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5-30
- 注册时间
- 2009-2-27
- 威望
- 599
- 金钱
- 7877
- 贡献
- 12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677
- 日志
- 35
- 记录
- 8
- 帖子
- 521
- 主题
- 160
- 精华
- 1
- 好友
- 116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9-2-27
- 最后登录
- 2015-5-30
- 积分
- 9677
- 精华
- 1
- 主题
- 160
- 帖子
- 521
|
事实上,负面八卦往往是一个更大的组织问题的先兆。那么管理层究竟该如何主动应对八卦? 4 N3 V9 `' Z) P
! B5 z& a3 m6 U% W 几乎每一个公司的管理者都会紧锁眉头告诉你,他们痛恨办公室里的八卦。但正如美国诺克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所言,“八卦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无论如何都是挡不住的。管理者试图阻止八卦几乎跟禁止人的呼吸一样困难。”哪里有嘴或者键盘,哪里就一定有八卦。
9 Y* ?+ z& C. W* j3 ?& R
j8 M$ i. I4 w7 ]7 I% I 纵然有不少人对八卦不齿,但却不得不承认,在竞争压力处处激烈的今天,在禁区重重地雷遍布的职场,没有什么是比获知和传播与同事丑闻和公司管理层变动有关的八卦更令人精神振奋了。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飞快,灾难性的消息更传得超快。相比有的电视广告花费几百万却仅有不到50%的到达率,办公室八卦却在一杯茶一支烟的工夫且毫无花费的情况下达到90%以上的到达率。 : b/ \0 R' s/ J& m
- ^( f! }& ~% @ 根据《快公司》杂志的《办公室八卦:赞成与反对》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互联网时代,大约10%的员工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进行八卦,大约36%的调查对象说他们在公司的用餐区、茶水间或休息室等地方交流信息,而大约33%的调查对象则直接走到同事办公桌前当面聊。年轻员工更喜欢八卦。相对于有48%的年龄在55岁至64岁的员工选择不传播公司八卦,只有9%的年龄在18岁至24岁的员工选择不传播公司八卦。 6 n' {% M/ ?! w- V- U- {" b) L
; c/ o. ^, a. M
关于八卦的内容,有关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是“薪酬福利”,排名第二的为“人事调动”,排名第三的则是“办公室恋情”。众所周知,薪资涨幅、职位空缺、人事调动、销售业绩等都为员工们密切关注却又难以大白于天下。
2 A5 ^0 S9 D9 W+ w, F& F. ~% `9 w' _2 }; q' @5 a$ d& }) B
八卦之所以被广泛传播,大致出于以下四种原因:一是体现传播者在办公室里“什么都知道”,即时刻处于舆论中心,以消息灵通显示自己在公司社交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和绝对影响力,这类传播者即俗称的“知道分子”;二是试图借助八卦达到暗中挫败竞争对手等特定政治目的;三是思维简单口无遮拦心里藏不住事;四是断不能接受在办公室中毫不知情“敌暗我明”的状态,希望从办公室八卦中获取安全感。
) D y: d# i' M0 e' |: y3 j8 N2 i! `. v; _' U
办公室八卦最为管理者所诟病的在于它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瓦解了工作场所的纪律性。漫无目的的闲聊会耗费员工大量工作时间。此外,办公室八卦通常包括道听途说的传闻、无中生有的消息和旁敲侧击的讽刺,在金融危机和公司存在重大变革预期期间则多数以裁员、降薪等负面消息的面孔出现,极易在员工中引发惶恐。
F: \ p/ X& U! S' t& m* u
% W" ^% ?" d# j. N5 S 办公室八卦还可能在无意中泄露了公司的机密资料和信息,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独立性要求较高的公司而言,员工之间的攀谈也可能泄露特定项目和客户的信息和资料,而这些资料尚未获准对外公开,可能存在潜在内幕交易的隐患。而对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贬低性言论,也可能对公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8 t* ]; F* h% X8 g8 |3 `, }# }3 Q( b& ?
尽管管理者们几乎坚信八卦对工作负面影响极大,然而事实上,办公室八卦却并非我们所料想的那般一无是处。在《哈佛商业评论》所刊载的《在办公室八卦并非就是不够专业》一文中,作者乔。拉比安卡和两位管理学博士研究生,对一家美国公司40名员工中的30名开展了一项办公室社交网络方面的调查,询问他们在办公室中和谁八卦、如何八卦等。调查结果表明,八卦的确在有些情况下会滋生恐惧,但越多员工八卦,他们对于所在社会环境的理解更到位,他们在同事当中就更具影响力,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力量,也即一定八卦有助于员工在同事中获得社交和情感上的支持,达成相互理解,并获得统一性和归属感。因此,一些无伤大雅的职场八卦,可以适度与同事分享,也可以利用同事传来的八卦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寻求职场的自我保护和突破。
% B3 g+ M4 |. T& T; B9 Z( b! [
* f$ J* |* R! h/ ?1 B# D 拉比安卡认为,八卦仅是两人之间进行的关于第三位不在场的人的信息交换,大量八卦事实上都对人有所褒扬。如果有人熬夜代你加班,你通常都会让你周围的同事知晓。调查结果表明,正面八卦往往多于负面八卦,在八卦中有72%都是同时包括正负面评价的八卦,其中显著正面的占了21%,显著负面的只占了7%.
