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9-13
- 注册时间
- 2002-11-11
- 威望
- 0
- 金钱
- 12141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23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585
- 主题
- 564
- 精华
- 2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11-11
- 最后登录
- 2007-9-13
- 积分
- 12343
- 精华
- 2
- 主题
- 564
- 帖子
- 2585
|
自从秋枫2003年发布原创([URL=http://bbs.chinahrd.net/Articles/ArticleBrow.aspx?boardid=18&topicid=5222&posttable=BBS_Detail_1]《一个非HRM的顷情奉献:绩效管理体系》[/URL])以来,这个帖子得到了大家得支持和鼓励,其人气指数近三十万,回复近千,虽然其间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最近我又看到这个帖子浮出水面,好多朋友留言希望得到一些资料,且短信留言给我,说实话,因为最近没有上中人,所以看到并处理这些信息慢了,在此一并表示歉意。1 N" z% K7 T7 I6 h f3 \, w2 Y9 K; v
9 D/ P+ M& Q+ r" M T我虽然离中人远了些,但这套绩效管理制度我们一直在使用,并不断的进行修正,尤其是今年,变动较大,我个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些,下面谈谈几个观点:0 [+ C6 F" k6 g7 L/ v) q
& c( B6 P8 I* k1 E6 y7 r- [* q
1、绩效管理带来的变化:绩效管理已然成为公司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1 a4 k# f! C! b" o1 x——绩效评价已经是一个经常提及的话题,即便有问题,但没有人会否定,都会积极的参与制定和调整;( ~! L- r* s! z. e" e8 Z
——继本人之后,至少有四人已经非常了解和熟悉绩效管理体系,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推动者和改善者,这也是我近期并不主要关注绩效管理的原因;
/ I' G8 O1 ~2 X$ _——集团今年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其中涉及BSC以及KPI等内容,我们不再陌生,我们不再被动,并从我们这里听取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 H6 G2 V$ j5 K! M" Y& k& T——总经理8月份亲自讲了一课,主要是KPI的制定以及PFBSC的应用,厘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会详细提及。
, ] m, B6 U d$ Y" P! h8 I& W9 h& J0 I' K
2、今年绩效变革之一:03、04年度我们的绩效管理结构是主要基于PFBSC来的,分为主要绩效(显性业绩、短板要求和临时任务)和基础绩效(基本职能、绩效管理、学习与创新)。2005年结合集团全面推行BSC,我们将其调整成完全的BSC结构(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创新),除考核指标评价表外,还要求每个考核单位要填写书面的管理报告书。: k# c4 U& E! G9 p: e% X9 q
1 H6 R# f& W s3、今年绩效变革之二:变原来的月度绩效检讨会议为月度管理报告会,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可参见跟贴示例),同时引入首席质疑官制度,除参会人员可以质疑外,首席质疑官必须就各单位的管理报告进行质疑,这个制度的好处是:如果首席质疑官不问出问题或者问的问题不够尖锐,只说明了他没有水平!哈哈!+ R5 z: X1 J |+ O2 X
0 t0 m( b0 D4 k. m" y9 I% w& R4 K4、绩效管理认识之一:建立一致的绩效评价体系。实际上,在企业管理中,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绩效评价,就拿我所在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本身需要绩效评价,财务管理需要进行考核,ISO9000要求对质量管理作考核评价,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也要进行评价,集团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强制下面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就连我们今年申报质量管理奖也有一个“卓越管理绩效评价系统”,唉,怪不得大家那么累!
