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不懂发言和讲话区别的后果 . k" e. l" a/ E: w* \0 K
作者:北行剑客
2 G" [9 ~' _3 J4 n$ u+ J. o2 u
a9 x4 `8 P8 K- l9 b, t昨天和一同学电话闲聊,听他说起了最近因严重口误而遭致领导训斥的倒霉事。 % A9 a4 r" y; P9 W* [5 o0 F
. N/ @; K) F; ^! l V同学说,前几天他主持了一个座谈会。在会议的最后,他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隆重地邀请出席会议的领导作总结。但要命的是,他没有按照职场的游戏规则,极其诚恳地说请某某领导作重要讲话或重要指示,而是说成了说某某领导发言。当时,在场的人也并没感觉有什么异样。领导该讲话讲话,群众该鼓掌鼓掌,配合得都很到位。但会后,同学明显感到那位在会上发言的领导好像神经真的发了炎,动不动就找碴冲他发无名火,因为一点小事也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同学开始不解,想干了脑浆也想不出自己到底差在哪里。后来还是领导的秘书偷偷点拨了他,问题不是出在他平时的工作上,而是那次会上。秘书说,领导讲话怎么能叫发言呢?一般群众才发言呢,领导必须是讲话的。你让领导和群众一样作发言,说明你心里没领导,这可是原则错误啊!你不懂得维护领导的威严,领导当然也不会给你面子了。
3 L8 P5 }2 \. O0 q7 o1 \! o
! X, y- h5 h0 J* m8 w7 u同学感慨地说,多大点事了?至于这样吗?发言也好,讲话也罢,不就在会上说个话吗?有必要如此较真吗?
0 }- A3 Q' b# V' a) s% r - o7 z$ d; Z- ?' M3 h
同学真是太OUT了!发言和讲话区别大了去了,这可是领导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啊!如果是老百姓,那么什么时候张口都只是“说话”。但领导就不一样了,他说话不叫说话,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叫作“发言”、“汇报”、“介绍”、“交流”、“讲话”、“指示”,什么时候称什么,是须臾不能搞错的。搞错了这些潜台词,就等于搞错了领导的身份,犯大忌啊!
$ P- c/ t. W e5 A6 a" _
# z# T2 O8 B: P! v* n% u关于发言和讲话,事实上是职场一个非常普遍的潜规则,一般人都谙熟此道。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某说:下面请某某讲话。某某却说:我这个不叫讲话,哈哈,啊……要是不懂潜规则的人,听后指定是一头雾水:为什么说自己这个不叫讲话,难道叫放那个啥?岂不知,某某是在客气。可以肯定,在这个场合中,某某是官但不是最大的。在他看来,只有最大的那位才能配得上讲话,而自己只能叫作发言。
8 n( \8 P4 Q9 P" p0 x. n
) v7 _% \3 ~3 y1 K# Y: {$ f& H7 b但只要是官,都有讲话的机会。市长在省长面前发言,在县长面前就是讲话。乡长在县长面前发言,在村长面前就是讲话。组长在村长面前发言,在村民面前就是讲话。所以,发言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代表被动、从属的地位,必须时刻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而讲话则代表高高在上、为人尊重,什么时候都可以信口开河。由此,能够颐指气使地讲话,成了一些人当官以后体现位高权重的一个标志,和专车、秘书的配备是一样的。你说这么重要的身份象征,你却随意剥夺,领导哪有不生气的道理?
$ B8 a7 l$ Y0 c) q
+ m& T5 U% W, ?5 R5 @如果几个同等份量的大官凑在一起讲话,那就更有意思了。主持人必定会让先讲的领导作讲话,让后讲的领导作重要讲话;或者让先讲的领导作重要讲话,让后讲的领导作重要指示。先讲的领导一般也很自觉,不管前面讲得如何慷慨激昂,末了必定会补上一句:我讲的都是初步意见,以某某某讲的为准。意思是说:今天我官小,讲什么都是白讲!后讲的领导也有套路,一般开头就会来一句:某某讲的我都同意,或我都原则同意。意思是说,今天我官大,只有我讲的才是一句顶一万句。只要我不同意,前面那人所作的重要讲话那都是费话。 + X# F; v' H- z7 p0 Z) s# v2 J9 q' g
3 q' c# `0 Z" Y! a相反,对于地位低的人,也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口德”。在有上级在场的情况下,切不可很随意地说:下面我讲几句。要知道,在上级面前,下级是没有讲话权利的。不管说什么,哪怕是真理,也只能说“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汇报汇报”或者简而言之“我发个言。”
; F: q+ K. u' }- }3 O : k+ p; v$ ` G9 a, p Y
由此可见,中国职场的学问真是大了去了。可惜现在的大学都没有这样的课程,都得靠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自己慢慢揣摩而自通。人们常说,中国的性教育太落后了,搞得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都不懂什么叫性。其实,职场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都说这些陋习可恶,但谁又能清者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