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94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复制链接]

225

主题

4

听众

52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7-7-17
积分
523
精华
1
主题
225
帖子
6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5:5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言: 6 L+ f' [$ j+ g+ y   今年7月初,我应邀跟北京一家专业培训公司的客户经理洽谈培训合作。席间,我们无意中共同聊到了市面上有些讲师的不思进取、自身不善学习的问题。比如三年前听他的课放在三年后再听,基本上还是原来的那些内容,甚至连在课堂上所举的案例和鼓掌的时间基本上都差不多。于是,从那天起,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可怕的问题,如果不能慎重对待并认真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讲师队伍的声誉和发展。所以,今天就专门撰文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并与圈内外朋友共勉。 : U( e8 ` L( b: R! u" C# O* p2 S- z/ V: O V% P J. ?" t   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无从学起” & C2 {! O1 E. i0 P/ P0 g 4 \7 A0 e. U8 H# O# t) @5 E0 v   如果说很多讲师不思进取,其实冤枉了一大部分好学上进者。其实,客观来说,有过企业从业经历的人数以亿计,但真正能作培训讲师的也就是那几十万人。这里面除了口才、幽默感、现场感、体系性、逻辑性等语言天赋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培训讲师大多数都是有着非常强的快速学习、消化吸收和个性输出的能力。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也是很多企业从业者不能成为培训师的一道门槛。 4 e; A) b- ~$ I6 M1 D$ N/ E1 h 3 x+ D, [6 W. v  但问题就在于,一旦做了职业培训讲师之后,毕竟讲课的挣钱速度比在企业上班还是要快很多的,这就像很多做惯了“小姐”的人很难再“从良”一样。于是很多讲师便更多的是在一味地讲课,所以就没有什么自我学习的机会了。就这样,其“输出”逐渐远远大于“输入”。这就像一个水池子,光有出口,没有入口,或者入口很小很小。久而久之就很难解决池子里面水的良性循环问题。慢慢地,就真的从“无从学起”演变成了“不思进取”。 - @0 ?, V" M% c* b4 `, s Q+ A+ Y) W8 J/ W0 D U: d5 t3 @- ^6 _   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有的讲师每年会给自己专门留出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自我学习时间,以此来解决知识的自我更新问题。这个办法乍一听起来很不错,但如果真要落实的职业培训讲师身上的时候,其实还是很难的。我们每个讲师都可以非常诚恳地问问自己,当每个人都在忙着挣钱的时候,又有谁能够彻底静下心来闭关修炼几个月呢?这是一个人天然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权衡,除非有超强的自制力,否则是很难做到如此“入定”的。所以,越是知名的培训讲师,其自我更新的“入口”问题就越严重。

