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7-26
- 注册时间
- 2004-11-21
- 威望
- 0
- 金钱
- 4784
- 贡献
- 9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87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88
- 主题
- 20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1-21
- 最后登录
- 2012-7-26
- 积分
- 4879
- 精华
- 1
- 主题
- 202
- 帖子
- 488
|
板凳
发表于 2005-3-11 15:0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白领丽人、黄段子、性骚扰?
三、是思想开放,还是世风日下?
# s! F( |3 g) t" |; d; D2 b, R& }' l) a/ |0 [% A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界朋友实话实说:“现在思想这么开放,说几个黄色笑话算什么呀,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过敏。”他认为在特定的场合讲几个黄段子能活跃气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和“性骚扰”实在搭不上界。另一位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士很有感触地说:“现代人生存的压力这么大,生活的节奏这么快,交往的功利性这么强,互相缺乏真诚,心里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面子上还要亲亲热热,于是黄段子这样的东西就大行其道了。”他不认为讲黄段子有什么不妥,无非是耍耍贫嘴而已。
1 L: x/ _7 O: z" n2 Y9 e
# l: E/ @. n1 \* i( L# r7 k 深圳《女报》一位编辑多年走南闯北,对黄段子在文化圈的流行有着深切的体会。她说,有些黄段子只是点到为止,甚至是不点自到,编排得幽默睿智,倒不令人讨厌,而那些牵强附会,尤其是赤裸裸搞笑的黄段子,则令人难以接受。她认为,如果一定要讲黄段子,必须分清场合和对象。先生们在一起讲讲倒也无妨,无非是在道德的边缘打个“擦边球”取个乐子而已,但如果有女士在场,就要慎重开讲,要考虑到大家的熟识程度和女士的实际感受,如果把握不好分寸,让女士处境难堪,那么即便算不上“性骚扰”,起码也是对别人极度的不尊重。' K- t: O& M- n; K
t* C1 {! i3 y) n+ ?6 R 不是什么文明的东西,但是罪不当禁,讲讲无妨,但要把握好“度”,不要过“火”,这是受访者对黄段子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看法和态度。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对于黄段子的这种“宽容”和“模糊”,男性甚于女性,年少者甚于年长者。! m1 ~ y R9 M8 T, W+ R8 u Z
: i) M, O, I" M1 T 一位退休前在文化单位任职的老干部直斥黄段子是“环境污染物”,明明是猥亵淫秽的内容,有些人偏偏津津乐道,谈到热衷此“物”的人不在少数时,老干部除了连连叹息“世风日下”,又显得无可奈何。
/ B" D0 y$ ?5 d3 g2 q5 O# _. V2 p: ?4 G# }) D
河南省妇联宣传部部长刘梦霞表示,大部分黄段子以性为内容,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女性的身体,对女性轻者是性挑逗、性别歧视,重者是人格污辱、性骚扰。但是,黄段子以“笑话”的面目出现,貌似幽默,得以招摇过市,放毒于无形,实则更具有腐蚀性。她称黄段子流行是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风气,呼吁人们自觉抵制。; S5 u; p- W4 b; b
1 t8 {2 e2 p: n
四、“瘾君子”的别有用心在行为空间相对自由宽松的今天,人们对黄段子心态不一,各抒己见,倒也不足为奇,但是应该看到,确有一些“极端分子”,传播黄段子像吸烟、吸毒一样上瘾,不分场合和对象,唾沫飞溅,大讲特讲,在客观上使别人、尤其是女性感受到了人格的污辱和精神的伤害。
( ?! y( ^" [0 g- f9 J
! C9 }* [6 T& w' e$ f2 A9 j& c 郑州一家电器销售公司的郭女士说:“有些人讲黄段子,越是露骨的内容讲得越起劲,越是有女人在场讲得越起劲,以前我们公司有一个男客户,每次往酒桌上一坐,红光满面,油光闪闪,张口闭口都是下流笑话,而且还特别来劲地往我脸上瞅,引得桌上的人都往我这边看,那股淫邪气真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打了个生动的比喻:“黄段子就像香烟一样,明明不是什么好东西,偏有许多人爱。要是几个男人都有这种嗜好,凑在一起放放毒也不关别人的事,可是如果有女人在场,仍然肆无忌惮地放毒呛人就是没有修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哪个男人在酒桌上敢故意往女人脸上喷一口烟,女人敢还他一个大耳光,大家还会觉得应该,可是,下流笑话赤裸裸地说到女人当面,比用香烟挑逗更下作,那些人却都一笑了之,真是变态。”/ J& H5 d. {/ o8 x
