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23
- 注册时间
- 2002-9-16
- 威望
- 802
- 金钱
- 7431
- 贡献
- 1508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741
- 日志
- 32
- 记录
- 2
- 帖子
- 886
- 主题
- 68
- 精华
- 8
- 好友
- 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9-16
- 最后登录
- 2014-12-23
- 积分
- 9741
- 精华
- 8
- 主题
- 68
- 帖子
- 886
|
第一章 重新认识绩效管理——实践观点
+ W5 V# s! C& ?# O: D A9 J5 d/ G7 t, {0 A! z7 b8 M, q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 Q; d/ j# c; C a0 O, q# [' i+ M & X; M7 F7 F5 S( O U0 @" j
小时候看武侠的电影,通常有个类似的剧情:主人公在某个深山古刹隐居多年,拜某个高僧或老道为师,苦练内功或外功,最终习得屠龙术之类的绝世武功,为了报仇雪恨或替天行道,跪别师傅,带着斗笠和宝剑,下山而去,从此踏入江湖。后面的故事,往往应验一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就是出道。5 `8 q# Z9 n$ j0 u4 f
掐指算来,我出道也有五年了。2002年之前,我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学院派:1995年至1999年,我在浙大心理系读当时很冷门的一个专业——工业心理学;1999年至2002年春,我在浙大管理学院读当时很热门的一个专业——企业管理。从此与人力资源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r4 r9 U5 a8 p6 p! u# m1 f8 V* u2 T
2002年春,我进入一个为电信运营商提供铅酸蓄电池的公司,做绩效管理。我没想过我的职业生涯会与绩效管理挂上钩,而且坚持了五年的实践。在这五年里,我换了三家完全不同的企业,有电源公司(高科技民营企业),电信公司(国有企业),羽毛公司(家族企业)。而且具有戏剧性的结果是,我转了一圈,在2006年的夏季,我又回到了第一个东家——电源公司。这就像一只鸟从鸟笼里飞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鸟笼。. s) E- r$ ^% |* ^5 I
在这五年里,我无意间变成了一个活跃在企业实践舞台上的学院派。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是一个演员”。我觉得我也是。不断地入戏,出戏。剧本写的再好,只有投入地演过,才能回过头来重新体会剧本里的台词。这就是体验。
9 d$ U7 d' t0 z# i* ?在这五年里,我对绩效管理实践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我有过非常迷茫的时候,也有过成就感。慢慢地我走过了一条与别人不太一样的道路,这条路开始模糊,到逐步清晰,我把它叫做本地化绩效管理实践。如果有一天,我能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我希望武林中人能给我一个江湖外号:土行孙。5 z. e9 l' e _4 |
江湖的经验就是实践的观点。在这本书里,我想把我对绩效管理实践的想法表达出来,介绍给正在不同的企业里实施绩效管理的同道中人。9 `& ]) {9 M; c% Q0 p5 B
在这一章里,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三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绩效管理(什么不是绩效管理)?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怎么做绩效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