225

主题

4

听众

52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7-7-17
积分
523
精华
1
主题
225
帖子
656
沙发
发表于 2006-7-31 15:5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六大行动帮助培训讲师自我更新: ( \- a% I* V! E  1、 关注财经时事,多做财经评论6 C# s1 ]( a: s4 C5 q1 U 8 i: u U B; w% \   通常情况下,越是知名的培训讲师,就越是拥有几门自己独有的“套路化”拿手课程。并且是越讲越顺手,越讲越熟练。熟练到何时讲哪个故事,何时故意停下来让大家鼓掌都非常清楚。慢慢地,很多讲师都安于讲自己固有的那一套核心课程,而很少再关注最新的财经时事动态。因为这样可以省心省力,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样的核心课程初听起来往往让学员感到非常兴奋,因为长期的打磨使得这样的课程慢慢演变成了讲师自导自演的一出“木偶戏”。但从长远来看,将会逐渐失去价值,因为市场是动态发展的,培训讲师所自行提炼的任何一套貌似完美的营销管理理论,必将会随着市场的演进而慢慢消去其原有的光彩。 # E# I& z- p7 k + F! S) m7 R2 J' i   因此,一个好学上进的培训讲师,应该多关注财经时事动态,并能够尝试或主动做财经评论(最好是书面的,这样可以强化自身的语言逻辑和体系性),这样的话,长期坚持下来,你就会感到一直在非常鲜活地跟进着时事的发展。至于说关注财经时事的方式,当然有很多,比如上网、看杂志、看报纸等等不一而足。关键是要时刻保持一颗对财经时事敏感关注的心。 - {+ k0 O& n/ }- H; f$ V6 y0 i ; L; n; u7 @% K, K   2、 多参加俱乐部,增进跨领域交流 ! s. d9 l% L0 a 0 v. ^' q) E6 z e   毋庸置疑,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圈子社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古训放到今天仍然很应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三教九流人士,为了某种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聚集到一起,成立一些俱乐部。从表象上来看,很多时候都好像是在探讨一些与工作不太相关的个人爱好。其实在交流这些个人爱好之余,更多的是可以逐渐渗透到对每位俱乐部朋友背后的行业和企业的深度了解上。这就叫“功夫在诗外”。这一点,曾经被北京一个知名的宝马汽车零售商盈之宝非常形象地称作是“圈层营销”。 1 z" X9 ^4 T) V' H d, ? 6 X' X S [# f1 ~   所以,对今天的职业培训讲师来讲,在自己的课闲之余能够积极参加一些俱乐部。增进对跨领域的交流和学习。将非常有利于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和知识广度。不失为自我学习的好办法。 ' z, u3 W$ U# ?7 m / S$ ]3 U& `# l& \0 L \" u  3、 多参加会议论坛,聆听高手声音,拓宽眼界 " x$ g b9 |/ m* g* M ; H1 S% @8 S6 T7 {  如果说参加俱乐部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是民间行为的话,那么参加一些高层次的会议论坛,则是培训讲师获得提升的一种非常正式的渠道。我由于现在做了财经主持人这个特殊身份,曾经频繁地参与很多会议论坛,也结交过很多高手讲师。深感这些会议论坛与其说是邀请了很多嘉宾在讲课,还不如说是各嘉宾彼此之间的一次会晤与交游。 2 n( z' s9 k$ O6 A9 o* H# Q0 p ; Z8 R$ w" e% z9 h0 W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见到的很多讲师往往都是来去匆匆。通常是到轮到自己讲课的时候才慌忙赶过来,急急忙忙讲完课之后便又被工作人员和助手们簇拥着匆匆离去。至于整场会议论坛议程的安排逻辑主线是什么,在他讲之前都有谁在讲,他讲之后还有谁要讲,这些他都不关心。好像这样才显得更有人气,更有“派”,更有明星效应。所以才会有很多所谓的大牌讲师在参与一些会议论坛的时候往往只顾讲自己原来准备的熟练内容,而根本不去关心他所讲的内容与整场会议的匹配与衔接。 ( ~/ R3 `& p F* ] ) ^" l( \, m) w( j: S+ a5 }: X$ U   因此,如果我们的培训讲师在参加会议论坛的时候都能够做到提前来一会儿,晚点走一会儿,中间多逗留一会儿,认真听听别人的演讲内容,势必将会融会贯通,自己也长进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4

听众

52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7-7-17
积分
523
精华
1
主题
225
帖子
656
板凳
发表于 2006-7-31 15:5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4、 企业内训:每次培训之前务必做市场调研 5 c3 r8 B" F* V1 R o! r 8 _2 |1 @2 D- M: R- N5 } @  现在,让我们不妨做一个后退式假设,如果说参与一些会议论坛或培训公开课往往由于讲课时间很短而容易出现个别讲师不太重视所以不会太认真准备的话,那么对企业的内训而言,负责任的培训讲师在每次培训之前请务必要做好市场调研。这不光是对客户的认真负责态度,更多的是对讲师自身与客户之间在市场上的真实磨合。 2 x% }. Q; d6 @! J 0 \& t# j& s( j9 l( J  在这一点上,即便是讲师与客户原属于同一个行业,但只要是企业不同,或者对同一个企业的多次培训时期不同,都需要非常认真地重新做一次市场调研。并且无论客户是否要求你做前期调研,你都最好做个调研,甚至在必要时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制作一份“定制式提纲”。这起码也是对自己负责。 % {7 z# G+ F7 d/ \- h5 i S }( y. L& d9 ~  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讲师在对企业内训的时候不仅前期没有做任何市场走访和调研,就连实施培训的当天也大都是“晚出早归”,比如明天讲一天课,那么大多是今天晚上很晚才到,并且明天急急忙忙讲一天课,然后当晚或第二天一大早就夹着包走人。 5 z4 ] Y4 N3 q! ?% i; [ : t7 {! g, e$ _, n' S% Q0 T  这里可能会有讲师说,我是专门这样的,因为这样会给客户刻意营造一种“我生意很火,所以我很忙”的感觉。但殊不知在客户看来,真应了那句很粗俗的比喻:“戏子无情,婊子无义”,所谓的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都他妈是假的! , D$ C K+ x5 j1 B* a9 B% l3 A, N : \8 `2 @0 X& k( [. J) t  长此以往,整个培训界的声誉就没了。以后谁还相信培训? 2 p. F$ O* X, {* r1 [7 @0 i 9 W4 h$ h2 z, }9 w) k' k   5、 甘当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求智慧 4 b- z& w+ b% d) m+ a & r! U; i7 @4 @0 z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孔子在几千年前给我们“培训”时一直强调的学习态度。 " ~2 l6 g* b$ C , ^0 i M3 U( m2 q& H+ t3 T( {& u+ q# d  “智慧永远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是毛主席在几十年前给我们“培训”时一直强调的学习方向。 6 g# l u1 I0 w! q# k. |3 y ; a# N& u$ J0 }! I1 v. S   “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营销管理真谛,向贩夫走卒学习营销管理智慧。”这是我本人一直在提倡的讲师自我提升方式。 N( ^, W, i5 L" \( t/ j 7 X" X- g/ D4 D" d( v, E- |; |3 B   自从我于2002年公开发表文章以来,至今已经有近200篇原创作品,累计可达70万字。但大家可以非常普遍地从我的许多文章片段中看到,我每发表一篇文章,其灵感可能往往就来自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常小事,但你只要去悉心揣摩,个中真谛便一定能使你茅塞顿开,总能够悟出一些大的道理来。并且,正因为有了平常对这些日常生活小事的留心观察、及时记录和即兴创作,才使我在培训授课时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素材。所以才敢保证即便是面对同一门课程,我每次讲课的案例和素材都是最新鲜的。 ; N4 h7 ~, @. ` q- j% K# r; u 7 M& ^( `* Y8 h* N# p- @   当然,我本无意奢望让大家向我学习,但如果我们的培训讲师都能够注重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细节,并积极去感悟和升华很多营销管理智慧,那么相信有些讲师就不会再出现“套路化培训”的瓶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4

