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3-24
- 注册时间
- 2008-6-30
- 威望
- 454
- 金钱
- 12215
- 贡献
- 152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4191
- 日志
- 11
- 记录
- 0
- 帖子
- 862
- 主题
- 35
- 精华
- 0
- 好友
- 63
     
签到天数: 3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8-6-30
- 最后登录
- 2016-3-24
- 积分
- 14191
- 精华
- 0
- 主题
- 35
- 帖子
- 862
|
我不喜欢持续与过强的压力感,但是我也不喜欢完全没有压力的寻常生活,这种水平不同的矛盾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对待压力的感受。现在的白领普遍感到职业压力比以前大,这种压力感部分来源于客观上职业竞争力是有加大的趋向,而另一部分是由于个体的抗压能力减低了。但不管怎么说,压力是我们前进的适当推动机制,我们个人的很多突破与职业成就是源于压力的,但是如果压力管理不当,则会导致我们很难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甚至会造成心理病症,焦虑症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与压力管理不当是有关的。 * C) |2 @ \/ F7 E
( H8 Y+ `" I, L4 ?+ a: g
我把压力区分为三种压力:7 L" U& L8 A- f' {. B$ s- r
; D) R3 V9 @- }) t- s
一是适应性压力也属于被动压力——很多人刚刚到一个新地方、留学、或者担任新的职位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种压力,而刚进入职场的人要适应职场的要求就往往会有更强的这种压力感,因为这里工作规则、人际关系模式、工作量、工作成效衡量方式等都不是你熟悉的,所以会有很强的不适应感,对于从小被父母爱护着不舍得做社会上的交往,在学校里主要被关着应试的学生来说,这种不适应性尤其严重。一般来说社会实践与实习经验多的同学就好很多。
# c' f! v. h3 W
* }' @) Z4 D3 a! p, K7 D0 h 二是自行加压也属于主动加压的范畴——有些人自我期许高,有自我压力的能力,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有更高的追求,自我加压是很多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因为自我加压的人自觉性高,有更大的可能得到其他人认同,但是他们也会在同样情况下给了自己更大的压力,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自我加压也会导致自我挫折感的加强。
6 `$ c+ E" N& \; K. L4 l
3 s0 S% t' d9 Q, A4 v) P5 _ 其三能者多劳效应下的压力——那些能很好地处理任务与压力的人可能会让其他人乐意把更多任务给他,因此客观上高效率会导致高任务量,这种模式对于某些人来说会造成不公平感受,但是对另一些人会感到自己更受重视,同时也有更大的可能成为关键员工与核心伙伴。2 T5 J C9 f. d6 I, |& r
5 K! W2 V, }$ X0 O2 ] 我们需要压力,很多时候甚至需要过度的压力,因为不到过度的水平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承受极限,也很难知道自己的超越能力与某些精彩的表现,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学习适度的持续自我加压,以测试自己的承受极限和培养自己的耐受能力,而不要过早地疼爱自己,以至于使自己总远在自己的潜力表现的起码水平之下无病呻吟。除此以外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其他方法来帮助我们平衡与管理压力,其主要方法包括:5 s4 }3 O- ~7 n- a0 L$ s& @8 H/ z; W6 K
, z' }4 l$ ]: t+ r# Y4 M! n7 | 圈子法:发展出适当数量的朋友圈子以帮助自己分担心理与实际的压力;
; A% w- \* K& E7 o5 {+ Y# d2 [1 ~/ V: v& _
良师益友法:发展出适当的导师,通过他们的点拨来提高消减压力的效率;
, Q \4 y* A1 \# A4 N" J7 b& X3 R h0 V, x" M9 o% W' `, N2 O/ \1 C7 I5 X
转移法:发展适当的情趣活动,使得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调剂型时间安排; F/ e0 P- g4 }
* A& i+ F* [% g6 b2 ~- d& `+ X4 B
集中法:在众多的任务目标中,只追求个别优异,其他项目保持平均水平;/ S) k& D& c' ^. A- J6 m
2 i( z Y; ~( m1 y1 e7 G
见识法:扩大对于更多学科与不同领域经验的见识,以起到互相促进多元视角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作用;
& y4 S4 g: b0 v1 u2 y& }' W+ z/ u
检索法:寻求前人的经验、模版、数据库、案例,以为自己解决问题提供直接的参照资料。, t3 Q( q$ h$ d8 { c0 v
+ ?; M c# l2 |5 A4 G: }7 L( v 如果站在组织的角度而言,加强对于员工的知识管理服务、内部沟通、职业导师辅导、提供扩大见识与爱好情趣的机会都非常重要。这也是对于企业新的管理文化的很重要的考验。我们个人在面对新的压力体验的时候,的确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表现出手忙脚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可以实现从不适应到有掌控。实际上人长期处在掌控状态也会出现疲劳与低成就感,所以压力管理应该也必须包含某种程度的自我加压与积极对待压力挑战。在这样一种面对挑战、经历挑战与消减挑战的过程中,锻炼出我们管理压力的弹性能力。 " J+ ^4 @8 O6 F4 e1 \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