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4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圆场计——如何打破人际关系中的“僵局”

[复制链接]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15:4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做人受欢迎其实就是深谙人际交往中的方圆之术。在需要“圆”的时候圆通一些,便能在复杂的人情关系中,取得顺畅生活的通行证。这种做人的技术就是善于四场,它的功能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尴尬,打破僵局。 * Y6 r$ ^! G7 ]- A- p4 c6 Q: h( O3 }: U% ~4 D6 e 从主动的角度说,是别人出乖露丑了主动打打圆场,为人数场;他人陷入窘境,主动解围,去给他找个台阶让他下得了台。 ( w; P- t* S1 c- S& ?, H. R2 F P / |/ O+ H- f9 j; D: t% f) l从被动的方面讲,自己造成失误时,要善于扑救,自圆其说;不幸落入社交僵局,通权达变,打破冷场坚冰;与人很有可能产生不快时,更少不了和和“稀泥”,让对方少丢些面子,保持体面,从而把事情摆平,甚至变坏事为好事。 # \/ Y; Y7 j( _- m" W ! t1 c3 F; }. {! H( \1 ?为人处世欲功德圆满,有一个良好的人缘资源,少了圆场术的技术支持,很可能会是个“豆腐渣工程”,是只能说说而不能达到的幻觉,顶多像肥皂泡一样“一圆即灭”。 - o7 d: d1 W7 v: D: z! B: \) U) l+ X' j3 R- D1 P 1.世上没有经劝的架 4 M: b9 E2 ~0 ~; M5 w) V ' G# [5 J7 }% @- v( R5 N+ p) f 没有矛盾与纠纷,人际交往中就没什么场可图,少了尴尬和僵局,也无需讲什么调解和说和。反之,只要有这些事,就免不了劳驾和事佬们来显显身手。事实上,只要圆场有术,世上没有劝不开的架,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 2 m* r9 [6 W# p0 ~3 z6 \/ g. [2 B0 a9 X8 g0 ~: L( a$ ]2 m 不曾在众人面前与找茬儿吵架的人发生过纠纷,就不会了解下面的事实:吵得难分难解的双方(包括挑衅的一方),无不希望趁早收摊。但是,由于那些起哄的围观者在旁边注视,想收都收不了。于是,双方的话越来越尖锐,口气也越来越硬,甚至演变为扭打的场面。当争吵的双方拳打脚踢,而围观者还在做壁上观,无动于衷的话,那就真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5 K8 ]4 A* S" e4 D: C2 V% P / {% x5 N0 S- g$ t- `8 ] 这不是在车上或是马路上的打架,在场的全是同一个工作场所的同事呀,这时候,打架的双方都会想:“这些人的本性全都显露出来了。 " @. [6 N, _1 q7 e/ L4 V8 |7 h3 j9 j. V' M5 X3 ^ 由此可见,如果你能出面解围,他们在心里对你的感激,肯定像涛涛江水绵绵不绝,而你的“人情水果”落得一地自不必说,当你需要人来为你解围时,也会有人甘心为你费这个口舌,你也能免受些皮肉之苦。 3 m5 V; ]& e* p. @; u ( {' }' N+ U5 u可劝这种动口又动手的架,得有经验。 & l6 x* Y5 s" N + n y% h/ X( i5 j, O6 E1 ^3 @# q打架经验不够的人,实在无法分辨劝架的好时机,因此,迟迟不敢挺身而去劝架。例如,没看准时机就向前劝架,说:“喂,喂,你们两个早该停手了!” 2 O( \+ h. G; b( x1 i5 G% C; [) m3 p1 T9 K( v# ~ _8 L 其中的一个可能凶巴巴地说:“什么你们两个?找碴儿的是他呀!” g& J7 j! L, K6 U+ H+ o8 Z; |# o3 H2 l/ P9 ] G) U) O 另一个则可能逮住话尾巴,挑剔地说;“什么早该停手?早该是什么意思?” 9 r* L% U- W9 C9 X9 } 0 V3 F( I' }( p 要是只对其中的一个说:“喂,别打了!” & I+ z5 b1 h0 V, F, u ? ) J4 b ~- [' I! s6 r" h8 {, } 这又容易被误认为偏袒了另一个,而没被劝停的那一个,也可能认为自已被当成大坏人。 ; E. Z7 y3 r* I% B, `1 s " V0 r; p: t. r8 G! K 那么,劝架的好时机是什么呢? " ]8 H; u0 \ t" e $ H8 ]) {/ t# n" W9 u) E0 A7 Y7 b①如果双方都原地坐着,当其中的一个突然提高嗓音站起来时; . |! d0 G) t* e! t2 o+ X1 Y" W3 e) ?/ a* g b" k# W ③如果双方都原地站着,其中的一个突然向前迈出一步,预告即将动武之时。 1 c+ b% @2 X: }+ D1 x$ X0 @ $ K! \8 G6 c2 \这种时候,立刻上前,制止预告动武的人,就不算是偏袒了任何一方。问题就在于,没有打架经验的人,很难有这种辨别力。于是,双方就交锋了,在扭打已经开始时,上前劝架,挨揍的可能性相当大。正因为这样,围观的人一般才不敢轻易上前劝架。 ' X- \% m/ @) b 9 Z: |; l" j7 d: L7 C& R* H- O1 [如果无法在动武之前拉开双方,劝架的要领,必须以下列的方式行之。 8 G% i; X$ ]% w, C# ?1 l# J2 V* _ , ]4 p+ `. f1 W 劝架的人要有挨揍的觉悟,然后,硬把身子挤进两人之间。同时,尽量盛气凌人的吼叫一声:“停手!”这样就可以把“池鱼之殃”减到最小、最低的程度。 & y$ u S5 f) ~& j R7 p1 Q7 \/ T% l* }* e# a! t 记住:别为了完全避免“池鱼之殃”而等到打架告一段落时才上前劝架,那样做就未免太残忍了。 6 ?. D" B5 G M) M8 Y8 W: j% V" i+ c, M4 R 胜利者固然可以另当别论,至少也要替败北者着想,忍一下皮肉之痛,及时做个正在节骨眼上出来和解的人,为败北者扮演救护神的角色,那才功德无量。 & o' N' F& O3 i6 j7 z# W( u ; f& i6 @ C3 D& [8 P& X既然同在一块儿谋事,看到别人吵架、打架,即使能管的也不管,坐山观虎斗,好似看西洋镜似的,也就太没有人的良知了。更何况,你去劝架、调解,让吵架、打架的双方心里也能有一丝温暖:并不是人人都不闻不问、冷酷无情。 + W9 F5 S; L1 F$ {/ m$ Q. ]* _ 4 x: E) u7 t C) D% ~. z 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如果去劝拿刀动枪的架,那么你十有八九会“挂花”。做为圆滑之人,如果忍不住要圆这个场,那就去打“川”找人帮忙。 - `: Q; d- ^ J3 g+ v ( J2 }. C. Y- N 2.巧舌头解开死疙瘩 2 c' ?+ t$ g/ {8 z+ i ' N# I6 t. A% M- [2 I: y大多的纠纷并非动武那么刺激,一般都是文戏。诸如家庭纠纷,亲戚朋友之间的纠纷,同事之间的纠纷,邻居之间的纠纷,陌生人之间的纠纷。如果不及时地加以解决,无疑就会影响相互关系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掌握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语言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打圆场很多情况下是凭口齿实施的。 1 Z* @$ y3 ?/ _- N& a1 g " W! h4 c) b- M: i6 c①动真情,圆中有方,劝中带威。 2 p) x, c3 k, G 2 ]( V, d& y+ P% [9 Q 陈某与某电影明星发生矛盾,被拒之门外。陈某恨不得砸门以解心头之愤。一位老警察对陈某说:“好兄弟,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们知道你是她的丈夫,所以这也是你的家。但是如果你在这里闹出什么不愉快,就会让别人有借口了,还有一点,收容所春节放假了,一旦闹出了不愉快,我们还得叫来别的警察,你说哪一个没有家?哪一个不想过一个团圆年呢?你好好想一想。” 8 p7 F8 ^8 |8 ^- ~; G, Y ^ 2 S4 Q% [$ `( @3 G' [. J. p 老警察的语言看似朴素,然而却充满了对陈某的理解之情,“这也是你的家”这短短的一句话,既表达了对陈某深深的同情,也包含着对某明星的不得体行为的指责。同时老警察的话也充满了对他的同事的关心,即陈某如果闹出不愉快的事情就有可能使他的战友过不好春节。不难看出,老警察的语言中还饱含着“不要做违法的事情”之意。正是老警察这融情于理的语言引起了陈某的思索,使陈某放弃了冲动行为,从而平息了这场可能触犯法律的纠纷。 5 n( f# H& w* d0 d D4 r# \& ~$ {$ i7 ?6 n7 m! j7 F ②消误会,有事好商量。 / z6 v+ n3 s9 a/ Y. |3 @: Z ; T( ~+ a, ~+ i" z9 C有些纠纷是因为误会而造成的,因而只要说明线由,就可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广州市同和镇几位管计生工作的干部去~家民营药店检查计划生育工作。药店老板大吵大闹,引来了数百围观的群众。这时,镇党委书记赶到了药店。他对药店老板说:“咱们有事好商量,吵闹解决不了问题。检查计划生育工作,这是市里的规定,你把情况说说清楚,配合我们开展工作。如果你有困难,只要不违反政策,我们可以帮助你解决。”药店老板听了,觉得自己误解了镇里干部的来意,顿时消了气,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表示配合工作,接受检查。矛盾也就这样解决了。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沙发
发表于 2006-8-2 15: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圆场计——如何打破人际关系中的“僵局”

③妙致歉,达成和解。 5 d: m- I6 R1 D0 M1 q 1 ^0 j! ~. o- M+ S3 W 有些矛盾或者纠纷的双方都有调解的愿望,但一时找不到台阶。调解者可以巧妙地代一方向另一方致歉,从而引起另一方的感动而又主动地向对方致歉。这样就可有效地促成双方和解。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他的著作中说过一件这样的事,他的母亲与邻居卢婶及卢婶的儿子大小因用地问题发生了纠纷,他了解情况后,首先批评了母亲,指出卢婶及大小在窗前接出一间房子的事情可以理解,因为他家人多,没地方居住。然后梁到卢婶家替母亲说了些致歉和好的语言。卢叔、卢婶听了梁晓声的话,一人拉住他的一只手十分动情地说:“不能责怪你的母亲,不能责怪你的母亲。”大小则向梁母承认自己吵架不对,是不尊重梁母的表现。就这样两家互谅互恕,和好如初。 * d0 [1 e3 M U q+ p) e8 } ( P9 H* u. M7 o ④找平衡,各打三十大板 # C3 Y9 ]$ ?: ^; `1 M8 c' q( U" \ 有些纠纷由于原因复杂,或者由来已久,因而调解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辩证地阐明事理,使双方产生认同感,达成共识,从而解决纠纷。广州市同和镇某村与驻军发生土地权属纠纷,几年都未解决。他们请来了镇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解决土地纠纷问题,我们要秉着十六字原则,即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土地由部队划了红线,部队早已砌了围墙,归部队使用,尽管部队未予补偿,又未拿到土地使用证,但地方要识大体,顾大局,支持部队建设。划了红线,但部队未使用,也未征用,村民仍然新作的土地,归地方所有。没有划红线,但一直由部队使用的用于军事设施的土地,仍然归部队使用;借用的用于军事设施的土地如果部队改变了用途的,地方可以收回,也可以共同开发利用。”双方都接受了书记的意见,很快就达成了协议。悬而未决的土地权属纠纷问题终于解决了。 4 _; Y; L* b8 x- W& |( x5 A( w' ] # l: O+ N7 R# L# P ⑤急生智,“咬文”搭台阶。 G- j/ n( x: L: f \$ H% z( y5 N, M: P( R 在一辆列车上,一位妇女卖雪糕,先叫二角五分~块,后又叫五角钱一块。一位妇女买雪糕时说:“前面卖的二角五,后面卖的是五角,有这样做生意的吗?”卖主却说:“这叫一分钱一分货,二角五的怎能和五角的相比,我的雪糕正宗货。”临了补了一句:“虎了巴卿的(东北话“傻”的意思)。”买雪糕的妇女脸上“唰”地暗转阴高声说:“你这话是怎么说的?你说谁‘虎了巴卿’的?”卖主顿时傻了眼,买主却越叫越带劲,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这时一位旅客灵机一动,说:“大姐,她说的是雪糕‘苦’了巴卿的,不是说您‘虎了巴卿’的。”卖主也随声说:“我是说雪糕,不是说您,对不起,我没说清楚。”旁边的人也说:“刚才她说的是‘苦’,不是‘虎’。”那买主便逐渐多云转晴,脸上又阳光灿烂了:“哎呀,我的耳朵要聋了,怎么打起岔了,真不好意思!”卖主向圆场者感激地笑了笑,溜之大吉。 $ F( o+ W( w% o2 S1 o & r2 n7 g% h- |& @/ g ⑤巧表心,幽默化干戈。 