. [7 z$ b1 r& f3 O2 J$ R/ x 一位在该公司实习的女大学生则告诉记者:“一些客户知道我们不敢得罪他们,酒桌上除了谈生意就是说黄段子。有一次,一个客户讲了一个笑话,我听着既不可笑也不黄,就没有在意,谁知他讲完后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随口答了一句,没想到屋里的人发出一阵古怪的大笑。我仔细一想,原来他的笑话乍听没有色情意味,其实里面有个陷阱,我这一应答,自己就成了黄笑话里的角色了。我当时气得差点儿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到公司的应酬场合了。”, }' E# ]0 W( q; ~# q& u
# I* C8 v5 g' ^& P5 R7 b* Z 五、法律对黄段子说“不”!3 M; W! Y5 w" v( \
$ S( K! c+ e5 A$ l2 D 一些律师从法律的层面上围绕黄段子进行了探讨。一位女律师认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一些人有讲黄段子的自由,人们只能站在道德的层面上谴责他,却不能限制这种自由,这就是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区别。但是,同样地,人们也有不听黄段子的自由。当这两种“自由”发生冲突或者冲突升级,法律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一方受到制约和制裁。因此,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受到性骚扰,完全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向讲黄段子的人讨说法。) _- ~* {: k, Y0 |! f0 A* t8 t
( e3 [) _" ~" o* I' j6 J7 u 她举例说明:“如果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编排成黄段子里的角色,或用语言陷阱引诱别人回答问题,‘自投罗网’成为黄段子里的人和事,便可能因污辱他人而违法;如果这样的黄段子传播出去,则有可能构成名誉侵权;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污辱诽谤罪。”/ J5 P% J8 P* _ ?6 {
6 j. z/ Q8 X. T2 Z6 o2 `6 r$ s 法律是对付“过火”黄段子的一种武器,但是,就现实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黄段子尚未触及法律的“高压线”。8 Z& E+ o3 Y/ I2 O8 N" w
- {1 I& L# W3 z3 Y3 X3 f
六、提倡文明,反对庸俗黄段子自古有之,昔日乡村野店的说唱戏台上,流浪艺人的凄惶小曲里,不乏糅杂着黄段子的成分,成为引车卖浆的下里巴人的乐趣。有人认为,黄段子的存在反映了大众一种“欲望式的文化”,人类肉欲的体验一般被视为是非正统的,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交流,在中国,老祖宗更是传下来许多关于性话题的忌讳,于是有人想要表达某种微妙的感受,就采用粗鄙的笑话来宣泄。" C8 t! O6 s# M/ z& K! k
% c- k) s+ F$ d% Y- `5 [1 ? 今天,我们的性教育、性知识传播仍然不甚通畅,关于性的欲望表达和体验表达仍然被视为私秘,所以传播黄段子仍然能激起众人集体叛逆式的潜在快感,同时,从另一方面讲,我们的社会生活又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文化消费空间和话语权。于是,新版黄段子便得以大行其道了,这,也许是不少人对黄段子持宽容态度并义务传播、乐此不疲的文化根源。
9 [. W' _9 ?. N' l; I) Z5 J1 n& N3 _
当然,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和乐观。当我们从法律的角度为黄段子划定“高压线”的时候,从道德的角度讨论黄段子的“分寸”的时候,从文化的角度为黄段子寻找“合理出处”的时候,也必须看到,并非有了这一切,就可以接受黄段子的流行了,因为,现在一些人缺乏理想、信念和追求,靠这样的东西在茶余饭后开心解闷,也是造成黄段子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 f. ?& \# m% V2 L* e
5 L9 x( t; Q( @ 黄段子也许不是洪水猛兽,但是,黄段子流行的世风,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少数官员热衷于黄段子…
1 r r1 Y* _4 m$ A& L& ?5 w, Z$ q, n, S5 F9 f7 {2 r. c4 i
…生活趣味的高下对官员往往是块试金石,经常沉湎于酒精和黄段子中,你能想象这样的干部能干出些什么政绩!
1 ]' ?! r2 b. V" m% T
* a0 a* q$ [+ |; M) I 酒场上的黄色话语盛行,一些官员和上层头面人物的加盟,使这股浊流来势更加凶猛,决不可看做等闲小事。“这是一家媒体针对黄段子的盛行所讲的一番话。0 `% Q9 X1 n6 G) C; V; Z1 D1 e7 q
0 T4 {7 y$ ?6 ]- j% V' e6 N
同样地,原该在校园里发奋读书以图报国的学子,对二尺讲台上传道解惑的老师视而不见,却低头在课桌上创作着黄段子,用小刀镌刻着“课桌文学”;原该在商界叱咤风云,凭依财富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商人,却沉溺于琐碎萎靡的黄段子,三句话不离身体的下三路,这些都“决不可看做等闲小事”。
/ c2 `; d7 z4 _- c, |4 r; x7 T+ b/ _2 G, m. F
一个人偶然不失分寸地讲一个黄段子也许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一个民族如果沉溺于黄段子的浊流中,则大大地不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