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787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聘录用]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权衡?

  [复制链接]

3

主题

8

听众

5421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12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2-24
最后登录
2014-5-6
积分
5421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6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37: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清妙 于 2011-11-18 16:40 编辑

刚看到博主envonzhang的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用人部门急招的岗位、公司经营旺季或其它未预知的情况下急招人员时,公司给HR部门的招聘时间太短。假如短时间不能补充人员将影响到生产及销售,甚至是部门工作瘫痪。面临这种情况,人力资源是坚持高质量招聘还是维持正常业务开展就成了矛盾的事。如果先救急,就会给管理制造很多的难题。但如果严把招聘关,就会遭到用人部门的投诉。”,因为没有看到相关展开的讨论,所以拿来这里大家探讨一下,这种情况实际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

个人观点:如果影响程度还在控制范围内,我会选择继续招聘,严格把关,直到找到合适的人。如果影响程度很大,甚至会造成工作瘫痪,我会选择先救急,同时加大招聘力度,做好人才库资料备份。救急的这位表现可,继续留用,或者转岗。


坐看高手解答。


点评

小差火  预则立,不预则废!  发表于 2011-11-18 16:42  回复

1

主题

5

听众

1126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1-9-22
最后登录
2013-6-12
积分
1126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88
28
发表于 2011-12-7 15:45:27 |只看该作者
有不少高见啊,实践出真知,看来得好好跟你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听众

3012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11-5-18
最后登录
2012-8-16
积分
3012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268
27
发表于 2011-12-5 11:49:03 |只看该作者
三点建议:
一、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招聘计划,为每位核心人才力争一个储备;
二、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可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主管级以上人员和核心技术人才必须培养1到2名接班人,以部门经理为例,经理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培养1到2名接班人,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接班人可以为副经理或能力优秀的主管,这样经理离职时接班人能够立即上岗,胜任工作。同时人力资源部做好接班人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对部门经理进行工资或奖金的处罚,或写入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中。
三、制定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出现经理或接班人同时辞职的类似情况。
应急预案应包含加大招聘力度时的人事权、财务权等权限和其他资源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在救火时能够放心大胆、全身心的开展招聘。
具体操作方案可参考上面楼主的建议和公司实际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点评

清妙  很有条理性的建议,赞一个。  发表于 2011-12-5 21:56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清妙 + 5 很给力!

总评分: 金钱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0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5-31
最后登录
2015-2-7
积分
11162
精华
2
主题
45
帖子
470

案例达人

26
发表于 2011-11-19 19:22:17 |只看该作者
lunhui1986 发表于 2011-11-18 17:28
现在面临救急的比较多!

可以这样理解,往往因为救场,人力资源总在后面收拾残局,完事后,不断的找各种理由来回避在企业中,员工不能自我提升的素质方面进行整合,而使公司相关用人标准的降低,从而出现,人力资源在公司很难提升自我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听众

42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1-8-3
最后登录
2013-4-23
积分
429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73
25
发表于 2011-11-19 15:38:13 |只看该作者
我目前就在救火的情况中工作,我的解决办法是先从公司已有的人员中抽调人过去,加大招聘力度,慢慢将抽调的人撤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3039

积分

HR3000强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5-7-23
最后登录
2016-4-5
积分
303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20
24
发表于 2011-11-19 11:47:53 |只看该作者
还是要视岗位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确定,操作、技术类类可以救急,管理类要谨慎,也看企业的发展阶段,生存阶段就是能做出业绩就可,稳定发展阶段,还是慎重,坚持战略与价值观选聘合适人才。总这要考虑的因素应该全面,不好只根据一、二个因素来确定选聘人才的标准。

点评

清妙  谢谢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发表于 2011-11-19 14:19  回复
淡定形容一种勇气,是一种思想境界,是生活的一种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1

听众

7174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2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10-30
最后登录
2016-11-18
积分
7174
精华
0
主题
28
帖子
806
23
发表于 2011-11-19 10:33:57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 发表于 2011-11-19 00:24
我觉得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急聘人员,即使我们有过提前的计划可能也赶不 ...

可能吧,嘻嘻~~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yqy 中人网电话实名   

5

主题

6

听众

4811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36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1-7-8
最后登录
2016-7-18
积分
4811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649
22
发表于 2011-11-19 08:55:56 |只看该作者
对于制造业的话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往往年初的时候人员需求大,月度招聘量很大,而且招聘进来的人员很不稳定,尤其是在一个较大的工业园区里,人员流动性更大。那么尽可能在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中间追求平衡。
1、做好人员需求分析,提前储备人员。如果是年后人员需求大,那么年前做好各类宣传工作,尽可能争取更多的人年后回到企业。
2、做好应急遇案,非常时期尽量优化员工入职流程
3、对入职一个月的内员工做好跟踪培训,尽可能留住人,减少人员流失。
4、对于用人部门要做好沟通工作,尽可能争取他们的支持,甚至可以让部分生产部门的领导实际参加招聘入职工作,了解我们招聘工作的难处。

点评

清妙  很详细哦,赞一个。实践出真知。  发表于 2011-11-19 10:31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1

听众

7174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2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10-30
最后登录
2016-11-18
积分
7174
精华
0
主题
28
帖子
806
21
发表于 2011-11-19 00:24:12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应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急聘人员,即使我们有过提前的计划可能也赶不上变化快=
所以我认为,对于这种员工,不要太细则,如果以后他们确实不能很好的胜任当前工作,可以通过轮岗或者是培训使其找到合适的岗位。
我一直相信,没有没用的人才,只有没眼光的管理者。

点评

清妙  没眼光的管理者太多啦,有时我们也成了别人眼中的“没眼光”。  发表于 2011-11-19 10:30  回复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66

听众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347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05-11-1
最后登录
2019-10-18
积分
37103
精华
15
主题
245
帖子
5932

原创先锋 校招君勋章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小天使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校招达人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20
发表于 2011-11-18 23:52:22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的作用能影响到部门的工作瘫痪,那么这个岗位应该是相当的重要,这个时候空降一个过来,是否合适呢?平时就应该做好梯队建设的工作,防范于未然啊。

其实招聘的计划每个公司都在做,但是计划是赶不上变化快的,如何应对不同的变化,就是我们HR的工作之一,是难点,也是工作丰富性的表现,哈哈。

在我单位,招聘的最后一关肯定是用人部门,所以基本上不会遭到用人部门的投诉。做招聘的人,平时也要对各类招聘渠道有所熟悉,避免在内部补充不了的情况下,找不到方向。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我的脸,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