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2-16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威望
- 6
- 金钱
- 4657
- 贡献
- 322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788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64
- 主题
- 65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7-7-19
- 最后登录
- 2015-2-16
- 积分
- 7889
- 精华
- 0
- 主题
- 65
- 帖子
- 364
|
【资料共享】劳动合同法解读九十七:过渡性条款
[center][B][color=#FF0000]劳动合同法解读九十七:过渡性条款[/color][/B][/center]
3 }. ]# [, t$ {9 l* |- a
- l: }$ Q, N# ~2 L2 r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6 m& M; C: O9 w9 c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9 p$ j, J! G; Y: t) J2 j. z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l1 n$ X7 Z0 h: I+ r$ n* V
2 o1 l. D% o8 x8 o( k8 ^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施行的过渡性条款的规定。5 U& r3 w7 \6 p2 O9 Y1 r: M5 Y: q+ e
9 x, l7 |7 q- s$ o7 P9 P5 h" ^本条规定的劳动合同法施行的过渡安排。从理论上说,就是回答劳动合同法的溯及力的问题。所谓法律的溯及力,就是一部新的法律施行后,对它生效前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不具有溯及力。按照法律的溯及力理论,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如果法律需要有溯及力,就应当在法律中明确。本条规定就是回答劳动合同法哪些规定有溯及力,哪些规定没有溯及力。+ E$ ^) E5 O2 U% V$ q4 c. {5 ]
; Y- o$ i* J5 l
! ]! U/ U0 a+ Q e: P
从1994年劳动法通过,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正式确立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目前企业已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对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现行的劳动合同怎么办,这是劳动合同法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条的规定就是要解决劳动合同法生效以后,现行的劳动合同该怎么办?相关的制度如何衔接。本条的规定有以下四层含义:* G R3 g5 N+ G6 Z
2 G# d2 I1 c0 d0 g0 i( V0 V, ~% M* ]: X" o) u" {; L+ h
一、本法施行后,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怎么办0 m8 \4 i; X+ r
2 K- c) `/ F) i( L. x9 |' x
& t' v' X! ^: `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按照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的理论,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应当有效,应当继续履行。这样,不致于形成新法施行,劳动者都需要跟用人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避免劳动关系发生大的波动。4 P2 R# |5 O% w, [) L& ?7 k
& n9 n, m W2 z1 A. }. f4 m% q9 d; M' T
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如何计算3 M( \, I" @, Z( @5 c
" R5 g& v" T! W7 Y: w( U+ U- T
7 r9 l% F- G+ |: R, i% r Y2 C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法施行后,就要回答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从哪一次计算。根据本条的规定,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再次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即劳动合同法生效前订立、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仍在履行的劳动合同,不计算在连续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内。如一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了一个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生效时刚履行完一年,还有一年的合同期限。如果这个合同期限到期,该劳动者还与用人单位订立一个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这个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不计算在连续订立的劳动合同次数内。也就是说连续订立是从新订立的劳动合同开始计算。4 E* f% Z0 v' O1 Y
3 o9 q6 Z& d+ Q: x8 R l0 h( q; x: D1 |
三、本法施行前的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处理9 Q+ ~5 D& }5 J: H( q- G5 u6 R
+ M* N* ?2 Z/ N$ Z0 M: t5 {$ T" Z( p9 ]7 S
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发生劳动争议,处理起来没有合同依据,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个问题,本法作了相应的规定。如本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超过一个月还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应得劳动报酬。”对于本法施行前已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根据本条的规定,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否则,也应当承担本法第八十一条的法律后果。
. n& A, p: Y6 F" i9 h
6 M0 {! r4 T! E9 C0 n& p- S, T& s% o7 E! b9 ~# I& B
四、经济补偿的年限如何计算
( u/ s8 t0 i8 f+ j0 J6 }9 N+ [- d
0 k' A" o, f# s) z5 u经济补偿是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对在本单位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的货币补偿。它既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本单位辛勤工作的回报,也是对劳动者重新找工作期间一种生活补助。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根据劳动法的这一规定,1994年劳动部制定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具体规定了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和标准。本法根据实践的情况,结合劳动法制定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在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七种情形,在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经济补偿的具体标准。与现行的作法相比,本法扩大了给予经济补偿的范围。即除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给经济补偿外,对劳动合同终止,也要给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自然终止,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虽然这种作法是为了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举措,但客观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用工的成本。对这部分成本,原来用人单位用工时并没有考虑。如果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如果从本法实施前开始计算,显然不合理。因此,本条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同时,考虑到劳动部制定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作了具体规定,目前企业也是按照这个规定来作的。另外,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虽然这个《暂行规定》执行到2001年6月被废止,但劳动合同期满支付经济补偿也要执行到2001年6月。而且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也要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经济补偿。目前这个《规定》还有效。本法需要与现实的作法相衔接,因此本条规定。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按当时的规定执行。 |
|