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1-17
- 注册时间
- 2010-7-2
- 威望
- 0
- 金钱
- 25
- 贡献
- 5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7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
- 主题
- 4
- 精华
- 0
- 好友
- 0
- 注册时间
- 2010-7-2
- 最后登录
- 2015-11-17
- 积分
- 75
- 精华
- 0
- 主题
- 4
- 帖子
- 7
|
kenny您好,我来回答一下以上的问题,请指教。7 C9 ]* o" x/ H7 l! s! R5 R v
7 w9 R& E% U/ q我觉得国内的文章在做研究之前,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明确的。) I9 j- a, c/ H: R: p3 f
0 e( D' a% c+ W, E9 p2 ]0 W! _第一,到底什么是“理论”,什么是“逻辑”,什么是“理论贡献”,什么是“理论框架”,什么是“思路”,这几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 C9 ]. V' k2 r3 F# s
/ ~5 ~ Q8 Q. A5 g$ L( a4 y2 G第二,理论在研究中到底充当了一个什么作用。. o1 `2 C5 z/ y2 x. h8 X( Y# t2 h5 W# ~
Q" @9 ?+ [, z" N
& U. p- o* C* d! E+ q我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 V3 S; x8 K7 p- w: h) R+ p
" _& M, X! Y* h2 Z! H如果说“理论”、“逻辑”、“思路”以及“框架”这些东西我们很难理解的话,那么我们还是回到现实当中。什么是理论,我认为,理论就像我们手上的一架照相机,我们研究社会现象,其实来讲,就是使用我们手上的这架照相机将我们要研究的东西拍下来,到底能拍到多少,或者说我们的照相机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本质上而言就是理论的解释能力了。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不需要照相机也能观察或总结一下现象规律,那当然可以。但是,遗憾的是,每个人的肉眼都是有差别的,并且各人的感受又不一样,所谓见仁见智,最后可能就很难总结出一个大家公认或者一致性的东西出来。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使用使用照相机呢?因为照相机就有这样的功能,他能将一个外界的现象很好的拍摄下来,如果你认为我没有很好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话,那么咱们可以比照嘛,看看谁拍的照片更逼真或者更能反映现实,换言之,借助于照相机,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以致最后就能将一个复杂的现实完整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探索和研究的目的。所以,总体来说,研究者就是带着照相机在观察这个世界。
& q1 Z4 P7 T! f3 K" g3 s* l6 s/ t+ K3 N7 T: c7 p3 T
既然这样,这架照相机是怎么来的,“自己能不能造一架照相机呢?”答案是,能造也不能造。造一架照相机首先得有材料,没有材料,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材料是什么,材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要素,将不同的材料联结起来,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所谓逻辑、思路或者框架本质上就是一种联结机制。要造一架照相机,你得有材料或者一些辅助性质的导线,等等玩意儿,接着你就可以搭积木似的造一架照相机起来,这当然很好。但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你真的要是造出一个什么特别新鲜的玩意,还是很难的,为什么呢,你想想看,将这么几块材料弄来弄出,按照排列组合就那些一些了,你能有啥新的花招呢?所以说,照相机基本上被人造玩了,或者换句话说,理论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理论,已经非常充分了。这就是我所说的不能造照相机的理由。当然,不能造也只是相对的,你可以将别人造好的照相机换一种颜色、改一个形状,这也是造一个照相机啊。这种造,严格上上来说,实际上就是补充或完善了,很难博得特别的喝彩。照相机如此,理论亦然。这样来说,在理论的发展上,我们似乎都在给前人打工,我们只是在耕耘,而没有超越。大师的作用就在于,找到了一个新材料或独特的联结导线,重构出一种新的照相机构型。我们呼唤大师,其实就是希望他能找到这种材料或者导线,也好为我们接下来开辟一个新的耕耘领域。从这当中,我们可以演化出通常所说的“大理论”、“小理论”,大理论就象那些一开始构型还比较粗糙的照相机,而小理论就象那些很精致的照相机。粗糙的坏处是,这样的照相机拍出来的东西可能永远都是模里模糊的,无法比照或对比,理论发展的初期就处于这种情形;相反,精致的照相机,让我们看见十分逼真的现实,易于证实或反驳(这可能就是易于“证伪”的要求了),理论完善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精致的过程。进一步,这就引出了所谓的理论贡献,理论贡献就是你对现有的照相机到底做出了什么工作。遗憾的是,有的人在说理论贡献时,不是围着照相机来说,而是围绕着其要拍摄的对象来说,严格而言,这是有偏误的。那么,这个世界要研究者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造照相机啊,如果说你不能造照相机,你敢说自己是研究者吗?有的人可能会说,造照相机有什么用呢,你可以将你造的照相机兜售给那些企业家或者做实务的人啊,让他们使用你发明的照相机来观察这个世界,这应该是一个很美妙的事情。所以说,研究者都应该来造照相机,如果你不能原创性地造一个照相机,你总可以将别人的照相机改进吧,虽然层次低一点,但是毕竟在造啊,这也已经很不错了。同样,遗憾的是,有人做研究的时候,不谈造一个原创性的玩意,或者改良一下照相机,甚至有的时候自己手上根本就没有一架照相机。这样的研究,能有理论贡献吗?
; X7 [7 M, R0 C3 ]$ g; w ) ^ e) ^: u1 H2 T. V0 ~8 T
接下回答第二问题。
9 q) m1 ]: H1 w, a% _- G. r& e; z7 W' {3 Q( O* y; p
有了以上的分析,理论在研究中的作用似乎就很明显了。研究者离不开照相机,所以有时说,研究者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在观察这个世界,的确是有充足的道理的。高手之所以厉害就在于他找到了一个好的拍摄研究对象的照相机,比方说可能有专门用于冬天拍摄的照相机,让这位研究者给找到了,这就非常好了。这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失误是,有的人要么随便选一架照相机,在使用这个照相机之前根本就不清楚这个照相机有什么性能,就开始瞎拍,当然也许能拍一点名堂,只能算是一种幸运吧,不具发展意义。# }+ l( H3 i; m7 ^$ ^- Y
* g6 I5 P. [4 k% h% M我谈谈kenny提到的那个研究吧?我认为,主要缺点体现在:
) B2 b8 A# w+ d1 K" U) z
& p/ M% K. D( f7 `& r, h' [这个研究是在使用“社会交换理论”的照相机来观察研究的对象,但是前前后后,研究的结果对于改良这家照相机根本就没贡献什么,何来理论上的贡献?因为,谈理论上的贡献,始终要围绕这加照相机来说,而不是你要观察的现象来说。从kenny提到的那个研究来看,始终找不到他对使用的照相机有什么改良。2 M& K; x% a% Q/ I% s/ a z+ e# \
: U4 L7 r d+ E3 K8 H; g: y+ J ]2 K
那么研究应该怎么来做呢?我的观点是:研究还要是从现实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有趣问题,找到有趣的问题,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可用的照相机将这个有趣的问题所内涵的景象给拍下来,研究人员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找到有趣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找到一架照相机。如果这架照相机刚好拍下研究的景象,当然是求之不得了。事实上,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很多的时候,都是为了研究的对象造一架照相机的。当然到底怎么造,就又回到了“自己能不能造一架照相机”的问题上来,参照上面的回答吧。 v( K! e& J5 u$ x0 k%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