# V: ?8 ~5 }" T3 Z) N0 j
8 B2 k( v) X( O9 E. V" h _ 八卦是新员工融入公司社交网络的敲门砖。无论在哪一家公司,总有一些话题是众人议论的焦点。作为一名新人,如果你能尽快了解一些八卦的来龙去脉,就能迅速增强在同事中的认同感和大家打成一片,早日适应新环境,从而避免被排斥的孤立感。八卦还是同事之间交换信息的有效方式。一段谈话可能既涉及工作内容也讨论某个未经验证的传闻。
/ Y4 Z" p! `6 z八卦是同事间亲疏关系的晴雨表。如果一个平日关系淡薄的同事,突然跟你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八卦,那么很可能表示,他希望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而如果一个同事从来不跟你分享八卦,而你却知道她很乐意跟别人谈论,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很一般。
9 `: n% O* |- G4 @
' o$ t. t0 n/ c5 ~2 h3 \ 八卦还是员工内心的稳定器。在当前萎靡的经济形势下,八卦能平抚员工的焦灼忧虑情绪,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职业中的不确定性,获得信息从而弄清形势,尤其当八卦只是一般性的八卦,而不是针对特定员工进行人身攻击时。 L. Q& b! U7 j4 r$ z
2 }1 p B+ |, V+ n" D% F0 | 八卦是促进员工积极进取的兴奋剂。法国南特商学院研究主任格兰特。迈克逊认为,由于害怕人们在背后议论说自己不勤快,使自己名声受损,每一位员工都会争先恐后、力争上游工作。 6 l$ i4 Z/ H6 _
) V4 q+ C* @0 F 八卦还是管理者施行公司新政策前试探员工反应的试金石。管理层可以利用办公室八卦网络,迅速测试出员工对某项计划的反应。比如,悉尼一家招聘服务公司的总经理最近遇到一个问题:他不能给所有员工都加薪,但又担心不这样做会影响员工士气。于是他把“将给少数重要员工加薪,获加薪员工将承担更多责任”的计划告诉一位下属。不出所料,消息以八卦形式从员工论坛流传开来。在得到员工的积极反馈后,他的计划顺利实施。 % z2 p; v8 m' b/ C0 K0 @8 l
# b/ m9 W1 y' f
既然八卦有诸多好处,为什么管理者们仍要禁止办公室八卦?
# w! Q+ @$ A- e* o( q9 D
& f$ d/ V# `! ]3 K& V6 F 拉比安卡认为,办公室八卦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这对管理者试图完全控制员工的欲望构成了威胁。所以我们看到在年中或年终绩效评估时,无论八卦内容是正面还是负面,那些经常八卦的员工总是被管理者给予更低的评级。这说明在管理者心中认定了任何八卦都是无益于工作的。 + A3 e5 \( K* x
% j0 K0 I; L+ n6 p! J! k3 P
那么管理层究竟该如何应对八卦?首先,不能简单地禁止八卦,明令禁止办公室八卦通常会事与愿违,从而导致更多八卦。可惜众多管理者都是频繁出击阻止八卦,却不着手探究和消除八卦产生的根源。事实上,负面八卦往往是一个更大的组织问题的先兆,注意新动向的管理者都善于把握机会从负面八卦中嗅出他们即将可能面对的麻烦事,主动应对。然而绩效评估等方式也不应被用来抵制负面八卦——这同样也不管用。
) E( l# B$ k! t5 q/ F
0 a4 B, j8 h* q1 d9 u 一家名为“创意团队”的公司则针对消除八卦消极影响开出了一味良方:和员工进行一对一会面,对员工坦率真诚,营造和谐平等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说出他们的所思所虑;敞开大门,褪去神秘,使员工愿意与你交谈并能方便地和你取得联系。当管理者关起门来压低声音说话,焦虑就会在员工中间滋长,既使非要一整个上午关起门来开会,也要在午餐时间提及会议的讨论结果。
$ z7 _! ~- p9 _ Z% z3 i8 B' q5 K6 B% y9 H0 J2 i/ Y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则建议不妨参与到八卦中,在企业内网上创造一个类似“华尔街传闻”那样的模块,专门负责直接解答员工询问的公司八卦,让公司的舆论领袖始终能获取信息。那样的话,当八卦在传播时,你至少能控制八卦的内容。(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