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7-6
- 注册时间
- 2008-6-19
- 威望
- 1
- 金钱
- 6862
- 贡献
- 9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695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09
- 主题
- 590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6-19
- 最后登录
- 2009-7-6
- 积分
- 6959
- 精华
- 3
- 主题
- 590
- 帖子
- 1509
|
[align=left][b][font=宋体][size=12pt]只要把钱和事谈好,自然能调动员工的心[/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align]9 a; B; t2 E5 q6 }6 U/ E0 q
[align=left][font=宋体][size=12pt] [color=red]据调查,敬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要比不敬业的员工高出4到9倍。但在中国企业中,只有8%的员工被认为具有高敬业度,有25%以上的员工被认为敬业度很低,相信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有类似的感觉:组织内大量的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color][/size][/font][/align]
6 J2 z5 E: A \+ O2 ?# K[align=left][color=red]
- E( }7 |1 b* Y/ D[font=宋体][size=12pt]那么,如何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从而提高其工作绩效呢?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了中国著名实战派企业管理专家李泽尧,用对称式管理的理论,来探讨如何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size][/font][/color][/align]6 r1 B" ]" O1 f" u: g* A/ O( F
[align=left][color=red]2 q6 y! p0 g& \* j) o W, T$ I
[b][font=宋体][size=12pt]绩效=愿力×能力[/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align]) A4 \/ ]- ]( D: W* v. l$ I3 [, G
[align=left][color=red]
6 c* j0 o/ m) C[font=宋体][size=12pt]李泽尧认为,有什么样的管理,就有什么样的执行力,达成目标才是硬道理。[/size][/font][/color][/align]
* b" s2 R- u" c& h[align=left][color=red]
" B& z; q% q) X4 C( T7 H[font=宋体][size=12pt]“对于一把匕首来说,刀尖部分才是关键。在管理上,刀尖就是指达成目标。公司中高层管理就是要不局限于手段,而是要完成目标,把事情做好。所谓的人性化管理,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等等都只是手段。我们在执行上要分清楚手段和目标,才能果断地把握企业的方向。”[/size][/font][/color][/align]8 Q! F5 c' |$ Z" q/ p
[align=left][color=red]
. K! H$ s: J* K7 S5 j( p4 c[font=宋体][size=12pt]“不要问管理是什么,而要问管理做什么。”李泽尧表示,我们每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刀尖抓出来。企业的刀尖是效益,员工的刀尖是绩效,决策者的刀尖则是优选目标。管理是相对战略而言的,它的刀尖是达成目标。但很多企业的管理层都不懂得“达成目标就是硬道理”,反而对员工大谈人性化,以人为本等等。管理者想通过麻痹员工来让他们开心,却往往不能达到目的。实际上就是由于过于重视手段,而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目标所在。[/size][/font][/color][/align]
0 G4 A1 M+ B1 J( x* P[align=left][color=red] v* p- a6 S0 ^$ j# `
[font=宋体][size=12pt]究竟如何达成目标呢?李泽尧列出一个公式:绩效=愿力×能力。其实就能解决员工、团队和管理者在绩效上的矛盾,让员工愿意做事。这个公式一目了然,使得管理简单化。[/size][/font][/color][/align]6 b: g2 v/ K0 H+ P- Z
[align=left][color=red] o! ^% y- Z, c& m, V1 ]; P# _' M
[font=宋体][size=12pt]李泽尧指出,员工有没有愿力(当事者对拟做事肯不肯投入的激情强度),这才是员工敬业与否的关键所在。但很多企业公司的管理层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即默认员工是有愿力的。很多民营企业做法值得学习,他们往往低能高聘,把相对能力比较低的员工放到位置比较高,这就保证了员工的愿力;而国营企业却经常高能低聘,招了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却放在低层的工作位置,这就完全忽略了员工的愿力,激发了员工的不满情绪,使得效率低下,员工忠诚度降低。所以,管理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协调能力和愿力之间的关系,发挥员工的积极性。[/size][/font][/color][/align]% U( u9 q( g3 N2 w% @* c5 H
[align=left][color=red]
