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0-6-24
- 注册时间
- 2011-12-6
- 威望
- 36
- 金钱
- 18568
- 贡献
- 17735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6339
- 日志
- 1
- 记录
- 0
- 帖子
- 261
- 主题
- 66
- 精华
- 0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11-12-6
- 最后登录
- 2020-6-24
- 积分
- 36339
- 精华
- 0
- 主题
- 66
- 帖子
- 261
|
本文版权属 cain_easy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cain_easy-(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4590)
高效时间管理,从3招预估时间开始! 高效工作的核心是时间管理,想要更好的管理时间就要对每项工作需要消耗的时间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准确预估时间?赶紧来学习吧,让你的时间把握更精准,就从这3招开始!
9 i3 o/ Q+ E- O1 p t8 N![]()
5 Y0 g" S8 Y2 L* W( U; g* k要想提升时间价值,还要进一步学会如何预估任务所需的时间。若是不能事先掌握处理某个工作的所需时间,也就无法进一步安排和其他任务的并行组合。
. ]3 x# T" l6 v, i8 V% R; d9 A R8 z* m
“等我把手边的资料整理好,我就会处理您交办的企划书。”
2 t8 F' O% ]9 }2 R0 O+ v2 g" T3 A5 W; ^* h6 |; m% W
“这样啊,那你什么时候会开始弄?什么时候能弄好?”# u- K5 b P: N" n: G; I
6 S2 b0 C* W4 k“还没有开始做,我也不敢确定。大概下个星期初左右吧……”
: [ q, }4 b2 v9 A, Z+ C+ M" U: f$ Q& n7 h5 i
这样的对话在你身上是不是常常发生?如果不能有把握地说出“最晚X月X日以前我一定会完成”,就很难得到上司或同事的信任。% E. S) n3 a6 |
2 \1 D7 i* | ]6 }; \( w
讲求工作品质固然重要,但正确来说,应该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高品质的工作”才对。唯有如此,才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D9 D8 F" w# M; Y8 f6 B$ c3 }
预估任务所需时间的诀窍是,不能抓得太松,也不能太紧。
. E' j$ H/ o9 p; d , _ |& {: I/ ]8 }( }/ w) x& v
1、无法预估自己所需时间的原因
) k; B* D; L3 D4 W7 `平常就没有预估时间的习惯,当然不可能估计准确。这个道理相信每个人都能理解,因此需要的只是练习而已。
7 r/ j D7 U, n大多数人不知道,所谓的预估时间,实际上不是对时间的预估,而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评估。
+ h4 F7 M/ \. w) Z' g! k1 t假设你在从事某项任务之前,先预估所需时间是三个小时,然后开始着手进行。最后结果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你便会记住这次经验。只要平常多积累这样预估的经验,久而久之,就能精确地掌握所需的时间。2 ^7 J! l2 Q" b9 @, f
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相对就会知道自己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概念的人,当然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了。- f( ?: M2 d) i% k
再强调一次,必须预估的是保有最高质量的最短工作时间,而不是以偷懒为前提的时间预估。
" [- M& P# [, w9 F* t7 ~' G - \# B0 P+ ~6 P6 g5 q! p4 x
2、计量全力以赴时所需的时间! [" r& m! c ^4 c
* f: a* R0 G' T |" c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抓出最恰当的时间呢?
/ `- t. ~! u- T8 _, W方法很简单,就是每一项工作都全力以赴。拖拖拉拉的工作时间并没有计量的意义。这也是时间管理的重点之一。' k8 a6 f9 e& k5 M9 J |
唯有弄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全力以赴的人,才有进步的可能。这道理如同跑百米的练习一样,计量的是每一趟全力冲刺所需的时间,时间当然越短越好。( Z" X% E7 S& b9 |: r+ O1 Z' L% u8 H+ Z
而为了能够更缩短跑步所需的时间,不断地反复练习,成绩自然也就会变得更好。如果是跑起来拖泥带水,也没有计量的时间的话,速度就不可能快。当然就没有意义,更别说是乐趣了。时间管理的道理也是如此。 6 y8 N# Q' ~4 } P2 d
![]()
9 Q: k: F/ v% W/ E3、预估时间切忌过于乐观
7 F4 H+ U& z: L1 W预估工作所需的时间,也要特别注意不可以对事情的进展抱持过于乐观的态度。9 i4 [4 u0 ~9 J* p3 K" b
所谓的乐观,就是往积极正面的方向思考。如果能够好事连连当然求之不得,但是,要是遇到状况连连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因此,必须以最常态的情况来预估。
3 B4 @) D; W1 b& y假设在一般常态下,冷静评估后,觉得即使竭尽全力去做都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一般要预留四个工作日。多出来的一天就是备用日。
1 B0 s8 K- c+ a R6 F- x而且,你会发现,大部分时候几乎都不必动用到备用日,甚至可以利用备用日来处理其他的工作。8 c* b2 e8 [1 r0 T$ a
" Y' p+ Y% @( }% J! w' c
* U+ w) G6 h4 Y% }) T, E
" x7 G4 j8 Y+ z E" j0 X A+ c6 O! ^5 F% c&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