4 H( G8 I! {/ ~% v. v & g: d0 J! R& Q [ m9 @' q4 u 某单位一对中年夫妇,婚后近10年双方关系~直不错。但最近在社交应酬问题上,两人发生了矛盾,谁也说服不了谁。由四角到争吵再到打骂,闹得满城风雨,面临分手的严重危机。在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心、劝导和说服下,两人终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相互“交心”,但谁也不愿公开“认罪”,男方终于先开了四,说:“我们是在斗争中求团结、求生存、求发展,今天,能进入这样一个和平民主、共同协商的新阶段,是我们双方努力的结果,它来之不易啊!”可谓言简意赅,语短情长。女方也就势接过话头说:“是啊!正因为它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这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夫妻两人就是在这样寓诸于在,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对话中彼此交了心,统一了认识,化解了矛盾,言归于好。 # @% A% Q% n( X% F3 L* `' Y0 _+ l5 n% B 8 \/ S, _% U8 M. J; P3.“圆场”的七种常用技巧 1 g9 x+ ~2 X! t' B! I / H, ]) o3 W7 m# X# H在社交活动中,能适时地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人免丢面子,是圆场的一大原则。然而,台阶怎么个给法,圆场应该怎么打,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很清楚。下面对怎样圆场作简单总结。 , P( I3 ~9 X. F: w8 x- D' ?4 ~" |, w ' W3 p) E% C0 R+ C8 F' w. J①调侃自嘲,低调退出,自找台阶。 & _7 B# w: ?3 S7 {: }" q8 t 5 y( r1 x5 f- i" `" P7 G% O3 b 如果下不了台的事因自己不慎而生,只有自己承受了。一群二十年后相见的老同学中,有一男一女曾是同桌,因而说话遮拦便少一些。但女同学不久前丈夫因病去世,男同学并不知道,因而在玩笑中一无顾忌地提及其丈夫。另一同学知情,便忙阻止,但他不知其详,玩笑开得更为厉害。阻止的同学只得说出实情,这个男同学可谓无地自容,非常尴尬。不过他迅速回过神,先是在自己脸上打了一下,之后调侃地说:“你看我这嘴,几十年过去了,还和当学生时一样没有把门的,不知高低深浅,只知道胡说八道。该打嘴!该打嘴!”女同学见状,虽有说不出的苦涩,但仍大度地原谅了老同学的唐突,苦笑着说:“不知者不为怪,事情过去很久了,现在可以不提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板凳
发表于 2006-8-2 15: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圆场计——如何打破人际关系中的“僵局”

一旦因自己失误而造成不好下台,最聪明的办法是:多些调侃,少些掩饰;多些自嘲,少些自以为是;多些低姿态,少些趾高气扬。像上面的无意中触人隐痛的男同学那样,用调侃自嘲之法,低调退出,便容易轻松地找到可下的台阶。 , n5 ]% f( u- q# ]8 P0 Y2 ^1 z ! l+ H+ N: H5 k! j谁都有可能碰上难下台阶的情境,但只要能多想办法,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也并不是太难的事。要给自己找个台阶,所有的好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都要在窘境中及时调整思路,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改变眼前的被动局面,想方设法争取主动。 0 O- T( C1 n; }& T 1 o0 ~4 d, `, B' |2 _* |②指鹿为马,巧妙解释,化解矛盾。 ! c% b+ {8 n% [# m% d% E : |( S7 Z K; @( b3 y有时某种行为在特定场合中虽有着特定意义,但圆场者为了化解,却巧妙地解释为另一种意义。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时,在赴白宫出席里根送别宴会途中,他在闹市突然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冲下车,围上前去,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他怕行人口袋里有武器,行人一时不知所措。