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2-16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威望
- 6
- 金钱
- 4657
- 贡献
- 322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788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64
- 主题
- 65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最后登录
- 2015-2-16
- 积分
- 7889
- 精华
- 0
- 主题
- 65
- 帖子
- 364
|
7楼
发表于 2007-11-1 09:0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解读六: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将有更多法定条件
[center][B][color=#FF0000]解读六: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将有更多法定条件[/color][/B][/center]
" t7 n1 s: u" _关联条款:
' S+ w9 S/ _3 D e- U& C8 p$ K8 E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 E/ C+ ~, b! \% a: A" @
7 j9 v2 O- N3 [: ^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7 E, @) E6 {, z/ q( l7 ^
, L' a0 C) u+ M8 @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4 f x S, f8 D: N' S$ `2 X
" i$ `4 I W8 W4 C4 v' u0 K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K* h! p0 P0 ~
/ j( E: p/ ?6 q3 |, K0 a+ ?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o/ t. ?/ I# X- ~$ q* k$ { @+ [0 N' l% Q% |7 Q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1 S7 g, ?' J5 d/ G
& T- U$ [+ U7 c2 ^7 S4 Y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i' x- D1 h& q: v2 f X
1 e; z+ U9 h' r: h3 R, {4 m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0 }8 y: [0 n
- G; h" w, N, ?. U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3 V! D# @7 U+ D: U! I9 R) C+ u$ w& I2 g! @# G+ [1 v' F0 X, B
解读:5 l: m C! J" d! D
& ~) r4 N9 O$ `8 ~9 L 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的规定。" X( I x# |4 S6 y0 n$ }
+ o: b0 B( S5 R4 S% T1 m 与现行规定相比,该条主要增加了第(四)项和第(五)项情形。第(四)项,何谓“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有待将来配套规定的进一步解释。第(五)项,何谓“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需要用人单位来举证。上述两种情形,对用人单位均较为有利,但用人单位须把握好新规定的具体要求,灵活应用。比如,将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与员工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时,与员工书面确认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招聘意图、合同变更意图等就显得格外重要,否则无从举证证明单位的“真实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