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学术论文要专门统计引用率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听众

5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6-17
最后登录
2011-6-20
积分
56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1:2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d) {" [% m# |, Q8 M" X% i7 ?4 L
+ d0 p$ g0 N0 k) U% v& N
     为什么学术期刊要讲论文的引用率、影响力,要搞SSCI\CSSCI之类的索引,还要收取审稿费?其他报刊则没有这些评价体系,而且还给作者支付稿费。国内的《知音》《女友》,稿费可以高达千字千元,可比写论文划算多了。
$ ^$ ]. |1 l  H
; V' O4 D6 g* ?, ~1 R7 d4 U6 |; I8 r% z  @* }4 Q$ T
      审稿费比较好解释,学术文章的审稿需要专业知识,论文需要被认可,作者就要付费购买稀缺资源。而且往往学术刊物销量有限,利润不足以支付审稿费。
0 B( o3 ~9 m2 v6 R- j8 }
7 c( j0 ^1 ?# @) p+ q7 @, [9 ?* F* b6 H8 z
      至于其他问题,我觉得原因可能是,非学术期刊读者群体较大,可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好文章和好作者的价值很容易用刊物的销量变化“测量”出来。而学术刊物的读者群体较小,一来销量最大值有限,;二来,样本小了,要比较大的销量变化才可能是“显著的”,销量就不便用来“测量”好文章了。其次,大众刊物的评价标准比较没有信息和知识障碍,人人都可以评价,而学术文章由于是在向不同的知识领域探索,只有身在该领域里的那少部分人做评价时没有信息和知识障碍。其他人想要进行刊物间的比较、学术贡献的比较,只好“标准化”,借助引用率等指标。这个其他人,可能是政府和学校——需要决定该资助谁、奖励谁;也可能是刚开始研究生涯的新人——需要找到相对好的学习榜样来模仿。5 U- v  p% I2 \' c* R
! x, b3 ~8 E& F+ I& `

6 W- p4 C7 l9 ?      但是身在领域内做研究的职业学者,评价论文还是靠自己判断,引用率什么的只是参考。
: N# r0 S/ M7 [8 n( c. }* R% V/ F1 ~" B8 N5 u' g
      我自己的一点想法,也许有人也和我想过同样的问题。欢迎指正。
$ s6 e. z3 O/ A- p7 Y$ }1 r! ?# T# I8 @+ n! A: U/ {" F" k1 _) ]
本帖最后由 onmyway 于 2011-6-19 21:30 编辑
3 Y; y% z- s9 ?3 R0 K. v( ~! Y1 g4 q: t: ]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6-20 02:24:0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 onmyway 的帖子6 [8 N, R& b% Z4 F
onmyway,以我所知道,在管理领域里,评价一篇文章是好是坏有三个标准:
+ Q0 Y! [; J3 s. n(1)你把文章发在什么期刊。国外的期刊一般水平控制很好,分得也蛮精细(不会把市场学、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会计等混在一起)。所以评委都很专,评价也很一致。能够发在好的杂志上的,起码严谨或是理论都没有大问题的。这是第一个要跨的栏杆。9 G. q% @! g& n4 R
(2)引用率,也就是别人引用你的文章的次数(自己引用自己的不算)。一篇好的文章,可以作为别人研究的基础。经典的文章大家都会引用。没有人引用的,很难说是好的文章。这就像今天物理学谁会不知道相对论?有多少研究是建基于相对论的?所以,别人引用多少是第一个要跨的栏杆。
0 T2 |0 C2 S6 V! E, r, g( r, ]( S( ](3)第一个栏杆会有误差。能够发在顶级的杂志上的也有些是不好的研究(纵然几率不会太多)。第一个栏杆会有误差。比如文献综述的文章,方法的文章等的引用率自然会高一点。理论发展的文章引用率会高,实战的文章相对引用会低。更有一些是别人引用作为错误示范的。所以就要第三个栏杆了-------- 就是研究者自己。
! f' l; \4 T/ P1 Y6 F& @0 o9 H+ p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于外国的文献还是多用前两个标准。其实,一篇文章会有误差,如果我们同时用(1)×(2)两个标准的话,误差就减少很多了。同时,如果我们看的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研究者的整体简历的话,把所有一个人发的文章,同时考虑发在哪里和引用率,误差我觉得是应该不高的。其实,这也是我们评审职称的一大指标(就是1*2)。当你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水平时,你就是你最好的评审了。
) N% W2 g$ U/ E" N. Y& K
) R7 p# p8 c( r/ u# Q0 _- i关于审稿费的事情,国外的管理期刊,如果是一流的话,不会要审稿费的。因为(1)大家都以能当这些期刊的编委为荣。(2)大家都想首先读到自己领域的最前卫研究。在「管理界」里,弄到要收审稿费的,肯定不是很好的期刊了(注:其他领域,如经济、财务、会计等可能不然)。
5 [, f; Q: P0 l
! z7 S# m$ N0 @' [*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听众

5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6-17
最后登录
2011-6-20
积分
56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6
板凳
发表于 2011-6-20 15:15: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楼 Kenneth 的帖子
! y* r. C* F" T7 }我抛出的砖头,引出了Kenneth的玉石。呵呵!
* A7 {8 [6 |2 `+ D5 |" V+ s% g只根据自己知道的、经历的产生的想法,难免偏颇,所以说出来,听听别人的,认知才能提高。谢谢Kenneth!
; x+ _  X) l' N4 Q6 S' j
" q, H" J9 b. u; {$ n- U/ G9 C0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36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8-25
最后登录
2012-5-9
积分
366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79
地板
发表于 2011-6-22 20:32:56 |只看该作者
SSCI等index當初發展目的是要給圖書館當成期刊採購指南的依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