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8-28
- 注册时间
- 2008-12-30
- 威望
- 0
- 金钱
- 35
- 贡献
- 18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12-30
- 最后登录
- 2014-8-28
- 积分
- 53
- 精华
- 0
- 主题
- 1
- 帖子
- 2
|
去年,按照公司安排,我重启了暌违5年的招聘之旅,跟随一位业务部门经理沿东北至华北的路线,开展校园招聘。我们主要招聘技术类职位。在对各个应届生面试中发现,许多同学都参加了科技竞赛,参赛“作品”大都是小车之类的小发明。头几位同学这样侃侃而谈时,我还兴趣盎然,到后来,发现都是如此,不免质疑其含金量。
我开始追问,发现这类竞赛看起来非常普遍,一般是三人一组,由老师指导。其间,这辆小车的技术含量究竟多高?应聘者究竟参与了几成?都是存疑的,但是遗憾的是,作为HR的我无法分辨。
这就又回到了那些个古老的主题:
1、HR面试时是否应关注专业?
如果不应关注,就像许多老生常谈的,HR只去注重人员素质、性格品性,那么实际上在校招时很难有的谈:首先对应届生的专业知识、课程学习情况无法深谈,当然可以查看成绩,但在同样中等成绩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面试甄别,那么只能去询问所谓的实践,所谓实践,现在的学生大都三种活动:
a)校外兼职(可怜的是四年下来,可能就一两次去苏宁国美站台2、3天的五一促销);
b)校内社团(作为懵懂新生,大都会进个社团,只要肯待到大二,起码能混上个委员);
c)科技实践(其实这是我们最重视的,可这就绕回了最初的那个“小车”的主题)
说起来,我也是拜读过白玲女士的作品的,但是实战时,感觉那种复杂的假设性问题很那开展;我以前也算积累了一些招聘经验的,但那是针对非技术人员的社招经验,面对那样的应聘者,我可以尽量围绕一项任务刨根究底,探查他的实际能力和经验,可眼前的这些应届生,成绩中不溜秋,讲到校外兼职和校内社团工作毫无亮点,只好回到“小车”……绕到最后还是要讲专业;
2、那么HR对业务领域、技术领域的了解应该到什么程度?
通常而言,我们觉得HR至少应该了解关键的、主要的职位的基本、常用的术语,可是,这个“关键”、“主要”、“基本”、“常用”,它们的度、界限在哪里?以为知道了语言分为C++、Java就行了,但当对方聊起“小车”的实现过程时我们又心中茫然(当然表面上还要故作淡定地频频点头);
但是,即便竭力去学习业务知识、技术知识,我们也无法达到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水准。况且,一位去钻研其他领域专业知识,也是为HR专家所不齿的,他们大都提倡HR去做自己擅长的事、去关注人格素质等等。
到了这里我们似乎有些无奈,作为一个HR:
·要么接受定位,做一个所谓的素质过滤器或者说性格评价门槛,可这种定位有些自欺欺人,除了确实很乖僻的技术型主管,大多数业务部门的面试官,他们对应聘者的素质性格上的眼光不见得比我们低(普通HR确实没有真凭实据可以证明自己在此的优势);
·要么不甘定位于应聘接待员和形式上的一面面试官,那么就忙于了解各项专业知识,最后限于一知半解的迷茫中。
或许有一个好的借鉴,那就是比较专业的猎头,他们浸淫特定领域较久、不仅了解行业的技术信息,也了解行业信息、了解企业分布和人员流动情况,针对任一需求、能够运转脑内的庞大数据库、勾勒出目标区域和俘获目标的战术路线。如果负责招聘的HR能实现这几点,应该能在技术部门面前更挺直腰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