9 ? x* U4 i$ k& v7 a: m4 z7 j+ T[font=宋体][size=12pt]李泽尧表示,员工固定工资过高是企业效益提升的最大障碍。在一间公司,管理层必须要把员工“做好了有什么好处,做坏了有什么坏处”体现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一个公式表示:Y(总工资)=kx(浮动)+b(基本工资)。当b(基本工资)上升时,员工不用做事也能领到高的基本工资,这就导致员工的愿力降低;当b下降,甚至b=0时,员工不做事就拿不到工资,这就大大促使了员工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努力地工作。但没有基本工资,能不能招到人也是个问题。因此作主管的一定要协调好两者关系,找到一个临界点,最大程度提高员工的愿力,才能为公司创造高额绩效。[/size][/font][/color][/align]
# \$ R6 D# I0 @1 a B[align=left][color=red]
" { O/ b. J5 L: k5 [8 P& g[b][font=宋体][size=12pt]管理不可以不谈钱[/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align]9 R* t! @/ Y: ]$ V6 w0 C* A
[align=left][color=red]
+ S' \4 T( ?7 m% m[font=宋体][size=12pt]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长期存在一种误区:谈事业可以,谈贡献可以,就是别谈钱。其实这完全是面子在作怪,李泽尧对这一错误观念进行了纠正。[/size][/font][/color][/align]
" y; ^ E% p x5 ], x[align=left][color=red]
+ D }& L. g C: E; o0 s; O[font=宋体][size=12pt]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钱只是代表一种付出、一种价值、一种承认而已,代表别人对自己劳动价值的肯定。企业在管理时,常常天真地希望自己的员工都能任劳任怨。只谈贡献不谈工资的员工通常是百年难遇。在企业里大多数员工还是复合型员工:既渴望赚钱也要面子;忠诚度不高但还有点惰性,对公司持观望态度。应设身处地地考虑员工的利益和前途,从爱钱到“爱前+爱钱”,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size][/font][/color][/align]
6 V) A i0 n" |/ k: w/ c6 Z4 A+ w[align=left][color=red]* ?0 a" s+ G( \. n) f$ P* v
[font=宋体][size=12pt]但单纯的提高奖金绝非最好办法。“奖金不会叫人心动,扣钱才会叫人心痛。”李泽尧用一句生动的话表明了钱的用法在管理员工时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管理中,我们要对事不对人。比如说迟到问题通常使得管理者头痛,罚钱也是通常的规矩。其实罚款也应该巧妙运用。在一些迟到就会影响绩效的部门罚款就可以多一点,而在一些迟到影响不大的部门,不罚或者象征性地罚一点才是真正的公平,体现了对事不对人的道理。这样相关才会对工作关心,进而用心,从而创造绩效。”[/size][/font][/color][/align]
- F& F- a; B4 b) |[align=left][color=red]/ b: [( q8 w& d
[font=宋体][size=12pt]李泽尧认为,管理的刀尖处,可以不谈人,只谈事。事跟钱有关系,钱跟心有关系,公司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只要把钱和事谈好,自然就把员工的心调动了,这就是公司与个人的贯通。摩托罗拉有个观点,企业管理等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于绩效,谈的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者要体现出自己的大度,学会和员工分享利益,而不是斤斤计较,这才是真正精明的管理者。因此,公司的管理层必须要处理好公司效益和员工的钱之间的长远利益,抓住员工的心,才能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工作,更好地发展公司,创造更高绩效”,李泽尧总结道。[/size][/font][/color][/align]
) G5 m, i% V, I[align=left][color=red]
/ n7 T) ]5 H# R' L6 z4 I3 O' X[b][font=宋体][size=12pt]主持人语:把员工当成合伙人[/size][/font][/b][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align]
9 G' k T! v2 g% i: P9 u2 E1 z[align=left][color=red]7 b: O `0 R' J5 j" `$ S
[font=宋体][size=12pt]本期沙龙谈到如何使员工具有敬业精神,我觉得人只有在为自己做事情的时候是最敬业的,为别人打工都是老板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让员工敬业,最好的办法是老板把员工当作是公司的合伙人。这体现在薪酬设置方面,就是取消底薪和李泽尧先生提供的薪水计算公式有异曲同工之处。[/size][/font][/color][/align]! ]1 B Z8 i2 D6 w/ k$ Z$ Y# _$ ~
[align=left][color=red]. E: n; P; y. }7 {5 W8 U
[font=宋体][size=12pt]把员工当成企业合伙人―――说白了就是让员工有主人翁精神。我认为,要让员工忠诚于企业,首先是管理层必须忠于你的公司合伙人―――员工。相信员工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向对方平等地传达公司的热情,示范公司将提供的条件和支持。当然也要帮他们确定他们的工作方向,提供个人成长的计划和机会。[/size][/font][/color][/align]* ]% x" m2 y x5 {9 V6 q
[color=red]
~ _6 e( J, \[font=宋体][size=12pt]记得广州很多公共场所有标语“广州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其实这句标语如果修改一下变成“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然后企业真的能够让员工有家的感觉,自然“大家”就能敬业,推动企业的发展。[/size][/font][/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