这时,身后的赖莎十分机智,立即出来打圆场,她向周围的美国人解释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人们把手伸出来,跟他丈夫握手。顿时,气氛变热烈了,人们亲切地同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这里,赖莎机巧应变,妙打圆场缓解了当时尴尬的场面。 ( U: u$ c3 F# K$ e: ?1 F % [) R9 x5 c2 H! \8 X+ N# {4 W③擅用虚荣心,以恭维圆场。 % U0 }4 w" G/ v4 `& m, M- ^7 a7 ]6 m; m* N: ^ 古往今来,君子小人无不爱听好话,有对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快时,只要旁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便天开云散了。一次,解缙陪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纪之。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钩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 B* K, j4 x* f- ~2 K ' U* N. S* \4 s* S) d6 o 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钓鱼,垂钓半天没有任何收获,心中不免惆怅。王景见状便说:“这实在是因为钓鱼人太清廉了,所以钓不着贪图诱饵的鱼。”一句话说得来文帝拿起空杯高兴地回宫了。 + o; K9 B. v: p0 e' k$ ^: J k3 p; [2 x4 s% b, T ④善用假设,巧避锋芒。 ! ~8 y0 Q/ f5 Q3 n2 U # F& A( l# |/ q2 M! U. Z" }5 P3 y 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有时碍于面子,有时把握不准,这时可以用假设句去表达。甲有两个朋友乙和丙,不料这二人反目成仇,一天乙对甲说,丙在众人面前说甲的坏话并揭其隐私。甲听后半信半疑,骂丙吧,怕冤枉好人;不骂吧,一来怒气难消,二。来怕乙尴尬,他琢磨了一会儿,说了一句两全其美的话:“如果那样,丙这人可不咋样!” 1 v5 {- L: G+ G0 J/ c & |; n9 G- A D! ]# E9 }有时,与师长、上级辩论,你认定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不能让步,可是出于礼貌或无条不能坚持,在这两难境地,假设句可说是最好的解围方式。一个学生和班主任争论男生能不能到女生宿舍串门,老师一口咬定绝对不能。学生很长时间不能说服老师,又见老师似有怒意,为了结束争论,给老师一个台阶下,他巧妙地说:“如果老师说得正确,那我肯定错了。”这本是一句废话,它并没有肯定老师的观点,然而这位老师听了却不再争执。 , H2 X @1 K/ B8 g6 {+ U& ]! q) | 2 T# \4 J9 o$ {. |有时,对猝不及防或不愿、不好回答的提问,也可采用这种句式。问:“你爱五小姐吗?”回答一:“如果她爱我,我就爱她。”回答二:“如果她可爱,我就爱她。”回答三:“如果我爱她,那就是爱上了她” 6 i2 d3 E1 o: i" L I8 O $ u; g& c+ |' }2 z0 X& v由于附加了假设的条件,使表达变得婉转,所以问话人、说话者和涉及对象都能接受。 4 W+ C8 A8 s! ], u) l ( y. n- i, H, n( F, O⑤承认错误,诚恳致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圆场办法。 ' X$ H' l* p* H4 g $ c* z' X9 Z0 }' ~在人生中,各种矛盾屡见不鲜,但许多矛盾是可以通过道歉消除的。其中,伤害了别人的人,只要能多些自我反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受害人诚恳道歉,便不难化解矛盾。周扬是文艺界的主管领导,尽管有政治形势的原因,使他不得不充当整人的角色,而且后来也成为挨整者之一。但他对“文革”中文艺界许多人的挨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文艺界有许多人对周扬十分反感。