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8-30
- 注册时间
- 2008-3-24
- 威望
- 29
- 金钱
- 20585
- 贡献
- 11367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198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87
- 主题
- 761
- 精华
- 11
- 好友
-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3-24
- 最后登录
- 2018-8-30
- 积分
- 31981
- 精华
- 11
- 主题
- 761
- 帖子
- 2387
|
沙发
发表于 2009-7-20 16:0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适的员工”?
2.做什么的就要像什么
, H4 S$ m' @5 ?
/ @0 j5 ^! {1 M( y6 g 如果我们站在大街上观察路上的行人,许多时候我们都会对一些行人所从事的职业或身份作出准确的判断,如这个是银行工作人员;那个是学生;边上这个是教师;天桥边上那个可能是小偷……因为在他们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神态气质等方面处处体现着他们的职业或身份特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什么的就要象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当然一个人的职业形象特征还包括其它几个方面的内容,工作方法及效率、协调沟通能力等,总之作为一个真正适合某一岗位的员工,其职业特征是贯穿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的,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完全融入自己的职业群体当中的,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如一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穿着跳街舞的服装去拜访客户,客户会对他产生信任感吗?一个脑外科专家处处表现出风风火火、毛手毛脚的性格特征,患者敢让他做手术吗?一个说话结巴的人能当律师吗?……可见“干什么的就要象什么”的职业身份特征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w/ \1 J6 F! M
% Q$ r% b" U/ r+ Q5 v 一个人要想成为某一职业群体当中的一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规范自己,使自己逐步具备所从事行业的职业特征,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说的“几个方面”包括:衣着、谈吐、举止、工作方法及效率、沟通协调能力、行业礼仪、职业装备等。这是构成一个人职业特征的要素,也是“做什么的就要象什么”的关键。6 M i; `9 g. L" p0 h
6 I# f( c Q1 N5 c) y: W 3.做什么的就要谋什么4 p3 o4 V; A1 d% y( q9 ?
/ c6 u4 ^7 ?- b6 I4 [" g/ W) m “做什么的就要谋什么”是就员工的工作态度而言的,一个人即使具备了某一行业、部门或岗位的基本技能,也具备了相关的职业特征,但总是不把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身在某一岗位,今天想着炒股,明天想去炒房,后天觉得黄金要涨,大后天又对期货产生了兴趣 ,这种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的工作态度永远都不可能让你在本职工作方面有所成就。只有用心于本职工作,你才可能有在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岗位出类拔萃的可能。
& A7 C7 ], V8 H. [' q. M
" j+ q7 I% }" \# `" }' w" W, ? 现代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诱惑充斥的社会,浮躁的社会心态使每一个人都蠢蠢欲动,对个人现实状况的不满足几乎成了普遍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现状的不满足正是发展动力产生的源泉,但人们追求发展的方式不是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不断发展中逐步提高,而是东一箩筐、西一笊篱,这山望着那山高,把自己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足表现在对现实工作的不满足方面。于是,在三心二意及跳来跳去中逐渐耗尽了青春,最终真的无所建树了。+ w8 c4 ?1 \* L/ g$ r! Z) O
/ u: m( p/ _3 K$ Q2 v7 l. O 古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这状元就出在“用心”二字。同样是街边擦皮鞋的两个人,一个人擦出了一个全国性的连锁皮鞋服务机构,另一个则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其关键也在“用心”二字。创业成功的擦鞋匠每天都把心思放在了客人的皮鞋上,他所考虑的是如何能把皮鞋擦得更好、更亮,如何能把皮鞋保养得更好,如何能让人们的皮鞋穿得更舒服等等;而那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擦鞋匠的目光往往在流光溢彩的车流中、花花绿绿的人群中、高高低低的楼群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甚至姑娘们漂亮的脸蛋儿上。
# y; _1 m) a' p' \8 T" t n+ ^8 n/ x% x
做什么谋什么,用心于本职工作不仅会使你的工作成绩得到认可,也可以大大激发你的创造力,同时使你的实际工作技能不断提高。随着你自身技能及水平的提高,你获得更高、更好职位才能成为可能。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竞争在给每一个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用心工作是抓住机遇、避免危机的最好办法。+ A, s' U8 V7 j d+ }
% T) S# m* o! h( J L& }0 Y 4.做什么都要有“德”" |- a" Y! ?8 l7 T
+ S% n: Q. [( G3 R3 Q3 Q 做什么都要有“德”,这里的“德”是指职业道德。古往今来,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从业者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就是“职业道德”。如“救死扶伤”的医德:“教书育人”的师德:“诚信为本”的商德:“为人民服务”的官德等等。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职业道德缺失的时代,医生看钱治病、教师因钱施教、商人以奸为荣、官员贪污腐败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但这毕竟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而且不是普遍问题。相信在政府的努力及国民的支持下,这种所谓的“道德缺失”的时代必将成为过去,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将重新回到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位从业人员身上,职业道德仍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一项工作的重要尺度。3 @3 |6 D$ l! s
' {' h, y. N4 ?2 g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到底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一个企业或岗位最“合适”的员工,管理者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后,并以此作为评价、分析的依据,“把合适的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而且,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必须时时以此作为尺度,对照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岗位合格者,并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属下作出表率。只有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无敌团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