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8-22
- 注册时间
- 2006-8-9
- 威望
- 0
- 金钱
- 30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2
- 主题
- 19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8-9
- 最后登录
- 2006-8-22
- 积分
- 30
- 精华
- 0
- 主题
- 19
- 帖子
- 32
|
培训的悖论:培训无用与人才缺乏 ; x' d" p1 W6 X4 \! m
# }1 | ~# L6 N/ O
在很多企业,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悖论:一方面企业高速发展,人员能力跟不上企业要求,企业急需培训来迅速提高他们的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对培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很多时候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培训无用,流于形式,培训浪费时间。培训并没有有效提高人员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了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达成。( K, O3 u! ?! J/ T) u
# |! H( c( j4 v# ^- ~- c
悖论解析:培训与战略脱节 0 J! ?2 Y* a( `+ \% L# @
+ G) T+ E" S3 Q2 {% D% D; i7 a
这种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过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悖论的最根本原因是培训与战略的脱节,很多企业的培训随意性很大,培训如救火,企业出了问题才匆匆忙忙的培训,培训成了事后诸葛。再者培训就事论事,企业今后有什么样的战略和重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和人才结构,人才的主要差距是什么?在培训时都没有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的设计。这样就导致了培训投入很多,但培训落后于企业和人员的发展要求,导致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不满,培训没有起到促进战略实施的作用。 : }* L& K3 }7 o; G; `, W, A
' u2 C- r/ P3 B9 {' J0 B4 ]
培训如何为战略护航?
, N" Q4 d" ?# G$ k( u% ~& _6 {( T# W* ?6 Y& B
因此,要让培训为企业带来价值,培训就必须是未雨绸缪,依据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目标而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培训才能真正起到为战略保驾护航的作用。具体来说,要让培训实施企业的战略意图,培训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四大流程,从系统思考的角度综合分析解决。
( C( J G/ Y% \+ R
4 n1 p* @( O9 s& Y( y) V" i
7 n! Z5 x* u( q. O$ t
* }! P: W1 h5 S/ t5 S! u6 F- L; v: [! t( p( t e
一、 了解企业未来的战略是什么?
% U+ s/ ^ \6 G+ M' ^* Y6 Q6 V5 X
! k: O4 y" Z* T0 J6 _7 b 战略分析的第一步是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开展培训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最高指导原则。根据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了解企业现在干什么,未来准备干什么?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哪里?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确定企业需要进入哪些市场,进行的变革有哪些,未来面临的薄弱环节和需要加强的领域有哪些等等? 4 F1 Z* ^/ \: y5 \# ?/ {
: D* P$ X3 m+ C) i4 M3 T1 l* f 确定了企业的战略方向后,接下来就需要把战略规划落实为具体的目标,包括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通过目标分解下达,确定每个部门和各个岗位承担的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是什么,包括近期及远期的重点目标都是什么?哪些是关键性的工作?当然,这些战略目标要尽可能的量化和具体化,让每一个人都清晰明了,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标语。
; \0 S. f; b: B- ]# X
I& s8 z1 }4 U+ [& }: U 在管理基础较好,建立了战略性目标体系的企业,这项工作通常可以简化或者省略。但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管理基础,就需要按照战略分析原则一步步来实行。 & m9 z# E* P3 Q
. s; |. q7 M# c" i% \' D
二、 了解战略对人才的需要是什么? 1 e6 t- Q& u/ \% ~: R
* J- p2 _0 i$ `" B2 j. \
确定了企业的战略以及每个岗位承担的目标后,就需要确定完成这些目标,企业的人才在未来需要怎样的能力,需要什么样的任职条件,包括专业能力、素质和态度价值观等。根据目标要求和任职条件建立每个岗位的素质模型,建立一个标尺,同理,这个标尺也要分长短期,长期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近期具备的条件是哪些。如果拟定设立新的部门,要确立新的部门人员的任职条件和素质要求,未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等。当然不同战略类型的企业、不同岗位的素质模型都是不一样的。如创新性的企业战略或岗位需要人们具有开拓性思维、灵敏的发应速度、冒险精神等;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对团队合作、不断改良意识和成本节约精神要求更多一些。 9 [) y' {+ K1 t W
+ @/ _5 \" }2 q. k' T 三、 分析现有人员主要的差距在哪里? ) W9 y4 H4 c& }; n" f g1 w
8 H. r) h9 i( \" m5 f% _0 j# R
确立岗位的素质模型和标准尺度后,用这把标尺来衡量现有人员的基础水平,能力有哪些,差距在哪里。差距当然也包括近期差距和未来差距。同时分析造成这些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训是否是真正的需求所在,或者是最科学经济的办法(如是否可以通过招聘、外包、购买等更好方式解决)。培训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良药,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在很多企业,人员绩效不高是公司考虑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主要原因,但绩效不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制度原因、内部流程、甚至外部环境造成的,这个时候最需要完善的是应该是制度或者流程,而培训此时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有可能会起反作用。
( r/ @8 p" ?1 y! Z5 Z& H9 x9 b3 ?
