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7-29
- 注册时间
- 2005-10-13
- 威望
- 0
- 金钱
- 17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0-13
- 最后登录
- 2007-7-29
- 积分
- 17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3
|
[B]培训也可以疯狂,以海选的名义[/B]
+ p5 T1 q- z `) i% y) D0 V4 ^( n3 P Z- | i7 r1 B
(弹指观点:纯属个人胡言乱语,欢迎拍砖)
" W+ Y* C% y! y, t[em01]! A7 Q. Q( W7 {' Y5 M' s3 b# I& T. O
" E8 P# _% I7 a" h S" `9 ?0 N* u2 C4 E& {4 l% e+ [
2006年的电视文化里最流行的莫过于“超级女生”的海选模式了,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比如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又比如央视的“星光大道”、“挑战主持人”,还有最近冒出来的“创智赢家”和“赢在中国”。连央视这种素以卫道者形象出现的都加入进来,可见草根文化在当今中国的疯狂。) l0 g7 c$ c2 B1 {
' e% d6 x: ~$ [5 t6 T
看来很多活动要想成功,还得回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本质。那么我们的企业在组织对内对外活动时,是否也可以从中有所借鉴?比如营销策划活动,不管你玩的什么概念和创意,但万变离其宗,把目标人群留下来才是关键。" i: D, t) Y# _9 y$ D, s# g' r
/ A& n" w( b4 d! A, R" K今天想重点谈谈这种模式对企业培训能否有帮助。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或者业务迅速发展但远未达到管理规范化的企业来讲,培训的地位总是有点尴尬。企业和员工对培训的需求、重视更多是停留在口头上,难以往实处落实。在这种情况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塑造企业的培训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借鉴海选模式,搞个“双周讲坛”就挺有意义。* A' R' ?1 C2 u$ f" S
" P* u1 r" N- h3 _
或许有人提出,那样的培训主题最后做出来肯定乱七八糟、毫无体系。但我认为,做一些能真正切合实际、满足需求的讲解,或许比管理者眼中的体系来得更有用些。事实上,你如果真抓着体系不放的话,它跟此也并无冲突,还可能是促进。不是说培训一定要和需求相结合吗?很多企业都是半年或一年才做一次培训需求调查,日常的需求统计又存在覆盖度不广、零散的缺点,而我们的培训海选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一次的培训主题都是大家定出来的,还有谁会认为培训不契合实际呢?
0 E' b { E7 k* I& M
" e7 u( O( o2 M下面谈谈实操性。如果抓关键点的话,应该有以下几个:3 ^; h1 A$ z! M+ P) C( M) b+ z
0 P: K- q7 |% O$ A
第一,准备工作。把可实施的备选课题列好,包括主题、讲师、纲要、课程目的等内容,另外列一条“此上均无,我想听的其他课题”,然后在网上平台发给大家就可以了。此步重要的是做到激发大家兴趣,避免冷场。6 Q. R! c6 X3 \2 i$ C
" J$ h6 L# b( X5 |- X
第二,走访工作。到各部门转转,让大家明白我们海选模式的意义所在,听听大家对你发出来的东西的意见。有人可能说,这项工作应该做在前面。但事实上很多人在没亲眼见到你东西的时候,态度大多都是会单纯表支持,很难提建设性意见。此步重要的是让大家感觉是自己在做主培训,内容、形式、讲师都是自己在参与制定。
8 |& t$ e2 U% S; H. {* P
! s# l3 Z$ H8 [* ~ C第三,统计结果出来,及时公布。有调查、有反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闭环,才能保证以后大家会继续参加你的游戏。怎么样的排名法,近期大家最关心的内容是什么,一目了然。$ V1 }0 K0 `# C. L
E1 @0 N c" a% g! v第四,组织实施。主题选对了,培训就成功了一大半。后面的自然而然地组织落实下来就可以了。! @6 B8 |) L# C
5 u( G0 b8 T7 ?) U/ _7 m最后来谈谈这种培训模式的意义:, y2 \1 T2 t9 [. ~. e
5 T9 `5 P% S' t3 y# B+ r2 p& [5 j7 Z# e# @第一,激发员工兴趣,能够较快地调动企业内部学习培训氛围。不会让让大家感觉培训和业务分离,Hr和我们分离。让大家参与进来,并取得员工的认同,这非常重要。. o* v4 x2 A) T3 G) }
7 Q7 d- V; _# E( X: g" N+ p第二,把培训需求调查落实到了每次培训活动中,发挥了其最大价值,真正做到搞出来的活动是大家想要的。选对了方向,才有谈改进的可能,否则只会在我们的主观道路上越走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