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2
- 注册时间
- 2012-7-26
- 威望
- 340
- 金钱
- 3272
- 贡献
- 8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443
- 日志
- 107
- 记录
- 0
- 帖子
- 200
- 主题
- 120
- 精华
- 0
- 好友
- 7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12-7-26
- 最后登录
- 2014-12-2
- 积分
- 4443
- 精华
- 0
- 主题
- 120
- 帖子
- 200
|
误区一:忽视团队协作与学习. t) s3 q+ `" X. n% u3 m9 @
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市场的培训费用比较低,而且这些钱大都是被培训讲师个人赚了,他们的工资可能比一个CEO的收入还要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把培训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培训师的身上,而忽视了一次成功的培训应该是由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的。( M, j" F8 s) e. M; S. ` ]
一些培训公司经常是这种状况:请个老师,找个教室,就完成了一次培训,根本不管有几个章节对客户有用,所以他们对培训讲师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专业的培训机构给客户的一般先是培训的框架,内容则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情况制订出来的。培训师在这里只是作为执行的一个部分,他们注重的是整个培训团队的协作。: o8 @2 @8 ]4 h7 s
误区二:全盘引进流行课程
; d+ v9 f* A7 ~# ^; O, J2 F 没有一个课程适合所有的公司,因为课程是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人员素质和公司目标而制订的。同样,引进国外的课程也不应该照本宣科。
/ y4 |- \; {5 o0 G/ R- X5 Y 目前国内很多课程都比较陈旧,主要是一些学术性的课程,企业培训的课程非常缺乏。就目前国内风行的MBA课程来说,MBA课程在国外主要是用于个人的素质能力、思想方法的提升培训;但企业培训针对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司,致力于企业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培训系统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培训课程、培训师和培训流程,而最重要的是培训流程。通过流程把培训课程与培训师进行整合,通过对客户需求的了解,通过对课程的个性化定制,通过对课程培训后的效果评估与跟踪,以达到培训的最大效应。! i$ g1 _2 k- l" U
误区三:培训不是救火$ U2 `: G' O6 v H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另一显著差距是,国内培训往往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意性,或者像救火一样,出了问题才想起培训。而国外优秀企业的培训则带有很强的计划与前瞻性,与企业的战略文化相结合。+ ~: r- r" q4 p4 X# d
国外优秀企业是怎样来做培训的呢?基本上他们做培训的目的比较鲜明,公司有一定的理念和操作的方法,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能把这些内容统一下来,使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方向。每年他们都会对培训计划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比如今年要对销售整体人员在顾问式销售方面有所改进,对客户的关系方面进行改进……这些内容在年初的培训计划中会清楚地罗列出来。& f3 z! @2 M( ^! D! ]4 C
培训不是救火,不能够等到烧起来了才想起来。要把培训当成一个长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确定培训的课程和流程。& v+ h3 R. ^+ j
误区四:培训不是治病
6 k/ c- ~( `1 d4 A; k, b6 o( w 许多中国企业喜欢把培训机构比作医生,实际上,培训机构最合适的角色是球队教练,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病人很被动,而队员则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毕竟教练不可能代替队员上场踢球。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并不能取代客户的日常管理责任,而是以事实为基础,为企业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说服力的具体建议和培训计划,协助企业人员去实施。( v( S+ @! N% B" N7 H
目前,国内企业对于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但在价值的认识上还是存在一些误区。
/ z* n' [1 [' l4 F4 e, u+ z0 _ 如国内企业一般都能够理解并会积极配合培训前期的工作,但在看到报价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贵,而这个时候他们不太会接受这个价格。
3 N8 T4 E( _% J' ?3 q4 J 好的培训是一个团队整体去做的一整套服务,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成本和价格自然会比较高。在效果评估上,要坚持从不同的层面来检查培训的效果,避开培训的雷区,找到培训的重心(比如学员在知识面上有没有增加,在培训后有没有真正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在工作中,在使用的时候是不是能很清楚很适当地去使用),这样,企业培训才能少走弯路,获得实际收效。
8 c7 A- P$ Q9 ^7 p& j* P
+ [6 S% K9 }9 o H%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