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职场故事:办公室隐私知多少?

[复制链接]

78

主题

4

听众

531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6-10-21
最后登录
2015-8-29
积分
5317
精华
0
主题
78
帖子
7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11:14: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前些日子,沪上20多名主持人的婚史曝光,住址、家人的资料也未能幸免。一个被曝光的主持人大呼“吓死我了!一定是内部人干的!”+ M$ n/ I! g; [. ?' N) L: u 0 r2 J; w8 C. E/ n' E. M$ a' S5 o! _( Q   职场中人的许多隐私,在办公室里被有心人以一种看似淡漠、实则在意的目光关注着。 ' T( M2 S; b9 J6 W 7 K: T. W/ Y3 [- E7 g" O8 x# W. t * K7 E7 r* k9 ^2 c+ K关于你的一切,都可能被哪个口风不严的同事泄露出来;你也时常会听到其他同事的隐私,明知道不该传播,但憋在心里又有点痒痒。% C% M2 }; @6 B; ? u% b " R9 n% J4 C4 W9 I" T J6 g : G9 z6 f- r! U$ z: P* o6 D  办公室里的隐私你知道多少?你觉得身在职场哪些隐私该加锁?& E0 Y& ?" M; e4 }, |3 B% M 6 x& v. C1 x. ^0 o& c' P% T; c! {0 N+ w4 r5 S8 u& m3 ~% m   小心你的博客# {0 U/ W" l2 n / u2 e$ m% L J9 G4 o6 R: [ / `. w4 h/ }9 w+ w8 V  VIOLET(外企职员) ! \' b7 G/ K) Y0 x* g) k/ H 4 O; Q+ r: I* ?. s# G- R1 F2 ]3 r) U8 M7 _+ {   我做人一直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办公室里别人的隐私,万一听到了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让其烂在肚子里。当然,也有憋不住的时候,那我就告诉不相干的朋友,决不让它再到办公室里“回炉”。6 R7 z& S$ O, H / o! O! s" d7 ` 0 Z) r% }* H9 {3 v% D  现在的职场竞争激烈,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万万不可无。有些人喜欢靠出卖和歪曲别人的隐私往上爬,对这种人,我都尽量和他们划清界线。 ; d, }) M2 F& }7 J5 {* n4 O" e3 J1 |1 y) S0 [- j. n! | 7 [. m. Q( L8 [: o- p" X  直到有一天,坐在隔壁走廊的MM通过MSN对我说,她也很讨厌新来的老板。员工对老板有意见这事常有,可她为什么要在话里加个“也”字呢?我从来没对别人说过我对新老板不爽啊!然后,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我的恋爱经历、大学生活、进公司的面试经过……都莫名其妙地被人知道了。虽然都是挺熟的同事,可这些我并没有告诉过他们呀。0 C# s O# i; H2 V! ^" Z+ x0 i l 8 T+ X* {5 |# w1 H ; T- J) L/ u3 }   终于,在看某位同事新建的博客时,我明白自己在“阅读”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别人“窥视”着。我写博客有一段时间了,因为把它当成自我宣泄的一种途径,所以我情绪表达还算比较直白,平时也会和好朋友们互相“串门”,了解哥们姐们的近况,留留言,权当感情交流。可我忘了,除了朋友,同事也是可以来“拜访”的。任何关于办公室里的只字片语,都有可能被嗅觉灵敏的人发觉,一不小心,我就成了“众矢之的”。 