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5-7
- 注册时间
- 2007-2-15
- 威望
- 0
- 金钱
- 247
- 贡献
- 6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1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1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2-15
- 最后登录
- 2012-5-7
- 积分
- 313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11
|
绩效考核体系规划
, Q1 t) j* g: w# |一. 考核项目设定要求, E! u8 u" D" ~9 x
(一) 部门及课级单位:考核关健指标绩效;: A* v' N2 \! n, V
(二) 个人考核内容 9 D p: ~$ C/ F# p
1. 工作成绩;7 m1 c. l7 `9 n
2. 工作能力;' t Z/ j1 Q7 W/ l I8 k! ]/ h
3. 工作态度;
/ o: \7 d+ r7 ^: Y; N- x(三) 个人考核项目内容
4 [( m3 W" [5 D1.考核工作职责完成绩效;
! B6 F( h5 q4 X, i e2.工作计划完成绩效;
) T8 S, \/ L& ]6 _4 r0 g' r3.主管临时交待工作的完成绩效;! o: [" G1 m3 x4 \; ~2 {. ^7 P
4.个人行为的考核绩效.
: ?# [' d$ T+ U: a* {(1) 厂纪厂规的遵守情况;0 h' y" ]+ d: L; G( m, d
(2) 出勤情况; J7 s9 m6 z8 j) f3 F! T6 b
(3) 请假情况;
) W9 w) X" y# E(4) 工作失职违规情况;
' E/ _7 D" X& W& b9 f( w(5) 获得奖励的情况等.4 ?3 H: q7 n0 }6 d3 l: c
(四)考核标准设定依据
8 T! }! `1 F3 }6 {' Z1. 部门绩效指标必须与公司目标相关联;: X' f, W5 ?( v9 Q& {
2. 课级单位绩效指标必须与部门指标相关联;
2 M$ M V: _/ I+ A8 p3. 个人绩效指标必须与课级单位绩效指标相关联;
$ H' }: {& K, ]8 K I' f二.考核标准设定的具体做法2 ^2 ^( l+ T3 `7 b0 \, S( c
(一) 部门及课级关健指标绩效标准设定
7 J% \6 {. J: T/ E1 [1. 根据公司年度业绩总目标明确对该部门的期望目标;" X7 z4 E2 R/ }- ^+ Y4 B1 j
2. 将期望目标量化为可衡量的指标;
2 {5 o0 I+ k) N8 P- p3. 量化后的指标必须有时间限制要数据化、标准化;3 {. I& {/ W# P4 ^$ ^
(二) 个人考核绩效标准的设定(表单:绩效考核表)# I" i+ i/ c) ]8 J: b: h a
1. 建立职位说明书(表单:工作查检表)7 Q h1 p$ |1 s6 b1 W) T! c
(1) 职位说明书里明确该职位的职责;
# D$ q2 m: M& B9 v7 I- h: ?(2) 明确工作内容;. F7 s N* [" \
(3) 明确任职资格;2 D/ C, U; v% D7 s/ I& R) G
(4) 量化每项工作内容;' @# C; T$ ~( f0 [
(5) 对量化后的工作内容制定考核的标准;1 o% ~1 K7 d/ n
(6) 建立工作查检表做为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的记录.
; F+ g# N* n+ w2. 制定工作计划(表单:工作计划表)( d$ l6 A# h. o# T5 {: i
(1) 计划里面要明确可执行的工作目标;* o% _" B( W& d* h# _/ \ w
(2) 目标完成要有时间限制;
# P: L- v l. ^' e7 V(3) 目标完成的结果可衡量;; F L& ?5 B1 x; t" Y3 ]1 N1 q
(4) 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p' c$ a& Y- V3 Q, C i1 @
(5) 保留记录做为日后绩效评估的依据.0 w) S! U0 I' y( ]8 |
3. 建立临时工作任务记录表(表单:临时工作任务记录表)0 {, X: S+ ~+ q7 Y; u$ Y) |
(1) 明确任务目标、完成时间、完成的可衡量标准;
; c) V" Z- e' D0 @$ t(2) 记录完成的效果;
- R/ U, w/ L" ], n2 d. U- N0 R(3) 对每个人应建立一份临时任务记录表.' }1 l* h; t! T
4. 建立个人受到处罚或被奖励所对应的考核标准(由行政部完成).& f% e% X X8 {5 y
(三) 考核表的设计
: h) t8 t# p! d9 ?0 {% e1.根据部门及课级单位关健考核指标绩效,由相关部门与行政部合作设计出部门及课级单位考核表;& M* [; I+ T2 | m$ N, R
2.个人考核绩效标准设定后由行政部协同相关单位设计个人考核表.
