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2-6-25
- 注册时间
- 2003-11-16
- 威望
- 247
- 金钱
- 32448
- 贡献
- 6919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9614
- 日志
- 6
- 记录
- 16
- 帖子
- 2196
- 主题
- 335
- 精华
- 4
- 好友
- 102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03-11-16
- 最后登录
- 2022-6-25
- 积分
- 39614
- 精华
- 4
- 主题
- 335
- 帖子
- 21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q8 z4 `7 \. u2 Y6 g; Q- m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8 F' f& p, a* t0 |- S' |$ W
目 录8 B* r/ T9 [2 b* E3 T& h
第一章 总 则 4 n, e6 P/ K. ^, L8 y
第二章 前期预防: O; M* V* [! @. h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5 v) F$ K( A7 j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1 p/ D- O& D& |7 X+ E
第五章 监督检查
- v8 ^6 C0 }0 t, x, \( `. W 第六章 法律责任
4 S; ? M0 P: {) \2 z$ V; Y, f. m 第七章 附 则- J' z# M$ C/ f, s& L
第一章 总 则+ U5 J$ ?1 p9 K# i; @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 G( |# Z& Q% D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3 S1 u9 v, p' k+ l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 }& f; M9 w8 ?* p& A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7 b% E" q) e8 S; g0 k. ]9 i: T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 q3 ^ ?7 r# o" {; r+ P$ m6 h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K7 O8 L1 O+ n/ o8 c" k. L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8 O4 d N9 N$ }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 f; J. Q' p3 V. l& b' w7 [* p 第六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R0 m8 P1 b0 h5 q# H9 q% g$ w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 Z: t( X" {% `$ U) W+ A 第七条 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6 o7 C# Z! S. Z 第八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7 R* C0 S3 j H1 X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u9 ]4 e; f/ x" T,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0 t- x* S0 w7 A8 ~
第九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R$ q1 M2 E! U( v9 K+ T' L" v8 a, Y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U5 `1 T# x7 F7 F0 a8 _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 a8 _" E( t* K第十一条 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5 n" ]5 w1 n% w' H$ l" L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2 I$ E* y+ S0 i; V2 G1 ] M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p( l: S ^. F+ _* B [ 第二章 前期预防
; P8 Q) \* m r) D- A/ R5 m4 X8 I 第十三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I3 T% v' {0 W& t* e3 o. l6 `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 M: T2 o: d2 Q* w3 o; [+ }! B# |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U. b( P: N' ~7 \9 A4 |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 S; m( J u% F! v8 ?/ H9 |* Q- G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x! L5 [3 o6 p3 l8 y4 B+ j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0 X- ]( J# Y* R5 v! F f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6 w) |0 P1 f1 ?5 x" l' A! j 第十四条 在卫生行政部门中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 c4 z( A: w3 W4 F) K% B7 M. I 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 C: b& Y3 ~/ d+ J; l2 P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c, |/ E' I2 F1 p. d6 ?2 e8 G# g
第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 x! P0 c+ z) e+ W6 i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1 c' _; }- C. N' b( e% l' E. @0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和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9 g9 b% E& n, Z( @- D# I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 J% R9 }6 ]0 B- a. i6 o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I$ [9 z' e6 H3 Y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6 P6 I; G- n; H( r& Y g: @3 J F2 |& Z 第十七条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2 N3 _0 o0 H; G4 `' ]' l, K 第十八条 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 g# P' m7 B0 D" j2 N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V2 [ z2 m2 }! h7 x. q, c6 W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 a# U: p( p5 Q& q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 A1 G+ t$ e1 c6 f; ^. h% k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D/ q- X: {0 t# @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8 i1 x$ d4 E1 p" x: |' @4 Y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 }4 X8 j; ^5 D! C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5 I5 r4 k9 S. @! ~- Q. D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 h5 c2 y1 u a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2 {/ G w$ K! d/ j! U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2 J+ n9 {# H# I' y; P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