听众

52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7-7-17
积分
523
精华
1
主题
225
帖子
656
地板
发表于 2006-7-31 15:5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6、 做财经主持人,实现自我循环互补 4 l U) j9 ^6 N2 _ # h; R% y/ K3 b/ V' x0 n  从职业培训讲师到专业财经主持人,这是我本人最近两年一直在实践的“循环互补”式自我更新方式。并且随着我本人做财经主持人的逐渐深化,我越来越感觉到了两者之间的循环互补乐趣。 7 v, f3 |! L$ J9 ^6 v% e 7 J! D! B0 e, h& h" f! ?  曾经在MSN上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每天如此忙忙碌碌讲课和主持节目,居然还能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激情来写文章和上网学习。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对我来讲,我逐渐找到了一种“培训强化主持,主持刷新培训”的互动式自我提升模式,我看到了培训与主持之间的完美结合点。并且,通过它,我感觉到了自我更新时“出口与入口”的协调。 # b/ ]( p4 \: V' u. I7 Z% {. ^2 ]7 D. i e" z, U2 }   为了让大家都能够直观地认识培训与主持的互动性和互补性,我们不妨来作个简单的对比,对培训师和主持人而言: , u5 f7 i, ?# q! M$ s; f6 A4 F* f   1. 培训是输出,主持是输入; ; r2 }0 l$ l' H4 m/ S& z, ?& k' C8 o3 } a. l3 u: q: }   2. 培训是给比自己低的人讲,主持是听比自己高的人说; ) t$ I( U+ Z. Q/ o 8 N. S: p$ Q3 V   3. 培训是必须要认真讲,主持是必须要认真听嘉宾讲; . E& G4 Q/ \ Q# Y+ Z4 {* d5 _1 @5 W x- `) b6 X7 @   4. 培训是说的多、听的少,主持是说的少、听的多; & B0 }0 |3 P+ m, n ( t: T6 k( c m6 i4 t6 u" Q  5. 培训是讲自己固有的知识,主持是根据嘉宾而讲即兴的东西。 0 a& r8 X$ L+ o: B0 [' u ; l) ^/ f' ~- a" z) p   6. 结论:用培训强化主持,用主持刷新培训。 4 u1 H6 \2 `+ t. D2 u! F" C4 @0 _ i7 S! v   从上述的比较,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一旦将培训和主持融为一体,就可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可以不断自我学习,不断自我提升,不断增进对企业的了解,不断增进对行业的认识,不断刷新培训内容,不断强化主持的针对性。这或许就是培训主持双剑合璧的魅力吧。 / A( D& N) Q& N ' y4 X6 Q: I- q( N3 @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我现在的这个情况当然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循环互补方式,很难具有广泛的复制性和推广性。但我相信,对于具有着快速学习和快速输出的大多数优秀讲师而言,每个人自然都有一套关于自我知识更新“出口与入口”的独门秘笈。 5 [- X- D( L0 q4 { 9 z2 c+ H* J& b   更多精彩智慧,就等大家来一起分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7

听众

3091

积分

专栏作家

快乐工作传教士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3-6-24
最后登录
2014-1-18
积分
3091
精华
0
主题
134
帖子
857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博客达人

5
发表于 2006-8-1 22:38: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

听众

3671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10-26
最后登录
2008-6-17
积分
3671
精华
0
主题
10
帖子
377
6
发表于 2006-8-2 00:00: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真罗嗦,四个字概括一下:教学相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