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威望
- 1
- 金钱
- 15684
- 贡献
- 55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574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64
- 主题
- 51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积分
- 15740
- 精华
- 1
- 主题
- 512
- 帖子
- 1564
|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一道特别的风景线。照常理,她应是美丽多姿、丰采无限。但在现在生活中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内刊遭遇稿源不足而濒临“难产”的境地。正因如此,敝人想将自己多年从事内刊经营的心得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b]一)制订组织架构[/b]
1 I" A! n( R! r; c( z4 r 没有组织架构的团队其实是一盘散沙,而没有组织架构的编辑部也是如此。根据组织行为学及实践操作的需要,建议企业内刊明确列出编委会的组织架构,并让组织成员肩负各自的职责,为企业内刊的定期出版、积极组稿献计献策。4 h9 e( ^! l/ O u: N
a.顾问:为取得公司经营层的支持,必须让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领导成为企业内刊的顾问,让他们明白公司有这么一份传播企业文化的报刊及报刊存在的价值;同时让其他相关部门明白,企业内刊是得到公司高层的重视与认可,为后期的组稿、发行铺垫道路;
S5 {# o+ V6 U: P7 L6 y b.主编:由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单位经理担任,负责企业内刊的策划、出版、发行总体规划工作;) h$ r5 E+ n, V% x9 d
c.副主编:挑选对企业内刊极具工作经验的主管或副经理、经理级别的人担任,协助主编策划、选题、审稿及出版、发行工作;4 n- N9 J* E( l9 } [; o o3 ^: C
d.编辑:基于企业内刊的版面特点与出版周期,应设专职编辑或文化专员具体负责企业内刊的组稿、编辑、设计、印刷工作。当然,如果报纸为双月刊或不定出版,可不必设专职编辑,以免浪费人力资源;1 u9 ?3 O4 V& v4 [
e.另为减轻专职编辑的工作量并保证稿件风格的多样性,建议设兼职编辑,由各部门文学爱好者担任(最好是具有相当文字功底的人担任),一般五至八人,每人负责一个版面或数个栏目的组稿、编辑工作,由专职编辑直接统筹管理。
: p/ y. D6 q) o I [b]二)组建通讯员队伍[/b]8 z) x& A" W, ^ Y% d$ |
企业报刊要持续运行,必须有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故需要在酒店内部各部门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写作功底、热爱文学、乐于进取的员工担任通讯员,一方面及时提供本部门的新闻事件,另一方面也可帮助组织稿源。
1 ]" [7 @7 W0 ?1 R" r; ` R' L; K1 d 通讯员数量一般按3%左右匹配,以公开选拔或内部推荐的方式产生,最好保证每个部门有通讯员存在,日常工作由本部门管理,新闻通讯工作替属编辑部管理。
+ C6 m' O* C( ~2 U4 B [b]三)有吸引力的稿酬[/b]) p! }! |2 D/ c: I- e
据了解,国内众多企业内刊稿源不足的致命因素与稿酬偏低相关。有患于此,建议秉承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创作热情的精神,制订具有吸引力的稿酬制度。: L' b. r; f0 j; x: s. _+ h' d
目前比较通用的稿酬标准如下:. B* D* ~# T* K( E }( I" z1 p
新闻、通讯、散文及其他非诗歌类文字作品,以千字百元为计算标准;) h1 e [' s3 V2 V
诗歌类稿件,一般以行计算稿酬,通常每行一元,但最高每首诗,企业内刊给付标准不高于50元,同时也不低于20元;9 @+ Y$ N3 q4 S% w& _: G. g0 g
书法、绘画、摄影、雕刻类艺术品,一般以每幅20-50元计算稿酬。$ o3 j# |+ }3 P: }6 n' U% r
如果照以上标准支付稿酬,《帝豪风》每期的稿酬费用在1200-1500元左右。
; a) I7 ? r5 h6 z9 a# {; R 相对个人而言,在文学艺术界,已算较高标准,而相对公司日常支出来说,只是一个极少的概数。花千余元激发员工的创作热情、为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添砖加瓦,应该说“值”!8 i" x; d6 B% y( \6 w% h( l# i
[b]四)与绩效考核挂钩[/b]5 b+ k; y. b; P
企业文化的塑造有赖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而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公司传媒载体的企业内刊与全体员工的支持休戚相关。( G% U- U) m* G3 ^& k; s* p
建议在广泛推行绩效考核的今天,也可将投稿数量与用稿数量列入绩效考核的范畴。
9 E3 W3 ^0 V$ }8 {7 N# N2 \- j' w 以绩效考核100分为例,如果每月向编辑投稿一篇以上,给予1或2分奖励;如果用稿一篇,给予3分至4分奖励。投稿、用稿与绩效挂钩,势必会让员工产生写稿的积极性。一为完成工作任务,另有丰厚稿酬获取,何乐不为?!- A( D1 _4 ?- A' l6 D
[b]五)多渠道广泛征稿信息[/b] f* M" S- v! {; ]3 B+ O G1 M r-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Z' F* V" E f
因此,单有好的方案、制度而不为员工或世人知道,是种悲痛!
; e8 A- s9 |. S- b: E 基于企业内刊的特殊性,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征稿:; Y. N& r5 [ ?+ k' h {* c F& N9 I% A
a.由编辑部发文至各单位,要求按照报纸版面或栏目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稿件;7 Y3 m# Z {4 I; a% h9 F+ D
b.在公布栏张贴征稿通知,向全体员工广泛征稿;7 t/ j9 ], W$ f' c; S
c.在公司网站发布征稿消息,向全体员工及各界客人约稿;, x! C' F$ X: \& |, N
d.在报纸辟出版面刊登征稿消息,告知征稿的范围、要求及稿酬标准,并提供有效电子邮箱,方便内部员工及客人投稿;
0 E# A3 Q0 @- |, Q f.另可加入企业管理与内刊编辑方面的QQ群,发布征稿消息;
- l6 n7 S6 W" |7 z* Q8 Q2 A) d g.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可以使用。) ~4 {- l( L N% S. G& G
[b]六)加强培训,激发热情[/b]
+ L* i i+ I3 b( h z6 H# b" @/ Z# y9 f 有作家曾言:人人都有文学情结,只是基于某些因素而失去了成为作家的机会。. }5 d, O) k) _$ @5 c& u0 e+ ?
由此可见,人都是有文学的潜能可以挖掘的。而要挖掘人的文学潜能,除前面讲到的稿酬、制度外,还需要加强培训。组织资深的编辑、记者、作家前来公司培训,让员工在培训中找到文学的快乐,让文学成为员工实现梦想的动力,自然会使员工拿起笔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即使不如作家行云流水,不如记者气势磅薄,但营造了员工想写、爱写的文化氛围,何愁上千员工中找不到可以用于刊登的稿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