [3 W4 ~- {王肇文律师编写. ?7 _0 _, d' j. S( C5 d8 P3 H0 T. F
! m7 |4 C" q/ ^& v% z
(备注:《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为“新条例”,《广东省劳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为“旧条例”。)
5 Z% a" R( l. D3 g3 j9 p, K& l" D4 K! R. o
1、如何理解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V: D/ k$ h/ Z, v4 W& t0 E
- u [5 j7 v1 q新条例在2013年5月1日实施后,旧条例同时废止。旧条例第1条规定,“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新条例同条规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质并没有变化。“强资方、弱劳方”是不争事实,法律理念追求公平与正义,只有倾斜保护劳动者,才有可能达到。, L& g9 o& Z# b
4 T4 E/ f/ c8 c- { } Q7 ^. E2、劳动监察机关的职责与原来相比更明确、全面。
( S. b4 n( j( o3 U, [7 X/ \
; G( P/ H% ^! ]% a新条例第9条规定为劳动监察机关的职责,相对于旧条例,规定的更为明确、全面,具体为:1、宣传劳动法律、法规;2、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3、受理违反劳动法律行为的举报与投诉;4、依法纠正与查处违反劳动法律的行为。! w/ N* _4 S% \# `1 X- v6 ]
4 S, h3 P- L( x7 G3 E
3、劳动监察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身份要求。4 s% z4 q) r( g+ g8 ^! J# b( S4 R
2 @" E$ `9 C' z( d: O; X, I2 p& \
劳动监察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身份的表明,新条例比旧条例规定的更为详细,在第11条规定,劳动保障监察员,在检查、调查违法行为时,需为2人,应佩戴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否则用人单位可不予配合。如该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申请回避。' L; ~6 W; _" X6 c4 P! r
/ M' X2 x* N5 _9 a$ B8 G2 e4、用人单位需建立用工管理台账,且需保存2年时间。
1 ?4 e/ E! k- S
1 y0 y9 d5 K$ z新条例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建立用工管理台账,内容包括:员工的基本情况、录用登记情况、工时、工资等情况。第15条规定,对招用的实习、见习人员也应建立管理台账。台账均需保存2年时间。其需要注意的是,如单位与员工发生争议时,举证责任在单位。
/ |. m6 P" C. o- ^+ u
^0 X- B- j5 ? t, M, J+ H5 ~9 M
' A3 R- g) D8 R5、确定了劳动监察的管辖问题
3 a) R& }0 q& z2 E& ]0 x+ I3 R, G [6 o+ w, m5 }# a' r* {
新条例从26条到32条对劳动监察的管辖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一般是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可理解为注册地、经营地、劳动关系履行地等)劳动监察机构管辖。对省属单位、部队所属单位、涉外机构、劳动派遣单位等管辖,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 C+ P. \' ^) `3 {6 d! c W0 C! R: O+ c, _
6、劳动监察机关通过三个途径了解到单位违法用工行为' Q" K" M: }% a: z" F' |1 X
- n; c( v5 X2 h b) m5 y& ?2 l8 Z
新条例规定,劳动监察机关通过三个途径获得信息后,来查处违法用工事件,包括:1、主动查巡了解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发现后5日内立案;2、单位或个人的举报。3、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本人投诉。
5 o! ~0 F; u' W" |5 f- B6 z' `( |/ f4 [6 Q7 l U+ |0 k: Z# o
7、劳动监察机关对单位违反劳动法行为的处理措施' j& ^4 C! d( ~& [) f( S5 M
+ m. v' D% ]9 v1 B* n8 e对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监察机关分不同情况采取的措施:1、限期整改指令书。内容包括违法行为、处理意见,单位可答复和申辩。2、行政处理决定书。违法行为不改正的,做出处理决定。3、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违法行为给予罚款等处理。“2-3”单位不服的,可提出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 O2 J% T7 e. u# G4 E
4 D! p5 x, B# Z$ G. ]+ j
8、劳动监察机关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9 n1 v8 A, G, c* }, M, V: M
# s# w9 T5 N7 b. k2 t. d" [
新条例与旧条例比较,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具体表现在:1、对“单位未有设立或保存员工资料、工时等台账、对员工罚款、拖欠工资”等行为,可以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2、如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受到了劳动监察机构处罚的,如一年内再犯的,应从重处罚。
3 i5 u. _* g4 P M( n' W9 v+ b9 ~& \* P# X+ {# y% J* ]* a) m. y% C
9、严禁用人单位对员工罚款0 s3 @3 ?& C3 G, W$ w1 d
4 [5 {) S7 U2 J5 p3 y* y新条例规定禁止单位罚款。如单位对员工罚款的,单位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是:1、罚款通过扣工资达到,劳动者以拖欠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给经济补偿金;2、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责令限期改正,否则按50%-100%支付赔偿金。3、按罚款人数每人2000-5000元对用人单位进行罚款。/ T" p! K: T7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