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9-9
- 注册时间
- 2014-3-8
- 威望
- 0
- 金钱
- 129
- 贡献
- 99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2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3
- 主题
- 7
- 精华
- 0
- 好友
- 1
  
- 注册时间
- 2014-3-8
- 最后登录
- 2016-9-9
- 积分
- 228
- 精华
- 0
- 主题
- 7
- 帖子
- 43
|
4 _5 w+ Z! \5 Q' F% h r. V- y0 m) L
关于聚合问题,以前自己刚接触的时候,网上找不到相关人的回答,现对此做个回复,以便后人学习。
4 c; X6 E7 h, F) i0 ~9 S关于使用组织层面的变量时,我们通常是用共享单位特性的组织变量,即用个体成员感知到的团队的属性。- Z1 w' X, b# n. L9 m
聚合的时候,我们需要先进行聚合检验:
& m2 W s# O" ]& J8 ?0 m1.组内一致性 rwg,有计算公式,具体公式可以查资料。加入你搜集了30个组织,那要分别计算30个rwg,然后求平均,rwg的范围一般在0~0.5,如果大于0.12就可以了
) q& l A% [0 \8 H4 [; Z, A. B' H2.组间相关 ICC(1)和ICC(2)., \8 y" f$ j3 w7 w5 V. ~8 v
ICC(1)=组间方差/(组间方差+组内方差)。+ Z" l% y, E2 [+ p& S4 P$ N# @4 O# U
假如我们检验“组织支持感”这个变量的聚合效度,如何找出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呢?
+ ` r; i J! O把“组织支持感”放入第一层做因变量:3 M0 t) ?2 `6 q+ D
Y(组织支持感)=a+u16 }' ]2 ?& p1 U( F9 b/ r2 s
a=c+u26 u8 i% ] w, h. w5 L# A) ~
如上所示,u1是组内方差,u2是组间方差,( { N5 | W/ @2 W
) R" P! M! g4 j! {" I* O, T4 YICC(2)的公式不细说,有兴趣的可以看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