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人才测评在校园招聘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10

主题

4

听众

47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6-27
最后登录
2013-8-15
积分
479
精华
0
主题
10
帖子
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08:0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喧喧闹闹的校园招聘如今已经接近尾声了。各用人单位经过层层挑选,都为自己组织的空缺职位挑选了最合适的英才,期待他们早日到岗,发挥出他们的价值。招聘这些大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用人单位看重的都是候选者的潜能,以及未来可以发展的空间。人才测评作为一种潜能评价的工具,在校园招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大中型企业如:思科、美的、IBM、TCL、宝洁等都会用某种形式的测评去高校中招聘最适合其组织文化的毕业生。 从广义上来讲,人才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从手段来讲,履历分析、纸笔考试、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以及综合前述多种方法的评价者中心都是人才测评的常见形式。无论什么形式,既然叫做测评,都离不开两部分工作,即测量和评价。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给人的各项素质要素指派数字。使其有类似“数”的性质和形式,从而用数字的方法对人的素质进行描述。评价则是应用这种数学描述来确定测量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测量是评定的基础和前提,评定是测量的归宿和目的。 在校园招聘中,主要用到的测评手段是简历筛选、专业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三种手段可以在电脑、互联网上方便、高效、大规模的实施,大大节约了企业在初筛时的成本。 简历筛选通常是为了将候选者的范围锁定在特定学校、学历、专业的毕业生中,是否参加过与公司业务相接近的项目也是重点考察内容。对于研发、技术等专业依赖性很强的职位,专业筛选自然是需要的,然而学校、学历则越来越不是用人单位看重的因素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学习期间是否参加过一些实际的项目,如果这些项目与用人单位的业务相似,这些毕业生将会大受青睐。 在项目经历中,毕业生可能会在相关能力和思维、行为方式上受到训练,这是用人单位关心毕业生的项目经验的主要原因。而心理测试则是利用心理测验,对毕业生的能力、性格、态度、动机等深层心理特征做出量化的测量和评定。由于具有操作方便、可批量进行、有量化指标、有专家对深层心理特点的解析等优点,心理测验在校园招聘中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近来网络在线测评形式的出现,将心理测验应用于校园招聘有着大好的发展空间。 心理测验的原理是通过观察人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也就是说,基于一定的原理,从人们对一些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的回答,来推断其所具有的深层内心特质。 不同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心理特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联想对新人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微软公司则提倡终生学习的理念。公司的学习理念是:70%的学习在工作中获得,20%的学习从经理、同事处获取,10%的学习从专业培训中获取;IBM则要考察大学生的工作态度、理念和习惯,包括是否有创新、改变、突破的精神,是否诚信,有操守,做事情不偏不倚。 这些心理特征是很难把握的,通过对简历内容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关键的职位,用人单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组织面试、甚至是情景模拟或者评价者中心技术来做衡量。然而对于大量的毕业生需求,投入这样高的成本是不现实的。如果有合适的心理测验来帮助用人单位挑选出心理特征符合自身需求的候选者,或者筛除那些心理特征不合乎要求的毕业生,无疑将解决招聘主管的一大难题。 在国外,心理测验的开发和应用模式已经非常规范。而目前国内由于专业人员有限,行业规范尚未形成,市场上的心理测验产品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形下,对待心理测验的态度就需要理性,对心理测验的挑选就需要慎重。 如今,大多数企业和组织的人力资源主管们都认同,心理测验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它为准确地认识人的心理特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是,这种工具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本身是否科学,以及使用者的态度和方法是否得当。心理测验仅仅是参考信息之一,即使是信度、效度达到了理想指标的测验,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结合其他信息源来对毕业生做全面的衡量,对用人单位来讲是更可取的做法。中聘网在为思科公司挑选大学生时,就综合了北森的心理测验结果和简历分析的结果,事实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人事主管在挑选心理测验时,可能喜欢经典的测验工具,比如16pf、CPI、MBTI等,这些测验经过了多年的检验,使用起来似乎令人更为放心。然而这些工具都是基于国外的理论、以及国外的实证检验,逐步完善从而不断地拓展应用领域的。中国的企业和组织如果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本土测验,将校园招聘中的测验结果与后续的录用表现结合起来分析,会找到更适合中国的测验解决方案。 实际上,这一点并不限于心理测验,而是适用于所有人才测评的手段。从简历筛选到面试,到最终的录用决策,这些环节相互关联构成了校园招聘的整体系统。要使这个系统运行良好,就需要不断地检验这个系统的每个环节是否真正有效。如此,每个用人单位都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校园招聘的人才测评方法。 宝洁公司就有这样一套自己的校园招聘测评体系:通过广告宣传,吸引毕业生在网上申请空缺职位。在这里,通过电脑扫描完成第一次筛选;接下来,通过筛选的毕业生要参加一项笔试,笔试内容包括解难能力测试、英文测试、专业技能测试。宝洁的能力测试是全球通用试题的中文版本,可以考察测试者的自信心、效率、思维灵活、承压能力、迅速进入状态、成功率等多项素质;非英语母语的候选者要通过英文测试,专业人员要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笔试过后,通过的候选者要参加两轮面试,要回答8个精心设计的核心问题,并且会被严格而及时的加以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每个通过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人才被公司重视,并且,公司会对自己所挑选的人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也许每个对校园招聘有着大量需求的用人单位都希望拥有自己个性化的测评体系,然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又无法实现。目前,在国内的测评机构中,有研发实力的公司正在与有深远眼光的企业和组织合作,开发本土化的大批量人员测试系统,这对于未来的校园招聘、以及未来的测评体系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3

主题

4

听众

213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5-17
最后登录
2012-4-27
积分
2139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378
沙发
发表于 2007-6-26 08:53: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人才测评在校园招聘中的应用

[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