0 _# f) L# ?' \! p' F$ W. t e, @0 Y+ i% U+ d5 c/ t: l % J- G" j5 h; V, W3 L' @) D   无奈,我只好改变了自己博客风格,那里不再是我诉说心事的地方,而变成了另一个网络办公室。我又恢复了将日记写在日记本上的习惯,因为日记本才是最隐秘的地方。; m& A) z; z `! | & e/ U( t; B3 T/ H 8 |( I5 X; y, i% o  企业文化就是“锁” 8 L3 K2 j1 O" ^. H# k! u; }+ ?2 r7 N2 Z+ P D% h a 2 D: G: n9 S* H6 Z( A; V  Petal(外企职员) - Q) K. c _8 @6 j. O& g+ S " |. s0 i+ A0 E$ S$ }- I # I$ I- w7 O5 g9 W+ R0 N2 W  进这家公司好几年了,我没有升职也没有大幅涨薪水,但是心情却很好,没有想过跳槽。因为我们公司的工作氛围好,人际关系也比较和谐。8 {3 T# h* q' D8 N: i& g V% g ; }- Y. z- a: ~6 H5 d ( g( ` P! h, M& Q# C5 m& Y  我们公司是一家外企,除了中国内地员工外,同事中还有欧美和新加坡人、香港人。虽然各自文化背景不同,但是素质都比较高,相处也比较融洽。公司就像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大家各管自己一摊事,只谈业务忙着工作,也没有谈私人事情的时间。这一点使我很满意。 / [3 e- p$ C+ u- } # M+ }+ Z& J9 V+ S* n8 G8 w * C! s" B) R1 E/ `, u. @0 l# U  其实,办公室同事间也经常聊天,大家性格脾气各不相同,有个同事的个性比较张扬,中午休息时喜欢说些名人八卦,我们也只当听故事,听完了事。女同事之间也会谈谈购物及化妆经验,但大家对个人隐私都守口如瓶。 Y% H8 U/ T0 x% T4 }4 z " {' `/ X: r% P |3 e2 s/ l5 I' y) g" j( C: s   一位同事直到要结婚了,我们才知道她的男友是我们办公室另一位同事介绍的;一位相处多年的同事请假了,我才知道她竟是一位中央高官的外孙女,外祖父从北京来要见她,可上司从来没有透露过她的身份。上司虽然知道我们许多个人及家庭隐私,但从来也不向我们泄露半句。上行下效,我们同事间也形成了不说不问不传隐私的“三不”规则,除非本人主动说出来。% E' O5 U5 y0 V1 l8 N 每个同事各有自己的知心朋友,所以“三不”规则只是相对的,哪些信息属于隐私也是因人而异的。要结婚的那位同事与介绍人就是莫逆之交,她们间互相“加锁”的隐私肯定要少得多。我很喜欢我们公司的这种尊重别人隐私的氛围,人总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 ~& i- V5 {/ @0 Q0 U7 o$ G G; O1 r$ G n' c& j+ d . A' \ E: g+ Z   办公室说隐私,拿捏好分寸 6 c$ d8 @2 W& }% T& |$ Q5 y+ {: S) ?7 n7 p9 l7 i % t& z; x; A+ q. q8 E  花眼(外企职员) # p' l+ S4 G% w9 Y 6 L6 E; u0 D5 _7 g- P+ _; x* J/ w5 a* o* ?   有人说,办公室里无友情,同事之间无朋友。这话虽有些绝对,却也不无道理。同事之间,即使是最好的朋友,适度地保留空间、守住隐私还是很必要的。 4 m }$ B) F* H# n8 q2 W8 _# x- f2 l% e/ X7 k# ]' S1 v G% R2 \3 ^" \8 i; I. C/ y6 H8 M  有时,口无遮拦会让人在背后笑话你的无知幼稚。比如奉子成婚的琳,本应该夹紧尾巴、谨言慎行以防流言蜚语,没想到她竟自爆猛料,大方地告诉别人:自己是因安全套不慎脱落意外中招,不得已结婚。如此难以启齿的床笫之事竟由当事人之口说出,犹如重磅炸弹,在办公室的挤眉弄眼、唾沫横飞中迅速传播开来。可怜琳,不仅被人洞悉隐私,还要被人嘲笑“缺心眼”“没脑子”。

