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3-24
- 注册时间
- 2008-6-30
- 威望
- 454
- 金钱
- 12215
- 贡献
- 152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4191
- 日志
- 11
- 记录
- 0
- 帖子
- 862
- 主题
- 35
- 精华
- 0
- 好友
- 63
![Rank: 3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3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3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3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3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30](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签到天数: 38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女](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2.gif) - 注册时间
- 2008-6-30
- 最后登录
- 2016-3-24
- 积分
- 14191
- 精华
- 0
- 主题
- 35
- 帖子
- 862
|
关于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在理念和产品层面的讨论已不少,但很多人还是对“什么是知识管理?”不明所以。很多号称“知识管理”的产品,不过是网络门户、Email、BBS等的组合,与理念似乎相去甚远。本文作者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出发,回答了关于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看看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它怎么能在竞争中助您的公司一臂之力?
8 [( C: O* q. y, S- P
4 r! v {4 x3 o: i1 M' W 什么是知识管理?
9 Y5 T: s) o- N( ^4 K# J/ [
: n3 d; T4 D" ] 很不幸,对于知识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就像人们对什么是知识至今形不成一致的认识一样。为此,最好在最宽泛的背景下思考知识管理。简单地说,KM就是组织从他们的智力和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过程。通常,从这样的资产中创造价值包括在员工、部门间,甚至和其他公司共享这些资产,以达到最优行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定义没有谈到任何技术;虽然KM通常是由IT推动的,但技术本身并不是KM。
/ L4 w5 I' S/ a- x% C
+ G6 q% L3 J. o$ A- i1 g; e 让我们以高尔夫为例做进一步说明。假设高尔夫球童是一个知识工作者,好的球童可不仅仅是背着球竿和追着跑动的球。在被问到问题的时候,球童应该给打球的人提建议,比如:“这样的风会使球多飞15码远。”好的建议最后换来的是大笔的小费。另一方面,打高尔夫球的人,因为从建议中获益,就会愿意再次光顾。如果一个球童愿意和其他球童分享他的小窍门,那么他们就都可以赚大笔的小费。
B6 \' R- P: O# v ?) D
5 p; ^% f$ _& `( n5 l KM怎么能让这一切发生呢?球童总管为了鼓励球童们分享他们的经验,也许会考虑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奖励积分,可以用于购买附近店里的商品。一旦收集到了最好的建议,业务经理也许就会把它印在笔记本上,或者输入PDA,然后发给球童们。- U6 \) [6 I% ~. [1 ]( Z0 [" ^
7 r9 F" }. f9 k 设计良好的KM产生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是赢家。在这个例子里,球童得到更多的小费和购买商品的好处;打高尔夫的人成绩更好了,因为他们从球童的集体经验中获益;经营者获益是因为成绩越好,就有越多的回头客。
) U4 G( H* p! {8 l/ Q* |. S1 E/ H3 {+ D8 L1 S' o/ Z9 B7 n
什么是智力和知识资产?/ W* ^2 U% Q# }3 W' \1 i
" c& ]) q' j/ Y) r3 E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价值。因此,每个公司需要自己定义什么信息是合格的、可以称之为智力和知识资产。通常,智力和知识资产分为两大类:显性的和隐性的。前者包括专利、商标、商务计划、市场研究以及客户名单等等。通常,不成文的规矩是,显形知识是所有运用IT可以以文件形式存在、可以存档以及可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或者说存在人的大脑里的“知道该如何......”的知识,是一个难把握得多的概念。隐性知识先天的挑战在于,找到如何识别、产生、分享和管理它的方法。虽然email、组件、即时信息和相关技术能够推动隐性知识的传播。对很多企业来说,首先识别隐性知识就是重要的一道槛。# j- P* ?9 W7 W% B/ b3 b
, ^) @* P7 P% G) i KM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p) K* m- M5 f8 Y7 s% D; \
$ N7 c! j* ]2 I! z7 r
KM带来的部分利益是和节约成本直接相关的,另外一部分则很难量化。在现在以信息为中心的经济时代,企业发现最佳机会并最终获得最大利益的源泉,是智力而不是有形资产。为了从企业的智力资产中获得最大的利益,KM实践者主张知识必须分享,而且知识应成为协作的基础。然而,更好的协作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KM充其量毫无意义,有时还会有害。结果是,有效的KM系统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做如下事件:
