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9-7
- 注册时间
- 2014-5-10
- 威望
- 0
- 金钱
- 35
- 贡献
- 2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6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 注册时间
- 2014-5-10
- 最后登录
- 2014-9-7
- 积分
- 62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5
|
本帖最后由 aronson 于 2014-5-15 16:52 编辑
8 I; D: G, H/ \& k e8 C2 j" N; A C
Hi, Kenny,
G; Z7 m8 C( |5 _4 t: { 我之前构建了一个研究框架,探讨A管理行为与员工C挑战行为之间的关系中,B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以及工作自主性对这一调节效应的中介(研究模型类似于:Adam Grant, Amy Wrzesniewski (2010), I won’t let you down… or will I? Core self-evaluations, other-orientation, anticipated guilt and gratitude,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5, 108 - 121。具体请见本帖后面我自己的跟帖)。实际调研数据分析结果基本证实:工作自主性中介了B领导风格对A管理行为与C挑战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上述这些问题的分析(即研究框架中的实线箭头)与Grant等(见跟帖图)研究类似。此外,分析结果还发现自主性也部分地中介了B领导风格对C挑战行为的作用效果。% `* t/ @2 {& T* p
我现在想向您请教的问题是:研究中的工作自主性既作为中介变量(B领导风格——C挑战行为),又作为调节变量(A管理行为——C挑战行为),这个会不会违反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相关统计逻辑?
U# x e' o Z& G# ?% G: A: C 另外,在我的这个研究中,工作自主性对B领导风格与C挑战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以及对于B领导风格对A管理行为与C挑战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的中介,分开进行回归分析(也就是我现在的做法)是否妥当?Grant等学者的研究中,调节变量自身对后果变量并无显著影响,所以未涉及我所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非常期待能得到您的指导和点拨!) |; }0 V. L. o+ o1 K: W
4 y, k3 C: P taronson
- o3 n+ T8 v* @% O/ o: d+ x
( A; q/ s' Q* k* e6 w
7 M9 x+ E3 {- R7 P+ o, C8 ~
" z9 @7 r* z' x+ z) x7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