34

主题

8

听众

5万

积分

状元

Rank: 32Rank: 32

签到天数: 49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6-4-29
最后登录
2018-8-28
积分
50331
精华
10
主题
34
帖子
1896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论坛群英谱 中人旗帜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7-9-7 15:19: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职场故事:办公室隐私知多少?

公司应有保护员工隐私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4

听众

531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6-10-21
最后登录
2015-8-29
积分
5317
精华
0
主题
78
帖子
718
沙发
发表于 2007-9-7 11:1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职场故事:办公室隐私知多少?

不过,过分守护“隐私”、草木皆兵也大可不必。比如,我们单位要求人人在通讯录上登记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唯独芸,不知是如何做到的,就是可以说服领导不让她登记。不仅如此,她无论是对我这个好友,还是其他同事、客户,一律不肯透露。每次问她,总是含糊地说自己住在某条公交线路沿线,保密功夫之好,就连熟知上至领导、下至小八腊子几乎所有人家庭地址的班车司机,也对她住在哪里一无所知。她的故作神秘,一时间令流言四起,大家都以为她住进了某位富豪包养的别墅。每当听到这样的揣测,我都为她暗暗叫屈,因为我知道她其实只是想保留隐私,把工作和家庭生活完全撇清关系而已,只是做得有些过头了。) N3 X2 l8 A2 R4 U2 \! y D6 [$ ]. X1 Q2 A, | Z# f$ X' ^/ T& d" ~8 r   有时候一不留神知道别人的秘密,即使你帮他保密,也还是吃力不讨好。 g8 T& ]$ R: J- f7 v 8 ~' e( p+ J' Q+ O1 s1 v ' u5 \; \+ K; c9 ~  一天傍晚,办公室里只剩我一人,一中年猥琐男进来讨好地央求我,能不能用我的电话给其他部门一个我并不太熟的女同事打电话,让我代他表示道歉,并请对方吃晚饭,说如果他自己打,对方肯定不会接。看着他涨红了脸欲言又止的神情,我一下就明白了,肯定是一对恋人闹矛盾了,一时心软,拎起电话就拨通了同事的手机。美言几句之后,我把电话转交给猥琐男,却立即听到听筒里传来震耳欲聋的斥责声:“你有毛病啊!你不要面子我还要呢!”男子的脸更红了,压低声音接连讨饶,保证立即消失,灰溜溜地走了。 . n! z* Q8 @; }" W1 {1 n' b% r0 Z : }6 p, e3 @; S! B& A O: O( s% @/ {) K + N l, R. v% g% N( f( Y  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我有很多理由谢绝猥琐男的请求,至少可以装傻随便闲扯几句就把电话交给他,然后避嫌地走开。可我却偏偏大大咧咧地报上自己大名、还笑嘻嘻地说有个帅哥要请她吃饭给她赔礼——谁希望这样的私事被一个不相干的闲人知道呢?从此,只怕同事要在心里嘀咕我了。 / @, t$ ]) `, { : P; a" h) Z* L+ x4 Q4 s9 m/ ~( i7 v   而我呢?除了得提醒自己别泄密外,还担上一份心思:万一这事从其他渠道泄露出去,同事也许会把账算在我头上。哎,这就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隐私的代价。 5 z& \& s6 P! D! ?' \ 8 { b/ h! B9 y. m 6 G+ Q/ ?& i/ R; ?+ L8 S  偷窥别人没关紧的门缝 . e; }6 E# d3 K0 k+ R( e' s; Z , f4 q/ h+ b! M. O4 e; O4 B( H2 x 2 `0 T! u, Q! W. _6 Z0 w8 w' K  柴湿燃(日语翻译)9 O2 n, f2 r" T5 [0 c : w) z% Q2 f$ L 7 {+ S4 `+ y* h3 K  老R绝对可以当个间谍!