( c; z2 M, k l1 `- N3 f- n. {基于此,我们目前的改进就综合考虑了这多方面的需求,运用多种考核工具来结合,形成一个科学的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以不变应万需啦!* y( H+ \3 @* }. W0 l7 H) Z
* X! ~0 S: ^' p5、绩效管理认识之二:一个完整KPI应包括的内容:考核纬度(如BSC)、指标名称、定义(在名称的基础上,对KPI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定,让人理解KPI的内容)、目的(为什么要该指标,不要该指标可以吗?)、关键程度(FPI或者PPI)、指标极性(正影响还是负影响)、单位、计算公式或评价依据、检查频率(月度、季度、年度)、权重、主要责任部门/人(明确谁应该承担该指标)、来源或评价部门、评价标准(目标值或者考核值)、计分方法(将KPI结果值转变为被考核者的分数)。
8 U4 ]# ~6 J c* f. I: p( q& M" [如果你制定一个KPI时做到了这些,那么这个KPI就是非常全面完善并具备可操作性的!不信你试试!+ v3 q# I" L# R4 r7 Z( R
6 @7 D. ^) k% H1 J/ z( C0 c8 J
6、绩效管理认识之三:关键指标不关键,是因为联动考核带来的误区。在实际应用考核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某个KPI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部门都有关系,通常我们会采用联动考核的办法,确定一个主要考核部门,权重大些,其余的为次要考核部门,权重小些,这样看起来不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
3 q, E7 s# Z1 s% N4 E. c——联动考核的KPI,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是KPI里的KPI,或者说是PPI;* W6 y: J, ]! V; y' z; v6 Y" m, k% X
——考核结果表明,联动考核反而有弱化的顷向,为什么,就是因为联动考核,让每一个部门都认为这是大家共同的考核指标,而非我部门唯一的指标,反而忽略其重要性了。
8 ]# u5 }" N' B! t$ S; t8 t( D# |; u
7、绩效管理认识之四:KPI BSC PF的关系,千万不要告诉我上述三者不知为何物,这样的话,我怎讲下去?解释一下吧,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记分卡 PF——主基二元法,其实我知道你知道,我之所以要重复其实是厘清我自己的思路/ [+ ?/ y7 k9 G0 V
——BSC,是思想,体现了评价事物不同思考维度,是一个思想体系。用它来弥补传统的财务指标考核不足、尤其是将学习和创新这样的驱动因素考虑进来。
. }6 Y( c9 s7 o3 o, j——KPI,是工具,找出和制定绩效指标的工具。它运用SMART或者十步法来找到工作和管理的重点,并将其规范化、定量化、分解落实到人。
& U' Y; s( @! o8 S. ]——PF,是方法,是动态的管理操作绩效考核的方法。把KPI按照时限、重要程度进一步加以区分成PPI和FPI,进行有重点、结合时限性的管理。例如我们一般每月的考核表都会包括全部KPI,但每月的管理报告会只要求重点说明和检讨PPI,换句话说KPI一般而言是就某一较长时期(如年度)而言最关键的指标;PPI是就某一阶段(如月度)而言最重要的指标。3 ?% R) A. l) S4 A: f4 L
, ] P6 R T! P5 A2 |
8、绩效管理认识之五:无衡量便无管理。在实际绩效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考核内容,真的是很难或者无法量化,如学习和创新方面的指标,如市场、策划方面的指标,其对应的部门或者人会以此为借口来推辞甚至指责考核的合理性,面对这种客观实在性,我们是否要妥协呢?我的观点是“越是无法评价和衡量的指标,越是说明我们对其管理的粗放和泛化”,不是无法,而是管理太差、太糟糕的结果,一定要让他认识到这个观点!
- R9 z& Y/ f7 c( L% I3 n7 A; m$ T
, P' I; ^8 j0 m* n/ q3 v' \9、绩效管理认识之六:关于对客户层面。如果采用BSC,那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职能部门如何找客户指标呢?我是这样来理解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客户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外部客户又包括三类,一是传统上狭义的经销商、消费者,二是供应商,三是政府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甚至投资者,内部客户则指流程的下一环节就是上一环节的客户。有了这种思想,职能部门的客户层面问题也解决了,财会部的外部客户包括税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内部客户包括全体员工;人事行政部的外部客户包括工商、环保、公安、政府、劳动等等,内部客户则是不折不扣的全体员工;这样一来考核就好作了!我们公司的这种部门从来都是考核的最后几名,这就对了,因为我们信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职能部门一直处于考核的前面,说明这个企业快关门了!业务永远要第一!
" b( T8 L: `8 E3 O5 m9 q
K O5 V. L0 c/ i' k
; {* B( g; t" D: j8 ~本贴就简单说到这里,许多朋友留言希望我能给些资料,非常遗憾,我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这个要求,因为我现在看来,2003年发的那个东西已经有些过时了,此为一,二来类似的资料和图表在中人网上本来就很多,大家多看多讨论其实都有了,想当初我也是什么都不懂的,我非常愿意提供思路并参与讨论,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和智慧的力量,来源于交流与分享!”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仍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以后每人就有二个思想,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