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7-17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425
- 贡献
- 9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52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56
- 主题
- 225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7-7-17
- 积分
- 523
- 精华
- 1
- 主题
- 225
- 帖子
- 656
|
板凳
发表于 2006-7-31 15:5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一个严肃的问题:职业培训讲师的“入口”问题?
4、 企业内训:每次培训之前务必做市场调研
5 ~* f+ a! z% s9 \( X6 J" s& P2 B3 \# e* p
现在,让我们不妨做一个后退式假设,如果说参与一些会议论坛或培训公开课往往由于讲课时间很短而容易出现个别讲师不太重视所以不会太认真准备的话,那么对企业的内训而言,负责任的培训讲师在每次培训之前请务必要做好市场调研。这不光是对客户的认真负责态度,更多的是对讲师自身与客户之间在市场上的真实磨合。
) F# U" q; t& k0 f' s' P/ b- n$ W D" I$ x
在这一点上,即便是讲师与客户原属于同一个行业,但只要是企业不同,或者对同一个企业的多次培训时期不同,都需要非常认真地重新做一次市场调研。并且无论客户是否要求你做前期调研,你都最好做个调研,甚至在必要时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制作一份“定制式提纲”。这起码也是对自己负责。
% z% ?+ u; B8 W& P5 ~7 K3 o9 l# d
1 V# C% U0 i+ ^) R 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讲师在对企业内训的时候不仅前期没有做任何市场走访和调研,就连实施培训的当天也大都是“晚出早归”,比如明天讲一天课,那么大多是今天晚上很晚才到,并且明天急急忙忙讲一天课,然后当晚或第二天一大早就夹着包走人。
& A+ o' h: e; f3 [' |
* `: e" [8 ~+ l, r) ` 这里可能会有讲师说,我是专门这样的,因为这样会给客户刻意营造一种“我生意很火,所以我很忙”的感觉。但殊不知在客户看来,真应了那句很粗俗的比喻:“戏子无情,婊子无义”,所谓的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都他妈是假的! , m& h0 `" U2 n g* J( i* i
, [, \! M+ k! v; }3 n+ l) R 长此以往,整个培训界的声誉就没了。以后谁还相信培训?
8 `+ J- ^* D0 O: d/ `- J2 W- i9 J* u) Z% b
5、 甘当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求智慧 0 [0 s/ T+ ]. ?# {
3 f( ]1 |: e' c) O* Z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孔子在几千年前给我们“培训”时一直强调的学习态度。
- r% B5 I8 C9 @6 l
! H9 f8 r6 B4 [% w2 l, T) p; X “智慧永远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是毛主席在几十年前给我们“培训”时一直强调的学习方向。 7 k( O9 W2 I) `* r: N
8 {, {) t$ I2 k( x; ^ “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营销管理真谛,向贩夫走卒学习营销管理智慧。”这是我本人一直在提倡的讲师自我提升方式。 % J7 D& l# z: w G
" F6 {6 ~! N. E0 y, @8 q 自从我于2002年公开发表文章以来,至今已经有近200篇原创作品,累计可达70万字。但大家可以非常普遍地从我的许多文章片段中看到,我每发表一篇文章,其灵感可能往往就来自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常小事,但你只要去悉心揣摩,个中真谛便一定能使你茅塞顿开,总能够悟出一些大的道理来。并且,正因为有了平常对这些日常生活小事的留心观察、及时记录和即兴创作,才使我在培训授课时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素材。所以才敢保证即便是面对同一门课程,我每次讲课的案例和素材都是最新鲜的。 & ^/ K% S7 R& f5 r1 I/ [
& {2 E. v& J" T+ o/ L9 b 当然,我本无意奢望让大家向我学习,但如果我们的培训讲师都能够注重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细节,并积极去感悟和升华很多营销管理智慧,那么相信有些讲师就不会再出现“套路化培训”的瓶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