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2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反思当代企业管理培训

[复制链接]

354

主题

4

听众

929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1
最后登录
2007-5-15
积分
929
精华
0
主题
354
帖子
10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20 10:42: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一、一定是培训模式出了问题 # ~) x) B# Z5 C" d: L P8 l& M- ^! t. u" L5 l4 k: ] 我与一家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交流时,问他:“你做培训方面的工作有几年?” ( J9 e# C& q! R" ~ # b. e. C; Y# k% O2 s0 n- u& K/ B  “从开始做培训师,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他回答。 : O& W# a+ I$ F: a& o . c3 y3 Y" Q7 r* M+ Z  “请告诉我,你对培训的感觉,好吗?” + h) q: T5 \4 p: J 6 v1 S" X5 }# x* R7 G   “有很多美妙的感受,尤其是请到一位大师级的老师来培训时。” . K& B- }, X" J2 [& C. h/ \5 _ - e) g/ r% C' D  “效果怎样?我是说,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人在行为上有什么变化?进一步说,培训对改善绩效的效果如果?” ( n7 |: n+ _$ _- d: \; |8 R. ^ * e8 `) z3 g6 S' @" U  “这个吗?一言难尽!也正是我所苦恼的地方。尽管当时听了课后,人们感觉不错,有时甚至很激动,但说行为上有什么改变?好像并不明显。也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培训提升了工作绩效。” J: A& ~# ^, a- S" Q5 D% X4 J: W6 M" g7 J+ ^   “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这些呢?” ; W! x* R' m. L% l/ x& M0 m9 E / H5 H0 \9 D4 C% J# F   “……” / h; u5 i+ w5 O6 ]1 p; |* u6 r4 r 6 `9 U+ S6 q0 ` 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级主管告诉我,他们非常重视学习,每年投入许多经费请许多管理大师到企业培训,“从效果来看,培训对调整理念会有一些帮助,但对实际工作的用处不明显。当时觉得不错,但过后又发现很空。” : o7 q' V% a8 |* g# `" ^4 N! s. M% S) z ?& U* E; T5 d   如果最好的老师来讲课,课堂设备和组织也令人满意,听课的学员也怀着虔诚之心(听大师讲课往往如此,如果是外国大师,更不必说)认真听讲,最后除了当时的激动和感慨外,行为上并没有多少改变,更没有在业绩上体现出来。我们只能反思是现有的“学习模式”出了问题。 3 z0 u. p2 n6 j+ |" M, J& _ - [* w6 `! S6 @3 t x  “当我们听‘学习’两个字时,脑海中浮现最多的是什么情景?”我经常会问这个问题。 ; O, `+ ~* f4 C7 C 4 P- A# |5 ~6 B. Z: ]  “听课、看书、考试”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回答。 ) `$ k c0 y& K' c2 E& O$ _% [1 Z1 _# Q- w; C: B0 r1 W1 Z/ P/ `   这就是问题所在。 3 _2 D* T9 k: s0 k H$ }! F, Q* Q! K2 x   传统教育背后的理论是,学员是知识接收器,教师是知识发送者,学员会正确地将知识存储在头脑中,并在需要时应用。 P5 b# T# G* i$ X5 c7 j u3 Z9 {( y8 m) t: O) m, e0 v二、培训模式脱离了“行动”与情境 - w. q T2 b/ @& R. d " {( D9 |7 S; G5 R- I 我的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问他:“今年你八岁,等你十八岁的时候是哪一年?”他想了好一阵子,还是没能给出正确答案。尽管他学了加法,但是却不会应用。这让我想起一位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 1929)说过的一句话:“在脱离情境脉络的条件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呆滞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 3 P4 a/ Y! A, q& y& j5 p% c$ z / z$ A+ F k) Y! k9 L 我在培训中,经常会问:“请告诉我,建立很好沟通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9 Y8 I% d( d0 K& _. L* g ( V2 H2 I. z3 x! n' w& V0 v4 z( U “要尊重对方”、“友善的态度。”、“换位思考。”大家纷纷回答。 . F5 e, b) K0 @- z6 y1 i ) ?0 C* Q, |0 g _ …… / r* k; x% b- O ( r: l. I+ J# }6 M/ H: C: l “说得很好。请再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最需要用到这些原则?” * m) o- @5 k7 b2 c" U 1 Y/ b! C6 c2 {; _+ O r& W# ?7 ~ “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一些人脱口而出。 ( b" X2 X6 v- @2 c) [ 7 `- M8 O" [0 l7 @- F “那么告诉我,当我们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有多少时候用到了上述原则?”我继续追问到。 # h' @" J8 {3 J4 f' `( ]5 ^9 U& w- { “很少!”人们有些自我嘲笑地回答。 : D! o) k0 S8 S+ C$ C7 S 3 o, s7 @3 v( P$ q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在最需要的时候,它却不见踪影?” " U$ }) E" }4 [ 0 _4 F& }! o, l4 u% O% Q2 q 成人学习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是不具太多价值的,学习必须转化为“能力”才有意义,因为能力的提升能够让一个人更有效地解决他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能力意味着,当面对一个情况时,我们会自动以特定的模式去“思”,以及去“做”,正像一个具备驾驶能力的人,无需努力思考每一步应该怎样操作一样。

9

主题

4

听众

21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2-17
最后登录
2006-9-14
积分
213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70
5
发表于 2006-6-22 11:37: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反思当代企业管理培训

企业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关键性措施,我们公司是专门从事商务风险控制培训工作的,涉及雇员离职、在职、聘前风险培训;保险理赔调查培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

听众

21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2-17
最后登录
2006-9-14
积分
213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70
地板
发表于 2006-6-22 11:37: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反思当代企业管理培训

