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4-5
- 注册时间
- 2006-3-31
- 威望
- 0
- 金钱
- 3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0
- 主题
- 2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3-31
- 最后登录
- 2006-4-5
- 积分
- 3
- 精华
- 0
- 主题
- 20
- 帖子
- 20
|
四成“海归”期盼月薪过万 “海归”回国只选北京、上海 ( u) V7 Q* p9 {- C' A$ `$ ^+ u
& z7 @1 r6 ]2 M- l0 B" L3 X
近日,由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华英才网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留英归国校友职业发展讲座及小型外企招聘会”上,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张廷文就“海归”的最新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归”回国就业的机会不少,薪资增幅也令人满意。而就业路上最大的障碍正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对就业城市、企业的挑剔。
; ]9 y# M$ \2 M7 {! n' x, Y* L* i' `/ R! t$ L) X5 b) N6 |2 |" u# X% U2 [
40%“海归”月薪期望过万 ; o# q! p' y" F* U* Z
% y7 X9 R7 k( Q5 H2005年外企薪资统计显示,“海归”平均薪资增幅超过外籍及港澳台员工列首位,其在外资企业中薪资增长达到5.18%,列第一。但是,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岗位上,企业愿意的月薪与“海归”的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
' s, j M- K3 |" ^: d
' @2 ^: x5 v. X9 U- X张廷文告诉记者,根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有四成以上的“海归”表示,他们在国内找工作,期望月薪至少要10000元,而超过20%的“海归”期望在国内的月薪不低于6000至8000元。只有2%的“海归”表示,如果实在没有退路,他们勉强可以接受月薪4000元以下的职位。
6 r% [& G5 t& y! f1 [% z; m& Q& E
% Z- q# |+ a8 P$ N, C' E专家建议(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韩愉):求职时如果自己的履历和职位要求存在差距,也不要退缩,应该大胆尝试。但是,在月薪等条件要求上应该务实。 . c; b; z/ V* }
- z$ { ~; a; h+ w- o" a8 O“海归”回国只选北京、上海
) n8 L& s3 |% f5 X8 l1 ?1 b3 C7 y& Q* y% {& H& v0 z, Y' B
根据中华英才网不久前所做的一项关于“海归”就业的调查显示,有87.7%的出国留学人员表示他们希望毕业后能回国工作。但是,回国就业最理想的就业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而从就业公司的性质来看,34%的“海归”选择到外企就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从“海归”就业职位来看,41%的“海归”希望做执行层的职位,38%的“海归”希望做中层管理者,15%的人期望做到决策层。 $ q# u& u; S, r% h4 Y( U5 F) K# A
0 Y8 k1 z# X. O( b
专家建议(新浪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学MBA的海归,找工作时不要一味地想要领导别人,从基础职位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I+ g- U1 y' l* |2 {* p" Q5 l
$ Z, i! j4 u% K4 ]9 K三类归国人才最好就业
; W6 g: v* S9 u4 Z4 K) Y+ b1 R5 ~" ^2 |& ~ O/ S+ E
张廷文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给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比如以海尔、华为、TCL等企业为代表,这些已走向世界各地的企业,目前紧缺以下人才:一是发展知识经济所需的学科人才;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三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WTO规则的高级管理人才,四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K* [1 o" v3 F: J1 m! @( @5 E
6 ?1 g7 {2 R* z而通过对中华英才网最近一年外企招聘业务的分析,目前三种类型的归国留学人才最容易就业。一类是“功能型”的人才;一类是懂资本运作,了解东西方企业制度的高端人才;而最后一类是保险行业的人才,如精算师。 " T% D V7 z! I7 o$ h) b
4 W! C' X a7 J Q( L9 M
专家建议(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张廷文):“海归”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多重语言及文化背景;活跃的思维,不停顿的创造热情;熟悉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运作方式;熟悉部分行业的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所以只要定位准确,找一份适合的工作还是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