我到办公室报到才一个月,他就第一个知道了本单位某领导是我的亲戚,这可是我最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秘密。" V0 X2 w+ u: z* L- G* N ' h1 ]: x: S* ?. Z9 i , Z: D% ^" a1 H& \$ }& C  不知为何,老R认定我在这里呆不久,所以对我用不着设防,就时不时地把办公室里其他人的隐私透露给我。我不能得罪他,怕他把我的“秘密”说出去,只好一味“嗯,嗯”地应付着听他说。 " |9 K# z8 C9 G7 @# a$ |9 _ 7 V( D: k; g( v5 Z+ e& ?3 e: [* N+ m) K4 m: I7 o$ s) z   人就是这样不同,有些人喜欢迎接疾风暴雨的挑战,有些人却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到别人没有关紧的门缝。老R是爱读《红楼梦》的,我想,他读《红楼梦》大概也是从“门缝”里去读书中人隐私的。 7 Q5 o/ Q; z0 h# Q2 N1 V! u# Q- ?有一次,我和一向风风火火的人事科小F有些不愉快,老R安慰我,顺便就向我透露了小F的隐私:“你别看她长得有几分姿色,脑子绝对有问题。她职称考试几次都没考出,最后还是请枪手代考的。而且她还有神经病!”老R神秘地说,他从小F偷偷扔掉的垃圾里看到了碳酸锂、盐酸氟奋那嗪等药瓶,就知道了她的秘密。说着,老R从抽屉里拿出几个瓶子给我看,我顿时毛骨悚然!6 |1 K# ]' r3 x! ?5 Q . p6 K. t- ^5 H8 j- w1 |/ u" ] I 7 p; M7 p1 E: A   看得出来,窥探同事的隐私,特别是领导的隐私,是老R在办公室的生存之道。多年来他并无多少业绩,却一直混到现在快要退休的年纪,居然还算安稳。 # @' ^# f: B0 e/ Z( Y( |6 [7 t; b6 N7 I. S- m4 E8 ~8 g% J 1 b* p& p/ R; Q# ~5 w; X   因为亲戚当领导的缘故,更因为办公室有老R这样一个人,所以我不久就跳槽走了,实在害怕自己被人这样窥探。 * c: g. h7 e7 v. k3 [$ a7 P a. t r1 O( m) R: v, k' ^ # P/ a1 v3 i$ S0 G' i6 h# M1 Z   隐私该透露多少? * t5 e/ _" Y0 m \0 N9 v. f! ~" }( \# I # ]+ M) e5 S. n. C n0 Y6 m. C  王倩(公司IT部门经理)$ y- x- S+ Z1 }1 S( k8 h 9 d4 |0 Z5 K4 L2 g' C ! J& e' c9 U; Y1 W  我们公司所有员工的档案材料,都做了过电子化处理。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IT部的录入员能直接接触到同事们的个人资料。但公司有明文规定:严禁泄露公司机密,而员工的档案材料,无论文字的还是电子的,都属于此类。 ) \. a x0 q8 V4 h' {; E# k% b+ o. K% R % @6 L7 V. {, q6 Q D1 B   虽然公司有这项规定,但是也无法保证个人隐私绝对不被泄露。比如公司新来的小伙子陈东长得很帅,引起了女孩子们的注意。于是有好事者开始打听他的年龄、婚姻状况以及个人爱好等等。若不是我及时制止,他的家庭情况就会被别人“摸清”了。; T' `$ X5 |& R' @. d w5 z+ f3 p2 f7 C- Z3 }$ P% q. Q, O+ O* I) j) A4 P# c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隐私被其他人知道,无论对方有没有不良企图,这个人心里肯定不舒服,谁喜欢被别人窥伺的感觉呢。当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些个人信息还是有必要公开的:比如自己吃饭时的禁忌、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最好主动告诉同事。 r2 ?5 m, f% F; T : W- l$ J& C# B- H : @: h9 S! O6 F4 T/ M$ M" u2 c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将个人信息分为共享型、互惠型和私密型。共享型属于信息公开,对所有的同事皆如此,比如政治面目和个人爱好等;互惠型是可以与同事间交换的个人信息,比如电话号码;私密型应该是严格保密的,只有对非常亲密的朋友才透露,这样安全系数比较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