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2-19
- 注册时间
- 2005-11-4
- 威望
- 0
- 金钱
- 1787
- 贡献
- 162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94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11
- 主题
- 436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1-4
- 最后登录
- 2008-12-19
- 积分
- 1949
- 精华
- 1
- 主题
- 436
- 帖子
- 1011
|
大河网讯 商报记者 王光辉为了让员工更加认同企业的文化,郑州一家公司出了新招:额外给员工的配偶和父母发“工资”。8 i4 R( F; E: J2 h8 g& R% i8 I6 ]4 A
, `3 V, U$ \% z5 G) m
【奇招】0 N! M$ e* Y5 E# J
& V# n) g5 D4 V* f8 r x 公司额外给家属发“工资”
9 A: x5 E7 I5 b- a9 o) |$ Z. r c' `. q1 P* t
一个人参加工作,妻子和父母都有“工资”,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郑州一家公司试行了一年的工资政策。
* I4 O' N# Z' I# N) w8 z E1 Y7 ^ ( h7 A+ L( K9 I" D* z% y) A) `5 y; X
* H1 j: a+ p# M: i; J5 V
9 Q! u, ?, P# B( V$ o0 h现在,他们正打算把这一制度向全公司推广。
. ~7 k! T R1 u, V# H, x! o' f7 C0 g& m% ?" b
韩先生是这家公司后勤部经理,每个月除了自己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之外,妻子的银行卡上总会多出200元,而远在平顶山的父亲也能收到公司打入的100元钱。300元钱虽然不多,却让韩先生非常高兴:“这300元钱是公司作为对管理层的额外奖励发给家人的,虽然只有区区300元,但是公司却讨得了我家人的欢心。”
* Z% U& l. e( k9 L& r( S# u
m+ r0 |& ?' b0 H/ g 【细则】 S1 n+ |$ m, O. ]2 W: p' ?
) S: n8 P9 R6 w 没家属就没“亲情工资”
7 \5 m @/ i/ L8 C/ e" \" u6 e8 I5 N4 o4 v$ P0 o/ g/ q
“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别是在作秀吧”,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市民都持同样的观点:现在哪有那么好的企业。另一位市民张女士却非常理性:“关键是看公司发给家属的那部分钱是不是额外的。”' v: d V7 U) [) Q! J
b6 K6 @. P. B0 g( X- `4 z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奇文介绍,一开始也有一些员工要求把这部分“亲情工资”发给自己,还有的人干脆说自己没有家属。“要求给自己,公司决不同意,没有家属就没有亲情工资。”陈奇文说,因为这是公司额外发放的,也就理直气壮。; Y4 N6 L6 { X- P
# E% @0 ?6 E% |9 H: j* W; x1 G3 f 【效应】
6 o* F: L _) G I( Q* a- b; r, R, o- x* I' D- T4 H% B# R
公司一年没人跳槽* x9 t2 J1 `/ k
. R8 I% P9 [. s5 J7 O8 W! Q8 C 陈奇文给这种工资制度起了个新鲜的名字:三级亲情工资制度。陈奇文介绍说,近两年来,公司效益增长很快,而管理人员的付出也很大,有的员工经常加班。“也算是为了回报这部分员工吧,我们想出了这个主意,就在管理层推行。”陈奇文说,他没想到这小小的300元钱会起到这么好的作用,现在公司正在考虑向全公司员工推广。
9 s6 c2 |/ |! t' P
$ D! ?' ], }$ l9 @- s; w 近一年多来,公司管理层没有一个员工跳槽的。陈奇文相信:这是因为新工资制度的推行。
1 b, }# M6 Y+ ~- Y
) z5 ?8 g- T4 n 【心理专家】- C# ^/ d9 o+ N5 \% s2 T
* y3 l/ @+ ^" E9 B J& i. I, u/ \
“留不住人”的企业可以借鉴
6 M3 M t/ W- s @& C1 }* Z$ Z$ Q
河南省心理研究所所长王春龙对企业推行“亲情工资”的做法,非常赞同。“这是一件对企业和个人都有利的事情,很多企业都存在留不住人的问题,如果员工对企业不认同,那留住人也留不住心。”王春龙说,中国人最注重感情,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亲情工资”的做法很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