企业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关键性措施,我们公司是专门从事商务风险控制培训工作的,涉及雇员离职、在职、聘前风险培训;保险理赔调查培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9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3
最后登录
2006-11-29
积分
9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9
板凳
发表于 2006-6-21 16:16: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反思当代企业管理培训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啊!!!如何让培训真正的收到效果,真的是让人深思!现在有很多公司的培训是一种浪费,并没有收到一定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学和用是两回事,学了之后,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没有一个好的氛围,员工没有去思考,没有去融入的工作中,等于白学!!还有,这也跟我们的教育模式有关,就是学,学,学!!!用的呢??很少!!悲啊!!我觉得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一下员工的这种思想!!如何改变呢??用公司文化,用点点滴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主题

4

听众

929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1
最后登录
2007-5-15
积分
929
精华
0
主题
354
帖子
1046
沙发
发表于 2006-6-20 10: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反思当代企业管理培训

培训驾驶员和运动员时,我们将“行动”包括在流程内,但培训管理技能、培训思维技能,培训品格时,“行动”却成了每个人事后可有可无的任意发挥了。但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件不在管理范围的事,往往是无序发展,并缺乏应有效率的。这是传统培训,尤其是管理培训重大缺陷之一,甚至也是一些新型培训,如户外拓展训练、游戏等体验式培训的缺陷。 & O; k6 m$ _; B5 x: p 9 O3 U* q0 J) c% J1 C5 s' o(一)当前的培训模式割裂了学习的连续性 9 G4 W9 V! ~7 `7 Z C , C w. I; j x' T 学习是一个永续发展、不断积累的过程,“行动”之后“反思”,“反思”之后“修正”,“修正”之后以新的方式“再行动”。这一过程更应该像一部电视继续剧,每一集的故事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知识与应用才能不断循环积累,从而逐渐形成能力。但当前主流的培训表现为,一次培训与其后的行动没有联系,一次培训与下一次培训之间更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将学习变成离散的、割裂的、机械的“攒电脑”。这是当前培训模式的另一个缺陷。 ; H2 [. n+ j; p4 U q7 S+ l5 l; U" o: e(二)当前的培训模式很少深入个人需求 : h: O0 Z! \4 U- Z. z, k2 [ . c# s* [; @# M7 c/ z2 n 只有当所学内容与他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与凝结着他欢乐与辛酸的经历联系在一起时,一个成人才会有足够强的学习动力,才能激发足够的投入感。传统培训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关注焦点,更不可能链接到每个人感触致深的经历和体验。 2 S8 F$ I- a: v1 ]4 W5 B- K# N" O2 u9 y (三)传统培训没有给分享以应有的空间和时间 ) N5 i+ w( x6 ^9 Q & P8 q8 [; H- R0 r- i# ?5 ?0 r 有时,我会让管理者们同看那幅有关老掉牙的双人图,许多人声称看过了,并在心里嘲笑我的落后与老套,并告诉我,他们已经知道这幅图的启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于是看到的结果或事物的侧面也不同。 - S" Q3 h6 M0 J/ d# J8 S. _ 8 A( \7 N1 q* F6 N j “非常棒!”我说,“现在我们假设一种情境,如果你第一次见到这幅图,如果没有任何其他提示线索,那会怎样?” 0 A$ L7 r; u3 {" L) c9 { * M4 r: U: Q4 K2 M! O6 R “很可能只看出其中的一个图。”一些人很谦虚地回答。 & S, h, y2 r+ l1 h3 @0 t1 e7 ? " ^' n- N7 c4 p “在我们看出一个图时,我们还会想到‘也许还有另一个画面’,并继续看下去吗”。大部分人都在摇头。 3 I) E8 x* \$ A: a* v+ C0 o 2 s7 n# a4 @6 E& c: O! f/ Z0 W' a “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改变原来的视角,从而更可能看到事物的整体?” % t8 v6 ?, s7 Q- Q p) Z5 j( y2 N9 K . P s/ ~" a# \9 t “听听别人怎样看。”大家异口同声道。 / m) j2 t, r9 Q% o, c : l" B+ ^" X2 Y7 g( C4 q 培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改变看问题的视角。但在现在的培训中,虽然许多人同坐在一个教室中,但他们的头脑是分立的,他们的思想很少交流,他们的情感很少碰撞,他们心灵的火花很少聚变出熊熊燃烧的、能够照亮企业未来之路智慧之火。学习只有建立在整体互动或分享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聚合之力。没有分享,就没有充分的学习。 $ F- I, H+ X& n- j# X) v1 J8 v. T: t" r% d" V3 C( g5 I (四)当前的培训模式没有将学习与组织战略目标及文化联系在一起 . f* _, U3 g3 U7 n( X$ A & X, O5 I8 i# O/ N% B 一位经理对我说,“我们公司安排一部分人去清华学习,安排另一部分人到北大学习,课程名也差不多。可现在问题来了,两部分人回到企业后相互争吵不休。因为不同的讲授宣称的理念和做法有时完全相反。” / D1 B+ ], h2 h- K* A* l - q- [& n: l7 O/ L0 s3 e9 G 新理念有许多,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企业。漫无目的培训有是会事得其返,有些老板惊呼上当:培训,培训,陪上钱增加了教训!因为他送出去学习的人在培训结束后跳槽走了。将一个人改变了的人送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只有两个结果,或者是他将新的理念彻底忘掉,或者是他走人。没有整体的改变,个别培训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组织整体学习才是更重要、更有效的学习。但传统培训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 6 ^: f- R8 A: I # W, ?8 s* C) ?$ n 总之,当前主流的培训模式正像一颗耗尽了能量的星球,正在归于黑暗。时代呼唤更好的培训和学习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