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6-2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威望
- 0
- 金钱
- 461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46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5
- 主题
- 7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最后登录
- 2010-6-2
- 积分
- 461
- 精华
- 3
- 主题
- 7
- 帖子
- 65
|
5楼
发表于 2008-1-18 10:5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续
[color=#0000FF]三、B/C/D类问题分析$ d: F7 Q! e( \6 W2 w
从数据的收集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整个绩效管理流程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9 h7 V: N y( P
1、基础薄弱
4 m" V& a4 j! R) t+ t2 H) W4 K在考核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员工未接触过绩效管理,公司的绩效管理基础薄弱,表现在以下方面:' o/ `$ Y5 v! ~. o" _9 ]5 z( A
员工对绩效管理不了解
9 d$ `" A$ i2 x, Y1) 对绩效管理的作用认识存在偏差:绝大部分中层管理者把绩效管理当作一种全面的奖罚方法,认为绩效管理只是质量奖罚或计划达成奖罚的全面补充,从多方面对员工进行奖罚和评价;相当部分基层员工甚至中基层员工认为绩效管理是一种新的惩罚手段,臆想绩效管理会带来工资的减少;
! S- }: i6 g6 x' B2) 绩效管理操作方法不了解:尽管对操作方法进行了培训,但在收集过程中,部分主管对考核数据的收集方法和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不熟悉,导致数据收集缓慢;: |" |/ S+ F& Q! V+ y
3) 对绩效数据的准确性认识不高:在绩效数据不完整、较难收集或无数据来源时,大部分主管选择主观臆断,对员工的考核成绩进行评定,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绩效;* Y9 R$ A# @4 F+ V
重视程度不够
6 d1 z% t3 j5 G6 t, A5 r* i8 Z3 k/ t, z1) 部门经理由于对绩效管理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透彻,加上推动的力度不够、人员更换的原因,导致各部门对绩效管理的宣导工作停滞不前,因而使员工对绩效管理认同度不高;4 y9 K8 R0 S2 E8 z* q
2) 数据记录过程中,绝大部分经理没有关注数据的记录,导致后期数据收集困难,影响整个绩效管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b3 F3 r8 U! x( s: _* w
3) 月底考核成绩收集过程中,除个别经理予以关注和跟催,其他部门的经理均未关注;6 s; m0 q x8 U7 r
2、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
6 c9 E8 `1 `, O0 |; ^ \- J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暴露出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方面的不足:7 Q6 c0 M$ N! d5 W
1) 指标方面:在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中,存在大量的不合理考核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 f# J! p: g) @5 E(1)指标体系的修改跟不上公司变化:由于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标准和编制的变化,导致指标体系的不完整和不准确等。如工程技术部原稿工程师没有考核指标,品质管理部新增岗位物测工程师没有考核指标;1 m3 o/ X9 X m# Y- k) _& e
(2)指标针对性不强:许多指标对于被考核岗位而言,可控性不高,并未针对岗位职责而定。如资材部生产计划员的月平均拖期指数,此项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计划员对此项目可控性极小;
- `6 x: F; x7 k/ }! R: y(3)指标的体现差异能力薄弱:同类岗位使用相同的考核项目,这些考核项目中有较多不能细分到个人,达不到体现差异的考核目的。如线路车间线路操作员的报废率和物料消耗等;; |: U) @2 u; U* m, b- C
(4)考核项目不具有考核意义:存在较少考核项目,对被考核岗位而言几乎没有考核意义。如QAE主任工程师的6S检查不合格项,QAE主任工程师工作地点在大办公室,6S稽查并未针对大办公室进行;
D. b* b1 }2 {(5)无数据来源:尽管明确了数据提供部门,但数据提供部门未对考核数据进行记录。如品质管理部MRB判定的误判面积,生产部未对此项目进行记录;1 x9 G- @ g' f& I- A
(6)考核基数与实际情况不符:相当多的考核项目的考核基数订立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考察。如设备部各主管的保养达成率的考核基数为30%,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
. w! m" l% C* x1 i! u* i, w(7)考核项目定义不清晰:对考核的项目定义模糊,容易造成绩效考核的不明确。如驻厂管理部行政主管的异常事故次数的定义,只简单说明盗窃、集体斗殴、保安与员工打架等为异常事故,没有进一步对事件的重大程度定义;
: }5 d8 v- }. {8 g+ K; N2) 计算方法:除个别部门对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进行明确定义外,其余全部运用标准权重法进行计算,这样使很多指标存在不合理之处;如生产部阻焊车间的生产面积达成率,权重为25%,目标为100%,如果在交货面积达到52%的情况下,阻焊主管的考核分数仍然能够得到13分。而对于生产部乃至整个公司,生产面积只达到52%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并未在阻焊主管的考核中得到明显体现,使绩效考核失去考核的意义;1 n( Z+ v* g3 n2 i( j
3) 制度方面:公司现有《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属于指导性的作业指引,未对具体的操作细节进行规定,导致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不明确,影响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大部分部门未明确谁来对B类指标数据进行收集,谁统计部门的绩效成绩等,导致不知数据到底由谁来收集、统计,使绩效管理流程运行不畅。
4 N" l8 J2 k/ k' a四、对B/C/D类问题建议与对策
' x& v, c: R& l0 l5 t4 l8 j, L( Y1、改变认识
* y, ?5 k+ A1 b* s1 Q) [6 D制度和方法本身并不能改变员工的认识,任何科学的方法或者体系,尽管它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仍旧需要强有力的支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反复的宣导,才能真正的改变人们的意识,真正的执行下来。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的双刃剑,更是如此。/ }9 n; [, A' _0 G5 x7 t
1) 中高层领导支持:绩效管理尤其需要公司领导的支持,只有领导支持,才有可能推行下去,特别是部门负责人;8 y! @/ ~" x( f0 `
2) 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在绩效管理推行过程中,各部门经理是推行的中坚力量,只有部门经理和主管改变认识,重视绩效管理,才能在部门里执行下去,长期贯彻;
. u' I+ m( G- Z" ^4 a; }" B3) 人力资源部门:改变认识的重要手段,就是反复培训,反复宣导,反复学习。人力资源部是组织这些活动的关键部门,应主导这些活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请总部人力资源部帮忙制定相关的中高层的绩效管理培训计划;4 @' U+ B% {- E8 m- l4 a
4) 全员重视:作为一种涉及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体系,绩效管理需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发现体系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积极解决问题。# v+ r: }: e; }2 t- w* ~ I5 E/ P" H
2、完善体系6 @* {: @- R& a2 o2 o/ [
1) 制度方面:绩效管理的操作细节应详细规定,驻厂管理部已在制定《绩效考核数据异常处罚条例》。在整个绩效管理流程方面,请总部人力资源部制定;$ k* _ l: X" |: L j8 `
2) 指标方面:从7月份的绩效数据收集过程可以看出,指标必须由人力资源部和驻厂管理部与业务部门共同讨论制定。把公司的目标分解到部门,再将部门的目标分解到科室,最后将科室的目标分解到个人,人力资源部和驻厂管理部应培训业务部门的解码能力,这需要人力资源部和驻厂管理部与业务部门的人员坐在一起,讨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color]- ]0 y$ J( Z1 C. R, F0 r' g$ b
这个分析,重点在于提出问题,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指标上,并把每个一个有问题的指标全部以附件的形式体现。7月份中旬完成后,我终于喘口气,享受这个分析报告带来的效果。由于直接呈给总经理,总经理给了批示,按管理部意见办。我要行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