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7-9
- 注册时间
- 2010-6-18
- 威望
- 258
- 金钱
- 5113
- 贡献
- 1007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6378
- 日志
- 1
- 记录
- 7
- 帖子
- 674
- 主题
- 5
- 精华
- 0
- 好友
- 31
     
签到天数: 21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10-6-18
- 最后登录
- 2013-7-9
- 积分
- 6378
- 精华
- 0
- 主题
- 5
- 帖子
- 674
|
有挑战。哇哈哈,试试。。纯属假设。。假设哈。+ h% Q# F8 J/ m" m7 ~0 I
, B8 H3 W" e6 G0 N# W
1,根据描述企业想调整的是经营方针吧,首先还是需要对整体的战略规划上做分解,需要了解下同行竞争的架构和模式,才能根据自身现状做微型调整,忽然大刀阔斧的话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 I& @( e% ^+ G2,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岗位梳理工作,哪些属于创新技术型的部门或者人才,对于企业自身有优势的技术方面可以放大化的凸显,技术上要动用公司资源支持,在薪酬上要进行激励,在绩效上要进行结果导向的监控。$ [# w+ D- {4 {# E( ?& M
3,主管专注本职范畴工作没什么不好,但是不能闭门造车,而如果现下需要主管们重新去开辟新大陆,现去了解行业外界动态,会不会太晚了噢?而且主管们习惯了精力自己地盘内的,忽然改变可能适应过程较长哦。对于生产型创新技术来讲,谁先抢谁就吃肉噢。可以考虑组建一个专门收集和分析这种信息的部门,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有效数据分析工作,与各部门主管横向协助,一个负责引进外界最新动态,一个负责本部精益求精,先追求完整再追求完美呗。要做到未雨绸缪,前提是部门负责人还要能预见危险的时候才能做到规避啦。
! ^& c% K, ]& V! {4,经济指标和创新指标可兼容的,权重微调,不然光有创新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也是天方夜谭9 X( |* @: e6 Y
1 H7 q' p7 G, e: y9 f! [
--------------------我是不太赞成贸然就外聘技术人员进来,企业自身肯定也有技术上的某些优势,为何不先将手上的资源最大化的运用出来,再根据自身需求引进新技术呢?内部人才是直接更新,外聘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本企业的各种“文化”熟悉和洞察,从0开始的这个过程也比较长。除非自身企业的培训机制非常完善的状况下另当别论。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