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属 pushery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pushery-(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6445)
本帖最后由 pushery 于 2013-5-10 11:52 编辑
! x0 F/ ~) C% E) T6 `9 F5 `0 m2 \" U9 E5 D2 r/ L5 Y
% M1 t5 R! X/ K
李泽尧教授:
Z( _. I, J1 }3 t 团队精神的最坚实基础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其中的目标包括公司方面希望的工作目标与个人方面在乎的利益目标。而奉献、互助等团队精神,则是组织凝聚力的补充。管理者一方面会在团队成员之间提倡“奉献、互助精神”,但是,管理者千万不可以忘记作为管理手段、现实的另一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组织以利益为纽带”、必须千方百计尽可能考虑到个人的利益。 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有效目标、责任——工作内容分解(参考“有效目标分解”之工作结构分解WBS之完整性+独立性) 第二步:利益挂钩:y=基数奖金×K1K2K3 或:利益捆绑:y= aK1+bK2+cK3第三步:提倡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先进性教育,以弥补接口部分、衔接区域、模糊区域的不足,即所谓“无边界管理”
4 S3 r. r" h) J须特别指出的是:以上三步必须顺序而为,不可以一下子就到第三步。前两步是“有边界管理”,第三步才是“无边界管理”。 “无边界管理”必须以“有边界管理”为基础。 在本书的三个大部分“带人”“做事”和“做人”中,“带人”和“做事”中必须讲究有效方法、现实的手段,是“有边界管理”;只有“做人”部分才会讲究“高尚的情操”、讲究奉献,那就是“无边界管理”。 这就好像自觉的“道德”行为一样,我们可以用“她”来要求自己,却不能用她去要求别人。 在管理上,我们只能用制度和规范才能作用于他人,却不能指望直接用道德、说教、宣导、口号去要求别人而获得管理的有效性。 / f3 K5 Y0 t Z. m/ n3 u
—资料来源李泽尧著《执行力》9 [) w9 k2 N4 n8 U: k
3 H1 x: N% w5 \/ Y$ z2 @
+ m5 u( |8 _8 W4 U: g
7 j% A( Q- f" b+ S- X2 r
& O b0 w, `2 [) x+ [# }# J
4 R7 R1 A1 E% m. m
/ x4 E) f, u2 P+ a( ?8 d2 T
, S0 U* q N# r7 e( r" p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