$ u+ u7 D9 i1 X1 N# ^
3 \5 Q5 q( c3 B; X. s8 b9 B0 ^) A1 G( _- b* |- O
+ X5 |$ |3 W& {+ X6 j 在分析过程中淘汰掉非培训作用因素后。从而确定人员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差距是多少,差距是知识、技能、还是认知态度等。同时根据“优先次序、轻重缓急”的时间管理原则,确定个人的优先、重点解决的差距是什么,弥补这些差距的培训最佳手段有哪些。由点及面,推而广之,找出企业共性的问题,确定整个企业急需提高的关键环节在哪里,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这些环节的安排解决次序是什么?
. e2 b3 P* d) k, y, W5 ^, U0 q+ s
: J5 _; r* D7 w7 O' ]) ^ 四、 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解决方案 ( q% b3 P7 A! I1 J( j/ o( f5 e1 l& R; o
5 h4 C% r0 J8 o( I, Q( |% y 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和培训差距,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企业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解决方案。确定企业未来的培训重点,哪些关键课程和关键岗位的培训能大幅度的为企业发展增值,目前最优先需要解决的培训有哪些,哪些培训是需要长期稳步进行的等。根据企业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培训,这样可以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训效果显著。如企业的计划/时间管理是共性问题,通过短平快的培训就可以解决,而象技术、质量提升则是慢工细活,需要长期逐步培训来提高。
8 r5 X! L: {' P5 c0 j4 O
1 J9 B M0 \" l. d- ? 同时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目标和差距都不一样,了解人员的个性需求,进行区别对待,设计分层次、分部门、分类别的培训课程,这样就形成企业的战略性培训课程框架和具体的培训计划。如可分公司重点培训/部门重点培训、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培训,技术/营销/生产,等专项培训等,同时,各类课程附之恰当的培训方法,如高中层管理人员侧重外出培训学习,而基层人员则侧重现场辅导,岗位轮换等。这样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解决个性需求,使战略与每个人的培训需求充分结合。当然,培训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参考市场分析、客户调查、组织环境等多种手段来补充和完善,这样设计的课程就可以最大程度为企业战略服务。
3 i/ O$ L, ?! o2 Q1 Z ' L/ ^9 r6 o4 b) U( J
( e$ Z! r" X. p9 J' J, R" ?' P" X0 H. h7 {9 T9 y0 ~
- a _0 Y; [( O
通过以上措施和步骤设计的企业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案,既有前瞻性,又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又是围绕着企业战略和战略分解目标进行,这样就避免培训的救火现象和无用结论。培训必将推进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真正为企业战略保驾护航。
; d W; a, r* t/ u5 Z) e
* u% [1 S8 f+ ?" i) d* f; U& l8 m: f) A# t2 c6 z I) T7 B$ d
[URL=http://www.hn.study365.cn]http://www.hn.study365.cn[/URL]! |, r0 ?, o3 R1 p
[IMG]http://www.hn.study365.cn/images/logo22.gif[/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