9 f1 x: I/ W8 b7 G(四) 考核的标准向执行人员反馈.
5 S! |0 C% [: Q- V4 ~! B& {/ e三.考核的阶段划分& T$ N+ [7 K6 }! a, d5 q6 Z; B
(一).月度考核:由部门组织;; l0 A$ o/ X J! @( i
(二).年中考核:由行政部组织;
4 U( l# \$ k$ |4 w3 t4 F(三).年终考核:由行政部组织.5 q7 ^* ?1 m- B# `* N
四.绩效评估
8 h7 A+ f% \0 [- _(一) 绩效评估等级的划分7 E2 j4 q' M y9 v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足 E.差 q A6 a! O+ U5 i1 ^
(二) 评级的标准
; t" N2 ?7 z0 ?& u2 t- ` 1.优秀:绩效考核90分以上
x/ h1 p5 F! e! E B0 E 2.良好:绩效考核80-90分之间
6 c0 Y; X- Z A' e 3.合格:绩效考核70-79分之间
3 q/ e* M) e1 B' @* i/ y. } 4.不足:绩效考核60-69分之间
" A* t8 h; w2 U9 O+ _' o: L 5.差:绩效考核59分以下
6 r$ E& c2 e, c5 S+ @(三) 评分的方式 z' l3 D2 |% B' j& z7 d
1.根据考项目标准的完成情况分数递减;
. y2 p. j/ B9 P0 K( ^6 \ 2.根据立功表现对考核结果给予加分.
% R \9 g0 C4 \& {- p(四) 个人考核项目评分的比例: ]2 s* j& q- V2 R
1.生产线员工
" S8 L7 q, A$ R1 j (1).工作成绩50% (2).工作能力10% (3).工作态度40%# u* [% R5 s( ^: ~
2.初级管理人员
5 q6 t: f Z! w1 Y9 d/ b8 | (1).工作成绩10% (2).工作能力20% (3).工作态度70%
5 A) {# O6 R! Z3 \3 T1 h) d' z5 [3.中级管理人员
7 V9 P' `6 y' z* U2 v3 A(1).工作成绩30% (2).工作能力30% (3).工作态度40%: h, N. C* P9 D" e
4.高级管理人员( ~" `# }% T2 c% _- _' m; N; t9 {
(1).工作成绩70% (2).工作能力20% (3).工作态度10%
3 {1 }& A) Z: Y9 d& I& O5.业务人员
7 ^0 C' e; e" e" Z. Q(1).工作成绩50% (2).工作能力30% (4).工作态度20%
. a+ S8 b* }) z. r+ G+ b6.保安人员
1 h w6 i3 c7 L2 {$ d- K(1).工作成绩5% (2).工作能力5% (4).工作态度90%
2 ^+ P1 ]& G1 B; @4 S7 y7.法务人员
+ l7 M2 D4 l0 D0 v) i6 x(1).工作成绩5% (2).工作能力55% (4).工作态度40%& F5 P9 `2 ]( ^( I+ _
(五).奖励处罚
* \1 Q" Z# B1 ~! z1.优秀:绩效考核90分以上(创造晋升机会大幅提升薪资)" j: r d" Y) ?+ O! P9 g! D
2.良好:绩效考核80-90分之间(提升薪资)
* o9 Q4 C( D# v. D' t- F3 [+ F1 e 3.合格:绩效考核70-79分之间(给予小幅提升薪或不予加薪)6 B! d% M1 U% p: x+ q
4.不足:绩效考核60-69分之间(不予加薪加强培训)
* X+ U) l! r2 [; [! e- F 5.欠缺:绩效考核59分以下(淘汰或试用)0 Z( H" r9 n% P7 v; ?' d1 U# D6 D
(六) 成立绩效考核监督小组(可由奖惩委员会协同人事担任该小组成员)6 u# Y* G' J7 B
(七) 将考核结果向员工反馈.& J7 O9 w5 F( [& ^8 H
五.寻找差距及影响绩效的问题
9 y- \" `, b3 M* g e(一).找出部门及个人绩效不佳的原因;
c& V3 R* [4 y8 }(二).找出解决的方案方法.
8 M2 l' c* X+ i& k$ {# k+ ?六.改善影响绩效的因素
1 O" Z* A' b# [. a, t. Z (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
+ p% a, h# s& N, ], F# v (二)确立新的目标和标准;! S) P2 T/ h- ?7 g& f! E
(三)对改善的结果进行检查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