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9-1
- 注册时间
- 2007-3-4
- 威望
- 0
- 金钱
- 2823
- 贡献
- 72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89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58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3-4
- 最后登录
- 2008-9-1
- 积分
- 2895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458
|
5楼
发表于 2007-3-10 14:5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24集(探讨和学习的经典)
(5)J设计院的辞职风波
0 P1 h# ^6 B8 ^, ] h2 D6 R6 L# J4 V
J设计院是座落在本市的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属单位,成立于1982年,有在职员工140多人。成立之初,员工多为外调或内部挑选,在1982年至1992的十年间,未有新大学生分配进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青黄不接。考虑到设计院今后的发展,从1993年起,陆陆续续分配来一批大学生:93年12人,94年13人,95年10人,96年9人,97年6人,98年5人。
2 o2 ]8 P+ w1 _7 _ f& B+ e2 {# V8 P7 v. N
1997年10月,J设计院领导换届,胜率不高的工艺室34岁Z主任在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父亲的协助下,出任院长。Z院长启用与其年龄相仿同期进院的工艺室P工程师为工艺室主任,两人关系密切。不到一年,P主任晋升为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同时进行了大手笔的人事改组、调换。
9 O* N( M! Y: `5 F7 R+ G! P0 l2 K2 T/ P3 }6 F
1999年,是93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评工程师的年度。按照有关政策和比例,该年至少有5名人员指标。在这六年中,大家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技术。事前大家公认工艺室D先生工作成绩突出,人际关系融洽,是一位优秀人才。他在中—荷合资EPS项目中,承担了主要设计工作,加班加点,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未等到工程竣工即病倒了。D先生在群众中口碑很好,但是评定结果出人意料,12人中只有工艺室1人当评。此事在员工中产生很大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要知道,在设计院这样的技术部门,职称对员工来说很重要,甚至影响其职业生涯。$ k" S2 T, f7 ]" v7 X
& Y7 m( S) g) D B( J# @- A1999年中,J设计院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兼并。以J院为总部,合并了公司下属7个工厂中的4个设计所和设计室。各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抵制兼并,消极配合,仍然各自为政, 特别是各单位原领导的安置问题。于是Z院长对被并单位负责人中的大多数晋升了职位,增加了几个职能部门,使得本以“官”满为患的设计院管理层机构更加臃肿,而院本部无一人被提拔,除了给院长开小车的初中文化的司机被任命为院办公室秘书,不少在1997年换届时未能得到提拔而又满心希望能走上更高职位的管理者感到了前程渺茫。
2 n% Z9 H" T2 t8 q- x, l
+ T4 Q: ^, G1 z% e结果是,副院长4人,经营部副主任5人,办公室副主任5人,62名员工的工艺室有4名副主任……
- }4 k0 W+ b6 o( Q# d( a2000年9月,J院本部94年工作的员工职称评定中,13人又只有1人当评(按比例是5人以上),增评了93年3人。与此同时,被并单位中94年10人除去未申请者1人,有8人当评,94年以前的全部当评。' _, {/ p: |5 W T2 G" ^- L
+ a2 W+ m2 l. g) O. ]1 r2000年10月,一天下午,P副院长找到D先生,语气严厉地责备其近期工作拖拉,未能按合同期限交付图纸,致设计院受到甲方抱怨并扣设计费。D先生与其发生了争执,后来发展到双方用带有肮脏性的语言互相辱骂,就差动手了。此前,P副院长曾与多名下属员工和管理者发生过争吵。/ K. A$ E7 B v- a! c( n
% E# ?3 z6 o0 |自Z院长上任以来的三年时间里,J设计院的经济效益没有增长。2000年经营出现了建院以来的首次亏损,也看不出今后有好转的迹象。员工的平均薪水和福利也较以前大幅下降,并且开始拖欠工资。几年中, 除了几次零星的讲座外,员工没有一次正规培训,因经费紧张,取消员工出差参加学术会议,与外界的技术交流基本中断,新员工进院为期半年的学习己停止,几年前建立起来的新老员工的师徒关系也是名存实亡,且无人过问。
- ]; q5 R3 U4 `* l/ }
) I: ]1 K7 H$ R u( a! L: x. _/ a退休工程师拒绝院里的返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感到不同程度的不满。平时,管理者只有在工作必需和催缴设计资料时与员工见面。有人开始抵制管理者布置的任务,工作不按期完成;上班时间炒股或干其它私事;长时间的聚集闲聊;迟到早退现象增加;人们开始滥请所有可能的假期。8 k1 F1 ~; b* @" R9 H
4 i# ?" |' @4 d' _院领导得到的甲方对交付的设计文件的信息反馈,表明设计质量下降,施工现场服务质量下降,由于几个关键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辞职,使得某些部门的工作一度停滞。
1 [( d6 p3 z" g7 p# ] b4 [' w- o: o& w- `. x& S
1999年,工艺室两名工程师和一名助工先后辞职。0 ^0 y, y, K8 y0 K
2000年3月,建筑室多年的老主任辞职。5 ~9 b- o$ b3 p0 Z7 N& l
2000年4月,公用工程室和建筑室各有一名助工先后辞职。1 L( i$ e, k' U3 ?
2000年5月,工艺室多年的副主任辞职。
3 D/ W/ x7 z L* g% F! d2000年6月,仪表室一名工程师千口工艺室一名助工辞职。8 d% ?4 X8 E4 K8 h7 e' O( c4 E/ ~) n
2000年8月,经营部多年的主任辞职。
. o( k6 x Y$ {; k. \1 w2000年9月,计算中心一名工程师和一名助工先后辞职。8 q. ^ u- `9 y n( E. B+ k
2000年10月,总图规划室一名助工辞职。
9 w* {; c7 P. d* t* E2000年11月,技术经济室主任辞职。
9 p0 r, n+ f8 f2 m# H( j* q, O- @$ Q- r4 a& O9 d+ m0 F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辞职人数达到14人,这于J院历史上是没有的。1982至1998年,除去正常调动,只有两人办了理了停薪留职:一人下海经商,一人出国留学。
& B7 |+ A0 e9 |" Q# C
* ]# {( o9 \. I8 DJ设计院近期所发生的频繁离职现象,引起了总公司主管的关注,要求Z院长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于是,2院长狠抓劳动纪律,发现迟到或早退者,每次罚扣工资50元;找去年或今年未评上职称者谈话,安抚其心;对在工作中加班的予以奖励;谨慎批假s。。。。。。3 d. B5 h6 c. N# `2 f
( T3 U$ X$ G% ]( e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好转的迹象,辞职风波依然在继续。最近,经营部和工艺室已各有一名助工准备提出辞呈。
& a0 @% `# D7 C+ F. M& n" y4 k2 f. ?' X& [) S
问题思考:7 p! M6 X, C/ F% G$ `; [& L& @
请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剖析J设计院员工频繁辞职的原因,管理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