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2-16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威望
- 6
- 金钱
- 4657
- 贡献
- 322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788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64
- 主题
- 65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最后登录
- 2015-2-16
- 积分
- 7889
- 精华
- 0
- 主题
- 65
- 帖子
- 364
|
沙发
发表于 2007-8-6 08:3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表现陷阱"办公室里微妙关系
表面"积极"的陷阱之二:沉迷加班惯性
你每天在办公室呆到八九点钟甚至更晚才回去,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你觉得自己很勤奋,其实不然。
没有很强的"限时任务压力",你也习惯每天在办公室呆到八九点钟甚至更晚才回去,连双休日也不例外。双休日公司餐厅不开张,你宁可买碗仔面吃,并为自己与电脑留守岁月的执着生出一丝悲壮感。那一日你刚刚泡好碗仔面,恰逢公司老总下来巡查,让他"打捞"到你勤勤恳恳的背景,令你好一阵猜测与兴奋:你这一茬新人中,最有晋升希望的人,是你吧!
然而你忘了去看周一上班时,部门主任和同事嗅见办公室里一股子弥漫不去的碗仔面气息时,他们含意复杂的表情。中层主管heien说,"我也是从新人走过来的,他们在3个月内把办公室当家,我觉得蛮正常;但若一年以后他们还是赖在办公室里,待到末班车开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我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太封闭,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兴趣的长久性。"heien总结说,有张有弛才会兴趣不久,所以她不喜欢下属昼夜圈在办公室里。
更有比heien严厉的主管,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不是在赶货阶段,一个人不能在每周40小时内完成工作,要靠加班来完成,只能说明他效率低下。还有,不少单身员工双休日也在办公室里泡电脑泡长话,干的却不是本公司的活。"要是给上司留下后一种印象可就糟了:利用公司的资源来满足你的私欲,这是任何一间公司的boss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啊,双休日为何不打一局网球或回家吃老妈的拿手好菜呢?为何要呆在二氧化碳浓度甚高的写字楼里,那里的地毯上,果真有什么遗失的珍宝,才值得你贪恋留在那里的分分秒秒?
表现"积极"的陷阱之三:秘密越级上报
你把一个自鸣得意的企划秘密地送到老总的桌上,然后以为最高决策层会对你才华的另眼相看。其实不然。
做出一个自鸣得意的企划后,你不是把它放在部门经理的桌上,通过部门同事的讨论和删改,再合成一种"集体的智慧",而是秘密地把它送到老总的桌上,希望尽快求得最高决策层对你才华的另眼相看。你达成最初的设想了吗?你经常发现,这么做的结果无非有两种,
一种是老总把你的报告送回部门经理那里,令其按常规程序办,算你一份;
二是老总将你的报告按下不动,好像没有这一回事一般,另行启用你所在的部门呈上的第二份计划。
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你所要的,你这一"积极",竟遭受了三重打击,第一重打击是,权衡再三,老总对你的急切心态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如果在挫伤部门经理的积极性和挫伤你的积极性之间选一个,他无奈中只能选后者;第二重打击是,部门经理十有八九会对你从此"另眼相看";第三重打击是:舆论的同情也不站在你一边,通过这件事,众人视你为急功近利之徒,你没来由孤立了自家,是否得不偿失?
相信自己单枪匹马的能量,是办公室新人自信到自负的体现,其实,在熟悉整个公司的流程,学会考虑买卖各方的利益之前,一个人的奇思妙想常常是"纸上楼阁",经不起推敲的。
表现"积极"的陷阱之四:主动请缨顶缺
你像侠士般英勇的顶下办公室里的一个空缺,从此上了一人两份工的磨,转的你是眼冒金星。
办公室里的黄小姐请假去读德语强化班,随后将出国探亲3个月,她走后有5个月的空缺没人顶,上司说起此事时像微微忧郁着的悲情剧男主角……同事都"此时无声胜有声",你却耐不住上司脸上的落寞之色,终于悲壮地站起来说:"不如我先来代黄小姐做一段,等公司找到合适的人选"。上司看你的眼神让你感到自己做了天下第一号行侠仗义之事,仿佛易水侠客。
好了,你上了磨。上司也松懈下来,不再提要招蓦临时人员顶黄小姐的缺了。你忙得直喘粗气,在日历上划框捱日子,像情人一样等候黄小姐的归来,然而,5个月过去了,传来的消息是黄小姐留在慕尼黑男友身边,正在申请当地的语言学校,对于国内的这把椅子,她只有说"sorry"。你开始眼冒金星,做两人事拿一人薪已经5个月,总不成老这么下去了?你已经为此透支了太多精力,再往下就要透支健康了,你干不干?
你骑虎难下却得不到一个人的同情。如果你因为申请顶缺而得了双薪,你在办公室里的位置就更微妙了:人人觉得你侵犯了他可以收入账中的那一份利益——你为何不静候上司来平均分派缺席者的工作,让大家责任均沾兼利益均分呢?
你只考虑到第一层未考虑到第二层啊。
专家建议:难以引起非议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积极"表现都不可以有,那也是有违新人身份的。左右为难吗?不妨来探讨一下,什么样的积极行为方不会引人非议:
保持对行业最新动态的兴趣和理解。在合适的时机中,向上司和同事透露与本行业相关的"充电"计划,绝对可以帮你挣得好的印象分。
多多立于策划的位置上。若同事有好的建议,要肯定它的价值,不要介意同事成为计划书的"第二作者"。
争取直接上司和搭档对自己方案的认同。订出合理的分工计划,主动承担阻力和难度最大的一部分。
完成一项大计划后不要打疲劳战。及时休假反而让人注意到你,也间接证明你在工作中的"消耗"之大,投入之多。
谨慎顶缺,搞清什么样的临时性位置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如果这一位置上的实践可以成为你未来的"潜力股",那么,不要计较代价,顶上就是。如果需要顶缺的位置的"前瞻性"尚不及你现在的位置,你就要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