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民企管理的“三大通病”
中国企业管理常常被一些职业经理人所指责与抨击,批评中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毛病或怪病,以至于许多外企职业经理人不愿意到民企中就职的现象。其实这些评价也好、偏见也罢,终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与否。曾有学生找我,让我帮他分析一下在外企工作好还是在民企工作好,我的答案是,外企的制度流程相对完善,管理较严谨一些,民企中管理制度并没有那么完善与规范,但相对灵活多变,是否合适最终取决于自身的性格、爱好、习惯等等。
不管民企还是外企,我相信他们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片面的分析民企缺点或其他不足,我个人认为并不一定准确或公平,前不久,我面试几位候选人,他们的背景都很好,全是一些不错的外资公司,当我问起他们为何要离职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却给出我这样的答案,因为他们是一家德国家族企业,不相信外人,得不到尊重,所以离职,之后我也在面试中遇到诸如此类的候选人,这样的答案也许大家并没有在意,但对我而言,却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存在问题,只是在于这个问题严重性是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不管身在外企还是民营。所以要理性的分析中国民企管理的问题,在指责与抨击中尤为突出的“三大通病”分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工作责职不明确,组织分工混乱
在外企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新员工入职当天公司一定会给你二份表单让你确认,一份是岗位说明书,一份是培训计划表。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此岗位需要学习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试用期到了将按照你的岗位任职能力进行考核评估。
而在民营企业里如此规范的管理相对并不多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人治并非法治,新员工入职当天,HR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公司历史情况基本就结束。接着就送往用人部门,直线部门也没有一个详细的工作指导与学习计划,将你往那一放,是生是死看自己的造化。也许很多职场之人遇到类似的感受与困惑,内心十分报怨。遇到类似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民企的管理,就是因为企业的不规范,所以才有机会让自己大干一场,就是因为没有人指导,所以才让我们学习如何去学习。就是因为没有人带教,所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去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也许在外企里条条框框都已全部做好,我们只不过是一个螺丝钉,缺少了一份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就拿外企的岗位说明书来讲,写了不下于8到10条工作职责,但最后还不是由一句话总结完毕,那就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民企虽然没有写清楚你具体做什么,但老板、同事、下属心里都明白的很,不用说都知道你具体要做什么,这就是民企最高管理境界。无形的尺量比有形的考核指标更厉害。
身边常发生这样的事,这工作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职责,但老板常常却让自己去做,有时甚至搞不清为什么要做,但迫于老板的威信还是去做了。也许这个时候你又开始报怨了,那我们不妨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只有这样,你的内心可能会得到少许的平静。老板为什么让你去,那是因为老板欣赏你、器重你才让你去做的,这难道不是一种锻炼吗?又如: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六大模块,在外企分的清清楚楚,各尽其职,你想去做,恐怕企业也未必愿意让你去做,但民企就不同了,老板希望你就是多功能的,什么都能做,这样的锻炼难道就没有价值吗?根据相关的市场数据调查分析表明,80%的外企CEO都是职业经理人出身,只有20%的CEO才是真正的老板。但民企却恰恰相反,80%的CEO就是老板,只有20%的CEO才是职业经理人出身。分析到这里,是否可以明白,如果真正拥有各项管理的综合能力再加上一个突出的重点,最后跟对了老板,那你还担心工作的安全感与稳定性吗?简而言之,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就是磨砺。
2.组织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沟通相对困难
任何一个企业中都存在沟通难的问题,并非只有民企中才会出现。为何出现沟通难,难沟通。首先,沟通的主体是人;其次,人是利益的驱动体,是人就一定有所需求与欲望;最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沟通的平衡点与利益点,那么沟通起来相对会容易一点,效率会高一点。
在与他人沟通之前我们应该认真的准备一下,比如:(1)是不是一定要找他沟通,不找他,找到与他极为密切的人帮助是否效率更高?(2)沟通的主题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3)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法?如,电话、短信、会议、书面、他人转告等等。(4)沟通的基本原则就是真诚、尊重、礼貌。(5)沟通对双方能达成什么样的好处,对方如何能够支持到你?有了这些前期的准备,沟通相对而言会容易很多,沟通只不过是一种表面形式,其本质就是要解决问题,提高效率,解决本质就务必深入研究他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我能为他做些什么?唯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方可获得双赢的效果。
3.无形的手推动有形的组织结构,汇报关系与授权机制独特
平时看不到什么会议,但老板却能明察秋毫任何一个部门的动向。这让很多经理人会感觉到非常吃惊。也许并不需要什么明确的指挥,老板照样拥有各种不同的侦察兵在巡逻,这也许就是企业文化,诸多的民企也无需打什么广告宣传,但每年的销售额照样能够实现持续增长。原因何在?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就是合理的。 外企与民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形的管理与无形的管理之分。在民企中职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老板能冲锋陷阵、排忧解难,虽然你是一个小主管却能得到经理级或总监级的待遇。常见的一个部门,人就一个,老板也给你一个头衔叫总监,手下一个兵没有,光杆司令一个。有虚无实的岗位。
总而言之,企业性质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与进步,真正影响我们自己的不是看企业性质,而是如何看待企业性质的态度与想法。正是因为民企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相比外企机会会更多一些,舞台会更大一点。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当学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而不是一味追求稳定、按部就班。
——江南丘山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