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30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3203
- 贡献
- 14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34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42
- 主题
- 4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4-30
- 积分
- 3348
- 精华
- 0
- 主题
- 445
- 帖子
- 1342
|
沙发
发表于 2006-7-11 09:3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1
[B] [color=#0000FF]人工成本最高12万/人[/color][/B]
[B] [color=#FF1493]“十二豪门”财大气粗的后面,是央企员工令人艳羡的收入。[/color][/B]
中石油集团2005年度将675.8亿元用于了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2.2%.这一数字比中部大省河南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还要多(同年度河南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7.5亿元[B])。[color=#FF00FF]以中石油职工114.01万人(2004年度数据)计,人工成本人均5.92万元/年。[/color][/B] 不过,这在中国移动集团那里只能甘拜下风。夺得了“十二豪门”人工成本头把交椅的中国移动,11.2万人花掉了136.7亿元的人工成本,人均12.36万(此处职工人数仍然用的是2004年度的数据)。
“十二豪门”人均人工成本,中位值在6万-7万元之间。而该年度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东部省份是2.24万元,中部地区1.5万元不到。
[B] [color=#20B2AA]“十二豪门”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color][/B]
就人工成本增幅而论,中石油集团最为惹眼——人工成本同比增加22.2%,而销售收入同比只增加了19.9%,人工成本增幅高于销售收入的增幅。
而它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石油股份,年报显示它从2001年上市以来的五年,雇员酬金成本每年分别以12.3%、12.0%、14.4%、29.4%的速度在增长,到2005年这一成本已经在5年里翻了一倍。
据了解,中石油股份公司雇员酬金成本主要分两部分:工资及薪金和社会保障成本。以2005年支付的296.75亿元雇员成本为例,工资薪金部分占了193.5亿元,社会保障成本花去了103.24亿元。
人工成本“井喷”的不只是中石油一家。远洋运输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9.2%,而人工成本同比却增长16.5%.
在全部169家央企中,人工成本同比增幅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幅的企业有72家,人工成本同比增长超过30%的企业有23家。
2005年度,中央企业人工成本同比增加了13.5%,而其他人工成本却同比增长了27.2%,高于同期销售收入7.4个百分点,其中有55家企业其他人工成本同比增长超过30%.
“部分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过快,在工资、福利及保险费用之外的其他人工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控制。” 国务院国资委对这份统计年报分析道。
[B] [color=#FF4500]工资生成体系[/color][/B]
有主流观点认为,央企这6000多亿的利润应该尽快上缴,以免留存在企业体内循环,搞乱了央企的收入分配秩序。
但统计数字表明,此论似乎是个“伪问题”。
即使是央企“十二豪门”,也没有哪家说自己的钱多得花不完。以如日中天的神华集团为例,截至2004年,神华集团资产负债率65.1%,集团每年要拿出100亿元还本金和利息——而集团2005年度的利润也不过220亿元,而且还是在煤价高涨的好年份。
企业要发展,就要继续扩大投资。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要在电网上投资8500亿元,以目前一年一百几十亿元的年盈利能力,即使上缴了利润,恐怕今后还是得返还。
那么,这些中央企业的巨额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呢?员工的高工资水平又是怎么来的?
谜底在中央企业独特的工资生成体系中。
国资委成立后,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管了196家中央企业的劳动关系。也是从那时开始,国资委开始了央企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现有中央企业的工资水平,是在原有基数上根据利润完成情况决定的。”一位央企总会计师向记者介绍说。
而各个企业的工资基数是在2003年由国资委确定的。“每个企业的工资基数都不一样,跟所在地区工资水平、行业工资等都有关系。”上述央企的总会计师说。
例如民航业的工资基数相对就定得高些,东北地区的企业比东北沿海工资基数定得要低一些。
“当时大家得知国资委要做国资经营预算,很多企业的工资基数定得都不低。”一家中央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延续的是工资和效益挂钩(即工效挂钩)方式,但国资委对这一制度做了一些改进。比如,从2003年开始中央企业不再实行单一业务量(实物量)指标挂钩,而是以实现利润为主要挂钩指标。
与此同时,改进工效挂钩基数和浮动比例的核定办法——将原先的按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纵向比较进行核定的办法,过渡到以企业纵向比较和同行业企业之间横向比较相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