然而“十年浩劫”结束之后,由于周扬在许多会议上对自己的行为做十分沉痛的反思,多次向许多被他整过的人道歉,即使一些人仍耿耿于怀,但毕竟没有太多的人说周扬一无是处。想来周扬在他的晚年,如果还能比较心安理得的话,这与他向他整过的人道歉,不能说没有关系。他和许多人的矛盾,在他的道歉中得到了化解。 ; r3 S N+ N& |' M( u 7 Y# M) w6 x' n9 E# i f Z③主动背黑锅,有利于化干戈为玉帛。 ( j i+ P0 O# t6 V( Q8 k8 l( n/ \) b 领导对下属之间发生的纠纷,有时只要主动地承担责任,就可以化解双方的矛盾。小王和老周同在办公室工作。一次,小王去市府听报告,老周不知道,因此对小王很有意见,当面质问小王为什么不告诉他听报告的信息,两人因此而大吵起来。彭主任了解吵架的原因后,对老周说:“听报告没有通知你,这不是小王的错,是我没有要他通知你,因为你们两人有一个人去听报告就行了。你如果有意见就对我提吧,不要责怪小王啊。”老周听后,觉得自己错了,于是主动向小王致歉,他们又和好如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地板
发表于 2006-8-2 15: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圆场计——如何打破人际关系中的“僵局”

①幽默失灵的时候并不多,用它圆场一般较易奏效。.弗洛伊德说:“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和愉悦。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去看他。他们谈话间,那位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大冯的床,站在上面拼命蹦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大冯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结果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风趣。 & [( c$ X) C% |" a/ R. Y! x 5 Q) _* i! I7 o" Z以上介绍了七种常用的圆场技术,还望诸君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怎样才能圆得巧妙和恰当,实际上很难穷尽其方法,阐明其奥妙于一文一章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并时时留心他人的高明做法,是打圆场技术取得进步的不二法则。 2 E1 A6 V% n/ w* E * J6 v4 Y* P' z2 t X4.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0 q" G' N3 E' K' ` o, d5 E 0 e5 o. g8 f6 i; T Y* S6 B 与人交际,很多场会容易让人让己感到难堪,比如指责、批评、拒绝等。这个时候是对一个人为人处世能力的检验,凡在类似的场合擅打圆场者,一般说来肯定做人错不了。反之,则应该反省自我一番,学学做人的技巧更是大有必要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处事不能太绝对。以下是集很多有心人多年来的体会,总结出来的“需圆之场”,愿与你分享。 + r8 X" S; S: a E 4 T" o+ T- Y6 h) u* I) y+ }①别人的错隐之处被你发现。 & U# Z& f/ @& f ' E9 i) ?* Y9 s* _5 q9 J$ i- ~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造成一种对他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须点到而已。在广州著名的大酒家,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你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常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中国大酒家,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你,并按照大酒家的优惠价格记在你的帐簿上,你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头脑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帐处走去。 % B- M0 z1 I8 \* W6 d+ } 0 J9 K( Y! C+ `③别人的谎言无关大碍而被你看穿。 2 B U' H6 f" [6 O7 @$ {: v- L 2 ^- @; x; i5 F; j% n5 R5 B) v+ B9 V3 X社交中,有人或出于习惯爱撒些小谎,或不想丢面子没说真话,甚至出于难言之隐不能讲真话。一般说来,我们都应该睁一眼闭一眼,不能去当面拆穿。某先生有一次这类的教训,让他追悔莫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5
发表于 2006-8-2 15: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圆场计——如何打破人际关系中的“僵局”

记得有一回我用电话叫计程车,并站在门口等,眼看那计程车从我面前驶过,他居然把地址弄错,或是糊里糊涂找不到我讲的地方,往前直冲,完全没有注意到我挥舞的手势。 6 `1 a* j* O3 {4 e! S 1 P5 W6 _: P" T) W等了足足十分钟,才见他从另一头驶回。上车之后,我抱怨说:“为什么这么久才来,不是在电话里说好五分钟就到吗?” 0 T* N1 J w% g. t8 D( P l6 g" r8 [1 h K 那司机居然回答:“是啊!只怪路上交通太挤了!” : O( a5 B& u, c m6 d. l6 } 5 U+ e; D5 c, W1 T' w' m4 G 我当时正在气头上,毫不考虑地说:“算了吧!我看到你从我面前驶过,你是没找到,不是交通挤!” 0 N% c1 t0 l; S! V2 n/ | ' Q. M5 k0 \7 |2 t" a7 e- b5 O9 E那司机没有再说话,我却一直记得他通红的耳根和带有恨意的目光。为什么呢?因为我当面拆穿了他的谎言。问题是:这直言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呢?只怕反而伤了情面,结下了怨恨。 2 b- V/ p: D1 h/ G- P; s5 B ( M, D( a8 t( ^③别人的“小辫子”正好被你抓住。 7 a/ x, R& g7 ^ }9 w" ^ 5 M( `0 Z. w# z% Z在社交中谁都可能不小心弄出点小失误,比如念了错别字,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对方的姓名职务,礼节有些失当,等等,出现这类情况时,只要是无关大局,就不必对此大加张扬,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来已被忽视了的小过失,一下变得显眼起来。更不应抱着讥讽的态度,以为“这回可抓住笑柄啦”,来个小题大作,拿人家的失误在众人面前取乐。这样做不利于你自己的社交形象,容易使别人觉得你为人刻薄,在今后的交往中对你敬而远之,产生戒心。 ) y( x5 e* W& q" e* E1 b/ u ) G1 x& r3 r$ ]: D 某单位里有一位男士,爱在业余时间玩扑克,经常玩到深更半夜。妻子对丈夫的这一做法很不高兴,下决心要给他“扭扭这个弯儿!”一天晚上,正值丈夫与同事们在一起打牌,玩到兴头上,她来叫丈夫了。丈夫答应马上回去,让她先走,妻子不从,一定要叫他立即回家,并动手拖他走。丈夫觉得妻子在家里管这管那,现在管到外边来了,当众使他丢了面子,回家以后,他越想越气,打了妻子一耳光。这位丈夫为何如此大动肝火?不用说,是因为妻子使他当众丢了面子。 ; {. ]0 p; x, e5 @ / W6 z4 O9 l# @+ O, W④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又不能不拒绝。 % S* r7 a- R) v& [/ L" h* C3 A : m3 |% A( I( b& `! W! M- N) F 拒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怎样拒绝而不使人难堪,让人有台阶可下,则有一定技巧。此时你应该尽可能地以最为友好热情的方式表示拒绝,让对方明白你是同情他的,而且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并要注意既表达了意思又不失委婉。 & V; z( l- q0 m. x$ ^5 ?" n 5 k2 M5 v6 `9 ]黄女士在民航售票处担任售票员工作,时常要拒绝很多旅客的订票要求,黄女士每每总是带着非常同情的心情对旅客说:“我知道你们非常需要坐飞机,从感情上说我也十分愿意为你们效劳,使你们如愿以偿,但票已订完了,实在无能为力,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乘坐我们的飞机。”黄女士的一番话,叫旅客们再也提不出意见来了。 1 s9 G. k" v* v+ w, l 3 E& `6 s; {! Y! v8 c$ k- |8 _, _⑤别人在文体竞赛中技不如你而你总是占上风。 ' V, D, L$ b8 D6 m) F8 |1 O1 Y/ [3 }8 J. R 在社交中,常会进行一些竞争性的文化活动,比如棋类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尽管这是文娱活动,但大家都希望成为胜利者,有经验的社交者,在自己实力雄厚,能绝对取胜的情况下,往往并不使对方失败得很惨而狼狈不堪,反倒是有意让对方胜一两局,既不妨碍自己总体上的获胜,又不使对方太失面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连赢几盘棋后,往往会有意走错几步,让对方最后赢一两盘。与人处事正像下棋,只有那些阅历不深的小青年,才会一口气赢对方七八盘,对方已涨红了脸、抬不起头,他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喊“将”。其实,作为社交活动,对输赢不必那么认真,主要目的还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据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极爱下象棋,又把输赢看得很重,在一次宴会后与棋艺不凡的陈景夷对抗时,本来已一比一平局,却要下第三局,在残局时被对方打了个死车,顷刻间胡汉民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又急又恼,当场晕厥,三天后竟因脑溢血死亡。 * R' B: J& B0 A+ j9 m$ V- c: Q# A! t4 R. i$ H( { ③别人的举止令你不满而你觉得有必要给他指出。 N( u2 |# n3 Q8 h, p8 H, C% x4 v 9 G. c4 g- F4 e0 T2 v( M) z9 Y3 C日常生活中,你总有被无意或有意冒犯的时候,掌握表达不满而又让对方乐意改正的恰当方法非常重要。即使是亲近的人,也应该为对方留有余地,不能不讲方式方法,直来直去。 / z' l: k7 i) }1 u A- p/ O0 \ t1 V' B5 S, u 很多人在谈恋爱时把恋人看得很完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时明知道对方的某种缺点难以接受,可指出来又怕伤害对方的感情。其实,只要注意圆场,是可以让恋人接受的。雅倩非常喜欢跳舞,男友小张偏是个好静的人,正参加本专业的自学考试,常被她拉去看舞。雅倩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不跳到舞厅关门不尽兴,久而久之小张就受不了。有一次他们从舞厅出来已是夜里12点多了,小张说:“你的慢四跳得很棒,我还没看够。你一路跳回宿舍怎么样?”雅倩撒娇说:“你想累死我啊!小张一副认真的样子:“不要紧,我用快三陪你跳。”雅倩扑嗤一乐:“亏你想得出,丢下我一个人也不怕我碰上流氓。”小张这时言归正传:“那你在舞厅丢下我一个人也不怕我打瞌睡被人掏了包儿。”雅倩这时才知道男友压根没有兴趣跳舞,以后就有所收敛了。 ! \3 W. V& l! Q$ {& l 8 V7 n5 X+ v+ D# h( k$ J圆场之“圆”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圆场之“场”也无特定无疑的情形。圆场需要有心人,更需要适应性强的有心人。 ' A5 N. g% V. }. ^% R: x% [, C' t1 d# C p) G 有一则报道很能启发人。一次,一位外国客人在天津水晶宫饭店请客,请10个人要3瓶酒。饭店女服务员小丁知道10个人5道菜起码得有5瓶酒。于是,她不露声色地亲自给客人斟酒。5道菜后,客人们的酒杯里的酒还满着。这位外宾脸上很光彩,感激小丁给他圆了场,临走时表示下次还来这里。如果小丁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是太容易了,但那样就会失去一位回头客。善于交往的人往往都会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