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与诊断力 ?3 J7 L' c- Z! R9 ]6 H
作者:黄德生 # x( Q. [2 B1 b' k6 Y# J. \* W
% \& B8 y# R" v, t( w$ D( ]/ D; ?今天有一HR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我公司员工人心散漫,好像缺一种企业的统一思想观念,我们应该怎么做?”笔者认为:“员工人心散漫是一种表象,我们HR要善于通过表象去发现实质问题,同时在你的报告和方案里面尽量不要出现类似“感觉上”、“差不多”、“大概”、“好像”这样的字眼,因为领导会觉得你凭的是感官在做事,你的报告和方案将很快成为一文废纸。这个问题让笔者意识到HR诊断力的重要性,下面就权当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浅见。
* A2 T. g; |' `! q' h l一、什么是诊断力
# `( k' J3 b, Z6 V( ]- O$ j& M# w我们清楚,中医诊断是指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 @- {( ?, k& R% R9 v5 I! m9 A而诊断力,是指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资料和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的共性,最后为企业创新或改革提供依据和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调查研究的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老板或其他部门评价HR部门是一个服务部门、后勤部门、打杂的部门,整天做杂事,那是因为我们很多HR没有去体现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HR的我们,应该具备诊断力,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得更为优秀,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地位。 ' l# p' O3 t5 l0 M8 V3 T
二、如何具备和体现诊断力 " b& w. C- P1 m2 ?' D' ~, |2 \
既然诊断力这么重要,那么HR应该如何去具备体现自己的诊断力呢?上面我们提到了,诊断力其实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掌握它的方法和技巧。 4 V5 \% _# C: |* t; _
1、养成调研的精神和习惯
1 G' c. F' Y; t$ O4 q k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足见调查研究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具备诊断(即调研)的精神和意识。HR要能再平时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去留意,要细心去发现周围的环境,善于观察各种表象,善于去思考引起各个表象之间的联系和造成的原因。
" k! V4 s e4 b一个平时没有调研精神和习惯的HR很难再关键时刻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因为调研需要的是长时间多方位的资源和信息的汇总,思维的麻痹和不敏感性已经形成,就很难有突破。
0 x( x- f2 h5 K' U" |6 Y/ I6 j0 A案例1:我的朋友A去一家知名物业管理公司面试培训主管,他平时就很细心,是具备调研精神的人。面试当天他早到了半个小时,于是他开始观察物业大厦里的保安、服务员、清洁工的行为举止和精神状态,并与个别服务员、保安交流目前他们最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通过这半个小时,A基本了解目前这家公司的培训水平和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即构思如何去开展新的培训工作。在面试环节人力总监都奇怪A为何这么了解自己的企业,而且所提建议正是自己的想法,随即拍板录用A。案例告诉我们要把调研养成习惯,随时随地都具备调研精神。
; G# F6 x6 L9 y2、熟练掌握各种调研方法
0 t) c6 d3 M. c# s; a我们都清楚,中医诊法最常用的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 ' }; v$ ?$ U1 [! |( \+ W
企业调查研究的过程与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是非常类似的。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些会通过表象表现出来,让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得到,但是有些是隐形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好各种调研的方法,才能让问题原形毕露。常用的调研方法有:问卷调查、资料分析、集体面谈(头脑风暴)、单独面谈、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电话询问法等等。 2 ?0 @, v: q3 \) O: L
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例,简单分析如下: ) V: m$ x5 z* W. c7 K
首先,我们要明确调查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调查活动,调查的结果有何用?如果目的不清晰,就会出现南辕北辙,搞得事倍功半,整个调查已经失败了一半了。
2 l& D) a, P5 }, J3 a* m0 Z" s( `其次,切合主题设置题目。明确了目的后要能围绕主题去设置题目,不要出现所设置的题目与调研无关,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效率。
* E* c$ i4 I6 |* g5 k& Z1 ^0 p* u第三,要能多方位考虑受众的多样性和题目的多样性。也就是要考虑被调查人员的情况和对题目的适应性。 : X, ?& c4 q9 o6 f: F+ z' T) V: {
第四,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问卷调查结束后要对问卷的结果做详细的统计,同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适当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 E O1 I/ d: l0 y+ P* t( g: N3、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
3 ?5 G) H6 Z3 |3 [7 t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和群众密切联系,让群众及时提供一手资料。基层和群众往往是最真实,最能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平时要与基层群众和员工保持密切联系,要多下基层与一线员工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深入一线和现场,通过观察去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为我们调研提供一手的珍贵资料。整天坐在办公室做调研就如同闭门造车,凭想象捏造出来的调研报告肯定是脱离实际的,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 t! H. j- e. m3 m# r4、善于动口和动脑 ! E1 ?& j$ U$ E% `7 D& B
做调研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多动口,多动脑。首先,动口就是要多沟通,多交流,多提问题,多说话。要善于通过大量的沟通收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能为调研提供最基本的资料,没人喜欢主动跟一个哑口无言,或者不懂得沟通技巧、不尊重别人的人反馈信息,所以要善于用口。其次就是动脑,动脑就是要勤思考,对观察到的、收集到的信息的相关性联系起来,多去思索为什么,同时善于去提炼和总结。 ! h( o7 `" Q% j3 P
三、结束语
- M: J; m) K% i3 l: \# X$ Z9 H: | 以上便是笔者对调查研究方法的个人见解,同时也是对诊断力的理解,由于知识和能力有限,部分观点可能存在片面性,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我们都清楚,调研能力是HR胜任力里面的核心模块,我们HR要善于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诊断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诊断型的HR专家。
* V: q+ f6 ?1 P5 c% z9 J # F! s$ W- C% X1 ]1 _
声明:此文为作者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邮箱:hdesheng@to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