% [7 T$ b% U& Y( H" U
* W- W1 B0 p/ q1 _) X& u ◆鼓励自由的思想交流,推动创新。
3 D" G3 d8 j8 S
$ U2 S5 |5 N" C% a ◆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 K- ?+ ~3 I( u1 m
/ w2 E# y2 \6 j7 s1 \' U4 _) O ◆使产品和服务能更快上市,增加收入。- _3 g7 B$ E/ A+ c
7 y/ }: U" T; J) t% _5 S" u
◆认识到员工知识的价值,并因此对他们给以奖励,从而增加员工的保留率。! R( G2 c" s: O' d
& c7 ?2 k" ^) ^* _* t9 I$ g( Q& i# K
◆通过去除多余的和不必要的流程,使运营更顺畅并缩减成本" [0 s7 Z a! \6 @6 a" p
. g% k3 L/ r5 U& T
这些是比较普遍的例子。而创造性的KM几乎能够在任何业务部门起到提高效率、产量和增加收入的作用。! h! S8 `7 |! d
+ ^( p' O" X0 r1 v KM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3 Z# s, q8 F1 C# E. `
. @2 @2 B. k& B" H1 }, V' }- G% M0 q 让员工参与进来3 N( J1 w7 a: a
) ` Z( j, M! p+ D m: ^/ a/ j0 V( J" X KM领域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忽视了人和文化问题。在一个个人知识受到重视和得到奖励的环境里,建立一种意识到隐性知识价值并鼓励员工分享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怎么向员工们宣传KM概念都不过分。毕竟,在很多情况下,员工并非自愿而是被要求交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而这正是体现他们个人价值的最大特点。
6 ]- L* [; E2 C$ I& G! I
& _, t( n @6 _6 n d$ B 企业激励员工参与进入KM的方式是建立激励制度。然而,这么做很有可能产生的结果是员工参与只是为了得奖,而不考虑他们贡献的信息的质量和相关性。最好的KM操作要尽量做到对员工透明。理想地说,参与KM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回报。如果KM没有使员工的生活更简单一点,那它一定会失败。& a% G/ c `+ \3 x3 J" A% w B
9 N/ @+ ]6 y7 B. g. u. C- A
让技术指导KM?
% d% v% L, f+ u' R! I1 C0 |* u4 \# H: ]5 m/ F* h: {% c
KM并不是一个技术词汇。当软件供应商向你贩卖他们无所不包的KM解决方案的时候,千万不要被他们骗了。企业实施一个核心的数据库系统,电子消息平台、网络门户或者其他任何协作工具,就以为他们建立了KM系统,他们不仅在浪费时间,也在浪费金钱。, |: A) Y: K! C
4 [7 w/ h$ U4 m: W" g
虽然技术能支持KM,但技术并不是KM系统的出发点。把KM决策建立在“谁”(人)、“什么”(知识)和“为什么”(商业目标)之上,而“怎么样”(技术)是最后考虑的问题。
* }+ Y9 e: g* |9 m8 D: Q& m
. w1 B$ m$ ~9 f( x# i 没有特定的商业目标?
* |9 K7 u8 |. N" B+ V v
3 }( x1 R- ^6 | E" t3 I/ Z" n 一个KM系统不能脱离商业目标。虽然分享最好的经验是值得颂扬的点子,但这么做却必须要有一个商业原因。没有实实在在的商业目标,实行KM是徒劳的。7 Z! o5 ]8 t$ f" D: q ]
! h! g0 a7 d0 R3 o5 }2 i' B KM不是静止的; R4 h+ Y! B0 |; I7 s1 X5 G
/ _1 P+ p4 v* P6 J3 M) }* U
和很多固定资产一样,知识的价值随时间的流失而贬值。因为知识会很快变得陈旧,KM系统里的内容要不断地更新、修改和删除。此外,知识的恰当性和员工的技能一样,在任何时间都在变化。因此,KM工程永远没有尽头。就像产品开发、营销和R&D,KM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商业实践。: M& v, q& O# @: b! A+ T
1 g j- ~8 m; r" O: x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
5 y2 O9 m4 j5 O3 k1 l9 X% [
/ G, n7 N5 B4 @$ r' Y 企业需要持续关注,不要让信息过量了。数量往往不等于质量,对KM也不例外。事实上,KM工程的作用就在于识别和传播从信息海洋中产生的知识。4 }6 A; Y8 w0 G9 [
! ^: }" D; ]0 z: Y' @) O 谁应主导KM实施?/ W7 F2 P+ N1 V N- n6 U
6 T1 c3 o1 p- m4 C# ^
既然KM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业务操作,企业范围的KM实施不应该由CIO主导。(CIO是主导IT部门内KM实施的合适人员)。 一些企业有专门的由首席知识长官或其它高层执行人员领导的KM人员队伍。有些公司还需要一个实施KM的部门内的管理人员的支持。) ^4 u/ \7 ~# B) U! Y
7 ~* T$ T7 M- u' |! ^7 a% M+ V 什么技术可以支持KM?; O/ m1 } W- H
& B: h! ~: Q e0 S4 ~& T' f
KM工具从标准的、现成的email套件到复杂的、专门为支持社区建设和身份识别的协同工具,应有尽有。通常,工具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知识库、专家搜寻工具、电子学习(e-learning)、讨论和聊天技术、同步交互工具以及查询和数据挖掘工具等。7 d2 O3 a# D2 e# V# m8 J! m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