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10-24
- 注册时间
- 2007-9-3
- 威望
- 0
- 金钱
- 4876
- 贡献
- 7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93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4
- 主题
- 8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9-3
- 最后登录
- 2017-10-24
- 积分
- 4933
- 精华
- 0
- 主题
- 8
- 帖子
- 24
|
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q- _, ~5 d9 Z9 S: O" T/ N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6 x$ k( ~+ Q" O0 n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如果企业针对一些敏感性强的岗位,如:保安、仓管、财务等岗位要求提供第三方担保人的担保是否合法?! [: v) X" l5 N7 D! ^& L& y
现在主要有两种观点:
5 k2 s. Z7 x3 a% L, X一种观点,任何担保都不行。不管是抵押财物的担保还是人的担保都不合法;
6 V6 l" d% w( f2 `3 Q8 s* W; M, Q另一种观点,劳动合同法禁止的“担保”不是民法意义上的担保,而是以担保为名,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 T3 k% n4 i% f2 b) ]$ ^如果将第九条和第八十四条结合起来看,第二种观点似乎有一定道理。
" R7 G) C- a+ e3 Y$ V首先第九条的表述本身就有歧义,可以有两种理解:1、“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是一种理解,2、“不得以担保的名义或者以其它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是另外一种理解。
- x- d! W% S3 U, g: A( B1 _# {其次,在其后规定的相关法律责任方面,《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行为进行了责任约束,并没有单单就“担保”本身进行责任界定。& w" n! y, _& V& G
这个问题,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EDIT]用户“中国优势”于2007-9-12 17:32:16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